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臨牀篩查指南——來自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公佈了抑鬱臨床篩查指南,其宗旨是合理利用醫療系統達到準確診斷、有效治療及適度隨訪的目的,其中涉及一系列內容改動,以下為指南要點。

抑鬱臨床篩查指南——來自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

年齡大於18歲人群的抑鬱篩查

1、風險評估

  • 抑鬱高危人群包括青年或中年女性及非白人血統人群。另外,受教育不足、離異史及失業狀態均是抑鬱危險因素。指南同時指出,罹患慢性疾病、精神健康障礙或存在家庭精神疾病史的患者抑鬱風險較高。
  • 老年患者的抑鬱危險因素包括,與疾病相關的殘疾及情緒低落、複雜性哀傷、長期睡眠障礙、孤獨症、抑鬱病史等。
  • 妊娠期和產後的抑鬱危險因素包括,自尊減退、育兒壓力、產前焦慮、生活壓力、社會支持不足、單親或伴侶缺失、抑鬱病史、嬰兒氣質較差、產後抑鬱病史、社會經濟地位較低、意外妊娠等。

2、篩查檢測

常用抑鬱篩查工具包括,各種形式的患者健康調查問卷、用於成年人的醫院焦慮抑鬱自評量表,用於老年患者的老年人精神抑鬱量表及用於孕產期的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

若上述檢測出現陽性結果,患者應接受進一步檢測評估以確定抑鬱嚴重程度、共存的心理問題、可選擇診斷及醫療狀況。

3、篩查間隔

篩查指南表示,研究者尚不清楚最優篩查時間點及篩查間隔。在臨床診療中,較實用的方法是為所有無檢測史的疑似人群提供篩查,評估其危險因素、共存疾病、生活方式以確定其是否需要接受高危患者補篩。

成人抑鬱的有效治療包括,抗抑鬱藥物和特異性心理治療方案聯合使用或單獨使用。考慮到藥物對孕婦或胎兒的潛在不良影響,臨床醫生在治療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抑鬱時儘量提供循證心理諮詢干預。

5、平衡診療利弊

對於多數成年人,篩查抑鬱的治療淨收益可達到中度水平。

18歲及以下人群MDD篩查

該建議適用於未診斷為MDD的18歲或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該建議的重點在於篩查MDD,不涉及其他抑鬱障礙的篩查,如輕微抑鬱症或心境惡劣。

1、風險評估

MDD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涉及遺傳,生物和環境因素的結合。USPSTF建議對所有青少年進行MDD篩查,有幾個風險因素可能有助於識別高危患者。

  • 兒童和青少年MDD的危險因素包括女性、年齡較大、家庭(尤其是母親)抑鬱史、先前抑鬱症發作、其他精神健康或行為問題、慢性疾病、超重和肥胖;在一些研究中,還有西班牙裔/種族。
  • 其他社會心理風險因素包括童年時期的虐待或忽視,暴露於創傷事件(包括自然災害),失去親人或戀愛關係,家庭衝突,性取向不確定,社會經濟地位低下以及學業成績不佳。

2、篩查檢測

許多MDD篩查工具已經開發用於初級保健,並已用於青少年。最常研究的兩個是青少年患者健康問卷(PHQ-A)和Beck抑鬱量表(BDI)的初級護理版本。有關兒童MDD篩查工具準確性的數據是有限的。

3、篩查間隔

USPSTF沒有發現適當的或推薦的篩查間隔的證據,最佳時間間隔是未知的。在有MDD危險因素的青少年中重複篩查可能效果最好。機會篩查可能適用於青少年,因為他們可能不經常接受醫療護理。

兒童和青少年MDD的治療選擇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協作護理、社會心理支持干預以及補充和替代療法。氟西汀已被FDA批准用於治療8歲及以上兒童的MDD,艾司西酞普蘭已被批准用於治療12至17歲青少年的MDD。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還發布了抗抑鬱藥的黑盒警告,建議對抗抑鬱藥治療的所有年齡階段的患者進行適當監測,並密切觀察臨床惡化、自殺或行為異常變化。協作性護理是一種多部分的、醫療保健系統級的干預,它將初級保健提供者、患者和心理健康專家聯繫起來。

5、平衡診療利弊

USPSTF發現充分的證據表明,抑鬱症篩查工具可以準確地確定初級保健機構中12至18歲青少年的MDD,篩查12至18歲青少年的MDD具有中等的淨效益。但篩查11歲以下兒童MDD的證據不足,無法確定利弊的平衡。

在決定是否篩查11歲或以下兒童的MDD時,初級保健提供者應考慮以下問題:

  • 潛在的可預防負擔
  • 對於11歲或更小的兒童MDD患病率知之甚少。MDD發病的平均年齡約為14至15歲。早發與較差的結果相關。兒童抑鬱發作的平均持續時間差異很大,從2至17個月不等。
  • 潛在的危害
  • USPSTF發現兒童MDD篩查危害的證據不足。 USPSTF認為,除了機會成本、標籤和與陽性結果相關的潛在恥辱,以及轉診進一步評估和治療外,篩查本身不太可能與顯著的危害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