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腹泻到死亡不到12小时!中老年夏天拉肚子千万别大意

夏天拉肚子很常见,大多人都认为是吃坏东西了,但你可能不知道,

拉肚子也能要命!

近日,急诊科医生@最后一支多巴胺 就遇到了一位因腹泻大意死亡的案例: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

从腹泻到死亡不到12小时!中老年夏天拉肚子千万别大意

五个小时前,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了急诊。

在看见患者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病重的气息,意识到了那些潜伏的致命威胁。

但没想到,五个小时后,内心沮丧的我感到身心俱乏。

“医生,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过期的绿豆糕。”患者说,七个小时前他开始出现上腹痛和腹泻。

“医生,能输点消炎药吗?”患者的妻子打断我问诊的话,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输液可以,但我首先应该做的便是明确病情。

......

我们第一时间为他做了一份心电图,并没有明显的异常。

“打开静脉通路,留取血标本,然后用0.9%氯化钠快速补液,监测血压、心率、尿量。”我叮嘱完赵医生后转身去办公桌前准备开医嘱。

然而,我还没有开完医嘱,就在距离我做完第一份心电图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快过来,室颤了!”赵医生突然提高分贝的尖锐的声音让我内心出现了一丝慌张。

我一个箭步冲到患者窗前:胸外按压、电除颤、肾上腺素........

按压、除颤、呼吸机、深静脉、多巴胺、去甲肾、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艾斯洛尔、氯化钾、硫酸镁......

谈话、下病危、签字、汇报、会诊......

最终我们还是没有敌过死神的魔掌,在距离患者第一次腹泻仅12个小时之后,便眼睁睁地看着患者被死神吞噬了。

赵医生问:“为什么患者的病情会突然恶化,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如此严重要命的心室电风暴?”

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患病,更不会莫名其妙的突然出现病情变化。

我们之所以会这么觉得,是因为没人注意到发生在患者身体内的细微变化,和身体早已经发出,却被所有人忽视的求救信号罢了!

从腹泻到死亡不到12小时!中老年夏天拉肚子千万别大意

拉肚子不当回事,真的会死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高居第四位

而这位年逾六旬的男性患者,常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大多数情况下心脏便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

在出现腹痛腹泻时,患者和家属都没有在意,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拉肚子而已。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

也很少有人知道:

有些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以腹痛为首发的临床表现。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最大的可能是多次腹泻后电解质紊乱,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最终诱发了心脏异常。

腹泻三大误区,千万别再犯!

误区一:腹泻就靠吃止泻药

一腹泻就吃止泻药,也就意味着体内的“有毒物质”滞留,会加重对肠道环境的损害,很可能再次出现更严重的腹泻甚至诱发肠道疾病。

建议一般情况下,一天腹泻不超过3次,不必急着吃止泻药、消炎药等药物,适当多喝些水,吃点粥,补充淡盐水。

误区二:任何腹泻都吃抗生素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如:肠道功能紊乱、食物中毒、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等。

服用抗生素会同时杀害有害菌及有益菌,不仅会导致有益菌死亡,还会造成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病菌大肆繁殖,破坏菌群环境,反而加重病情。

误区三:出现腹泻不采取任何措施

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但若毫不在意,也可能出现更大的隐患。如腹痛、头痛甚至肌肉麻痹、呼吸衰竭。

腹泻时,应兼顾“排毒”与“止泻”。对于轻微的腹泻,一般专家都会建议加强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腹泻刚好转时也不应掉以轻心。

从腹泻到死亡不到12小时!中老年夏天拉肚子千万别大意

提醒: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是防止“病从口入”

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不要到一些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小饭店或路边摊、大排档吃东西。

尽量少吃生、冷、硬食物,尤其是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类、螃蟹等水产品。

若食用一定要煮熟,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