提高复习效率三要素

提高复习效率三要素

文|孟繁伟

进入高三,多数同学刚开始会感到比较茫然,发现老师讲的很多内容都是在 高一、高二时已经讲过的,有些习题是原来已经做过的,甚至自己会的方法比老 师讲的还简单,以至于不知道在高三这一年中如何复习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 绩.多年来,我发现凡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高 三这一年的复习效率非常高.复习效率高的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日常心态好、 知道复习特点、注意锻炼身体.

一、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高三复习 过完暑假,高二同学将迎来紧张而忙碌的高三生活.高三是学生生涯中非 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心态至关重要,心态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复习效率. 因此,高三同学要克服“怕”“烦”“悔”等消极情绪. 首先是不要怕.对于高三同学来讲,最能鼓舞人心的目标应该是一座自己 向往的城市、一所自己向往的学校、一个自己向往的专业同学们要时刻用这 个目标激励自己,给自己努力学习下去的动力.不要把高三视为畏途,患得患 失,不要总是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地走下去,或是担心自己高考考不好怎么办.怕 字当头,百事难做,容易做成的事也会做不成了. 其次是不要烦.高三同学为何会烦恼、焦虑呢? 在经历许多次的考试后,同学们会遭遇挫折与失败,对自己过去的学习不满意,产生后悔情绪,迫切地想改 变目前的状态,却不知道从何处做起,付出了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觉得生活欺骗 了自己,不忍看到父母的担忧等,这些想法会导致许多同学整天精神紧张、焦虑、 浮躁.而高三时期的课业量更繁重,学习压力更大,休息时间可能会更少,这时 候同学们更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当然,“烦躁”“烦恼”频频来袭,也正是学生心理 不够强大的表现.高三同学要提醒自己克服了烦恼就是有所提高. 最后是不必悔.有的同学在高一、高二期间荒废时间过多,基础没有打牢, 到了高三复习时常会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因此懊悔不迭.世上没有后悔药,悟 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套用一句老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后悔是没有用的,躺在后悔的床上是永远也起不来的,弥补当初过失的 唯一办法就是立刻行动,只想不做,永远不能前进.

二、明确各段复习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高三阶段一般要进行三轮复习,后一轮的复习不是对前一轮复习的简单重 复,而是在前一轮复习基础上的再提高.同学们千万不能误认为第一轮复习不 好可以靠第二轮补救,因为每一轮复习都有不同的任务要完成.每位同学的实 际情况不同,因此要在复习中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按照复习计划进行复 习,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高效率. (一)第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第一轮复习通常是从当年的九月份到第二年的三月初.第一轮复习是为高 考总复习知识系统化、能力化做好准备的时期,一边是对高中课程的回顾,一边 是对知识点遗漏的查找.第一轮复习非常注重基础,因为高考试题的80%是基 础题, 20%是稍难的综合题.把基础题做好的话,就可以得到可观的分数,从理 论上讲,掌握了基础知识,考上一般的本科院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必须把基础知识补上,以避免高考 时这些知识点变成失分点.在这个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注重书本内容的复习归纳 和提炼,纯粹的题海战术并不可取,要注意做题不贵“多”而贵“精”,应该做包含 高考考点、重点、难点的题和通过对照老师讲的具体内容能检测出漏洞的习题.所有解题的方法不要追求简单巧妙,通式通法最好,在掌握通法的基础上再研究 技巧性的解题方法. 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要进行知识点之间的梳理,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如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跨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参加 过竞赛的同学,当初因为准备竞赛,所以在具体的习题训练方面做得不到位,因 而一定要利用第一轮复习把基础知识补齐. (二)第二轮复习,综合能力突破时期 第二轮复习时间通常是从三月初到四月底.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知识的梳 理,目的是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体系.复习中,做题的目的是检验同学 们对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巩固复习的内容.而在第二轮复习中,做题的 量要增多,难度要加大,以便同学们通过做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高考命题的一个原则就是稳中有变,这个“稳”字体现在高考命题的规律性 上,从试卷的结构到高考的题型都相对稳定,所以同学们在高考复习中一定要准 确把握高考的方向,弄清高考的出题模式.不只是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学科有 典型题,文科复习也有据可循,比如作文,我们可以模仿一篇文章好的结构、好的 句子.学习就是一个由模仿到熟练再到创新的过程,在借鉴别人亮点的同时,也 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实现知识上的突破. 第二轮复习时更多的是进行专题训练,通过专题训练能够提高同学某个方 面的能力.高三复习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老师提个开头同学就能说出个结尾,但 在考试时经常出现答案在嘴边就是写不出来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 “舌尖现象”.同学们平时要巩固基础,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 等方式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在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及时、准确地提取出来,当遇 到“舌尖现象”时要保持冷静放松,这样可有助于对知识的回忆.此外,很多题型 可以挖掘共性,尤其是理科题型,题目和条件都有其内在的联系.一般的解题方 法不外乎是顺着题意来,或者以结果为出发点逆向推导,同学们只有学会从题目 本身寻找做题的切入点,或形成一定的解答思维步骤,才能在考场上适应任何题 型.进入第二轮复习,同学们要加强研究做题的第一思维,通过同类型套题来总 结和调整看题之后第一次思考的方向,归纳答题的思维共性,这能够帮助我们快 速获得解答题目的思路.如果是基础知识掉队的同学,应该做好课堂笔记,多花些时间在课本与基础习 题上.感觉在课堂已经无法提升的同学,课后可以利用套题演练、类型归纳来提高 自己做题的精确度和速度.这时候往往是思维的比拼,而不是“努力程度”的比拼, 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点时间总结归纳会做的题型中的思维方式、 解答步骤.会做题但临场发挥不佳的同学可以通过连续长时间做套题、运动耗能 后再做卷子、压缩做题时间等方式来训练自己,以便在考场中有好的状态. (三)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时期 第三轮复习通常从五月初到高考前一周.学生在第三轮的复习中基本就是 做套题,老师每天以讲套题为主.这个阶段的考试可能非常频繁,这里说的考试 不仅是所谓的大考,还有每天的课堂小考.在实战阶段,尤其是在大型的考试 中,同学们要注重积累考试经验,例如答题时间比例分布,答题的顺序安排,考场 心态的调整,考后的试卷分析及对知识或者能力漏洞的补救等.这个复习阶段 虽然是非常枯燥的,却是同学们提高成绩最快的阶段.越是临近高考,复习越是 重要,千万不能因为临近高考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沛的体力 高三一年是毅力、心态的比拼,到了后期更是身体状态的比拼,良好的身体状 态是同学们在高三稳步前行的保证.经过漫长的第一轮复习,同学们体能消耗是 非常大的,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在第二轮复习及其后期,总有一 些同学身体状态跟不上,导致成绩下滑,高考成绩不理想.到了这个时候身体的重 要性就会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同学们要在高三一年中经常锻炼身体,保持一个良好 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高三学生的身体锻炼是持续的、循序渐进的,锻炼不需太 频繁,强度也不需要太大,我建议同学们坚持每天慢跑,每天跑2000~3000米就可 以了,这样能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更能够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

总之,高三这一年是同学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 年,建议同学们调整好心态,抓住每个阶段的重点,并坚持锻炼身体,度过一个充 实而又值得回忆的高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