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的投資項目優劣應該怎樣判斷?

P2P的業務,本身就是屬於次優的(最好的肯定在銀行);仗著抵押充足,抵押在債權層級裡一般都屬於最優先受償級別,能夠對抗終極風險,忽略那些瑕疵的授信條件和銀行貸款走流程的漫長時間,以及各種條條框框和隱性費用,使得風險可控並且擁有巨大的市場。

被譽為“生命線”的平臺風控能力,指的就是平臺“次中選優”,並且把保障措施做充足、做完善的能力。可惜的是,這是個新行業,很多平臺並不具備適當的風控能力,導致很多劣質的業務在它們的平臺聚集,這也是有人說P2P是在“接盤垃圾債”的根本原因。

p2p平臺的投資項目優劣應該怎樣判斷?

如何評價平臺的業務是否優質?說實話不好評價,而且往往是“劣幣驅逐良幣”,在短期內往往表現為“優質的競爭不過劣質的”。這裡,我大概介紹2種思路,供大家自己分析、思考:

衡量平臺的能力與所做業務需要能力之間的匹配度(如果有合作方,還要將合作方的能力考慮進來)。

每種類型的業務都有自己的風險點和風險控制難易程度,而且經常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我們要做的,就是查看運營團隊(包括合作伙伴)的能力背景,瞭解平臺所開展業務的風險控制能力要求,衡量這種能力與要求之間的匹配程度。在之前的章節有詳細的討論,此處不再贅述。

根據平臺所關注的業務類型、收益水平,判斷平臺在同一區域中所扮演的角色,避免做接盤的。

從外部看,平臺之間似乎是同質競爭,業務都差不多,實際上差異很大。因為各平臺的風控標準不同(包括信用審核和抵押物的要求),導致各平臺的業務質量差異很大(這種差異在銀行之間也存在,但是整體差異比較小,而P2P平臺之間業務質量差異很大)。很多大都市的平臺,競爭激烈,缺業務,同一個借款人,一家家先後借下來,就成了互相接盤。越往後收益越高,但是風險越大。

p2p平臺的投資項目優劣應該怎樣判斷?

大致原則是,風控要求嚴的(比如有融資擔保公司二次審核的)、收益低一些的是較為優質的,風控較松的(可能會採取一般擔保或者備用金模式)業務質量會差一些,可能還有一些更差的業務會流向民間借貸(因為它們更強調抵押物)。投資人一定要注意,要避免把接盤的平臺業務當“香餑餑”,它們的業務真實,但是質量很差,而且就算是實地考察,往往也難以看出問題。有一些考察人不懂,四處考察,以為業務真實就安全,將來可能會死的很慘。真實的垃圾業務大把;投真實的垃圾業務,還不如投自融(@滾滾長江東逝水語)。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假扮成借款人,與對方的業務人員溝通一下,看看他們對借款人的大致要求,看看是否靠譜。雖然業務人員的話會有一些誇張,但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一些情況。

p2p平臺的投資項目優劣應該怎樣判斷?

以前都是假業務的風險,詐騙、自融;如今“真實的爛業務”比自融風險還大。真實未必優質,選擇有行業經驗、風控水平高、嚴謹的平臺尤為重要。

最後補充幾句。經常會有網友問,你們競爭很激烈吧?我想說,從投資人的角度看,是競爭激烈;其實從我們網投網的角度看,我沒有感受到競爭,因為我們的要求太嚴,規範性比較強,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接盤的,我們做不了的很多客戶,流向其他的同行。看似同質競爭,其實背後的差異很大。

查看更多諮詢

每天一篇行業文章提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