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行,参观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

博物馆之行,参观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

西汉·猪形玉握

扬州博物馆藏

1984年邗江杨寿镇李岗村宝女墩新莽墓出土。玉握一对,猪形作伏卧状,吻部突出,前后蹄皆屈收腹下,短尾。吻下及尾部各有一小穿孔。此器青玉雕琢,玉质晶莹,造型圆润丰满,背部滚圆。用“汉八刀”技法雕出几道宽阴线,简练地表现猪的双耳、四肢等各部位轮廊,形态生动,线刻简洁流畅。表面琢磨精致,光洁明亮。

博物馆之行,参观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

西汉·贴金箔漆奁

奁为古代女子盛放梳篦、脂粉的梳妆盒。此套漆奁为夹纻胎,采用贴金箔、彩绘及扣银等工艺制成,含方形漆奁、椭圆形漆奁、圆漆奁、长方形漆奁及马蹄形漆奁等。整器外髹黑漆,内髹赭红色漆,口沿扣银,内口均以黑漆绘制一圈几何纹装饰带。各盖顶心饰两叶或三叶或四叶柿蒂不等,柿叶四周贴金箔。器身上均有3道银扣,以金箔錾刻成云气纹,辅以朱漆勾描,姿态各异的珍禽异兽和人物形象奔走于流云仙山之间,主要图案有孔雀、锦鸡、狐狸、熊、山羊、野猪、羽人以及功夫人物等。整套漆奁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布局合理、风格独特、浪漫绮丽,十分珍贵。

博物馆之行,参观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

唐·伎乐飞天纹金栉

金栉为头饰,用薄金片镂空錾刻而成。马蹄形,下部呈梳齿状。栉面上部满饰花纹,中心主纹以卷云式蔓草作地,上饰两对称的奏乐飞天。飞天下方饰一朵如意云纹。周边饰多重纹带,分别为单相莲瓣纹带、双线夹莲珠纹带、镂空鱼鳞纹带、镂空缠枝梅花间蝴蝶纹带等。

博物馆之行,参观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

镜为菱花形,镜背纹饰是四名骑士,手执鞠杖,跃马奔驰作击球状;人与球之间衬以高山、花卉纹,显现出在郊外运动场比赛的情景。马球运动源于波斯,汉代传入我国,到了唐代,此运动十分活跃,深得皇帝和贵族的喜爱,是铜镜纹饰中的一种题材。目前我国仅存三面有关打马球图案的铜镜,一件为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品,另一件收藏于安微怀宁县博物馆,而以扬州出土的这一面铜镜保存最好,是唐镜中的珍品。

博物馆之行,参观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

元·鸟兽纹白玉炉顶

炉顶呈圆帽状,白玉质,镂空透雕工艺,主体为花草纹,鸟兽伏于顶端隔叶相对,叶片脉络清晰,或翻或卷,凹凸明显;鸟兽刀纹颇深,姿态生动,富有立体感。

博物馆之行,参观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

清·竹根雕人物乘船

船为传世品。竹根船利用天然竹根,因材施艺,雕刻成舟,将支撑于船体中部盘根错节的老根须作为天然船篷,更有繁茂的藤条枝叶披挂覆盖于上,船体显得富丽别致。船中底座上,似正乘风破浪航行之中,充满动感。

竹根乘船雕刻手法全面,精细,设计得体,不失为一件天然植物形态和人工精心制作的完美结合物,代表了清代扬州竹雕工艺的高水平。

博物馆之行,参观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

清·模铸山水人物纹黄料瓶

瓶为一对,模铸,质地黄色,平沿,唇口,长颈,鼓腹,平底。纹样题材取山水、亭塔、楼阁、人物、花鸟、树木为景观,在留白处加描金花草。底款为方形,四字楷书刻款"乾隆年制"描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