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人宋词遇上清新民歌,简单的离别词都如此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在中国古典文学诗词之中,文人诗词和通俗民歌两者看似是相互独立,其实却又是相互交融的。文人诗词时常取材于民歌之中,而文人诗词的广泛流传,又时常变为民歌在民间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当文人宋词遇上清新民歌,简单的离别词都如此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在学习唐诗的时候,我们对于刘禹锡的《竹枝词》印象深刻。“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虽然是文人写作的唐诗作品,但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歌风味,表达的也是民歌中最常见的爱情主题。通俗易懂,富有意蕴,很有味道。

当文人宋词遇上清新民歌,简单的离别词都如此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宋词,其实也属于这一类别。虽然是文人写作的成熟宋词,但是所表达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手法都有民歌的味道和趣味。且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作者是宋代词人吕本中。这首宋词是吕本中入选宋词三百首中的经典词作,所表达的离别思念主题非常符合人物性格特征,读起来很有民歌风味。

当文人宋词遇上清新民歌,简单的离别词都如此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上片写抒情主人公对远行之人的思念。“恨君不似江楼月”,怨恨远行人不像那江楼之上的月亮一样,只要是晴朗的夜晚总能陪伴,而且聚散各有时间,心中多有期待。接下来抒情主人公重复的“南北东西”极言远行之人离别之久,离别之远。

只有相随无别离”更是表达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无奈,如果对方就像是月亮一样,就完全可以两者时时相随不会分离了。

当文人宋词遇上清新民歌,简单的离别词都如此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下片同样表达这样的情感,但是却和上文的思路不太一样。上片是“恨君不似江楼月”,因为月亮可以随时陪伴,但是下片却是“恨君却似江楼月”,主要则是从月亮盈缺的规律来说的,因为月亮“暂满还亏”,以至于“待得团圆是几时”。

当文人宋词遇上清新民歌,简单的离别词都如此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在这首宋词中,作者以“南北东西”和“暂满还亏”的重复表达,非常贴切的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思念情感的表达,而且重复更富有一咏三叹的韵味,更有助于表达词人的内心情感。

作者以月亮的“相随无别离”和“暂满还亏”的规律反衬出两人离别思念的情感表达,非常精彩,堪称宋词中的精品之作。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