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牲口,为什么人们从来不吃骡子肉?

过去农村里广泛的饲养骡子来代替人力,这是驴和马杂交的产物,结合了驴和马两者的优点。骡子干起活来耐力十足,又不缺乏速度,但凡养过的人家都对其称赞有加。农村里虽然养的骡子非常多,但却没有人或很少会吃骡子肉。这源于其的生长习性,大部分的骡子基本无法产下后代的缘故。

在农村里骡子基本上有两种,最常见的就是马骡。马骡是公驴和母马杂交的后代,体现较大和马近似,但叫声向驴,不过也会和马一样打响鼻。耳朵也比较长,尾巴和鬃毛都近似于马和驴之间。马骡的更容易饲养,抗病能力强,干活耐力持久,因此在农村里广泛的饲养。一头骡子的价值甚至比马和驴更高,但可惜的是马骡通常能使用20年左右。要是在外面看到个头像马,但耳朵却比较长,这多半就是马骡。

农村常见的牲口,为什么人们从来不吃骡子肉?

另一种就驴骡,是公马和母驴杂交的产物。驴骡体型更像驴,结合了驴的优点和一部分马的优点,在一些山区农村里广泛的饲养,驴骡食量一般力量也大。稍娇小的体型对于崎岖的山路更有优势,并且一头驴骡可以使用30年左右,这是其他牲畜不能比拟的。对于驴骡老家里饲养的比较少,自己也很难分辨清楚和驴有什么分别,听老人讲骡子的毛要比驴和马的长。

农村常见的牲口,为什么人们从来不吃骡子肉?

在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不管马骡还是驴骡子基本上不会生育,要是有骡子下了崽在当地肯定成为了奇闻。其实骡子也分公母,只是因为染色体不成对,很难进行正常的分裂。还有骡子的力量主要在腰部,后面的盆骨不能开合,所以也不能产仔。人们不吃骡子肉也因为骡子不能生育的原因,还有这样一种说法“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总怕吃了骡子肉也导致无法生育。

农村常见的牲口,为什么人们从来不吃骡子肉?

说骡子不能生育并非绝对的事情,早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骡子产子的记载。听老人说过这样的事,一千头公骡和一千头母骡中只有一对能生育,并且有“骡骡之子,千里駃騠”的说法。另外也有记载,公马和母驴所生的后代为“駏”,公驴和母骡之间产生的后代叫“驉”。在现在国内外也偶然会听到骡子产子的新闻,在2012年看到过一篇报道,承德围场的一家农户里养的母骡子顺利的产下了一头骡驹。

农村常见的牲口,为什么人们从来不吃骡子肉?

其实过去农村里条件有限,而家里饲养的这些大型的牲畜,到了一定的年限都会卖来换钱。骡子也是如此,并非人们不吃骡子肉,只是大都没有机会吃。常年见不到油腥味人们,有肉吃就不错了,谁还会真的在意这些呢。另外来讲,过去农村里曾经大量的饲养骡子,到后来这些骡子肯定都被吃掉了,总不至于因为骡子不能生育都埋到土里吧。

农村常见的牲口,为什么人们从来不吃骡子肉?

农村里不吃骡子肉,更多是一种趋吉避凶,对于未知事物恐惧的表现,也是人们讨一个吉利的说法。而现在农村里基本上都见牲畜了,骡子更是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想吃了还不一定会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