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一年再復活,凱越欲進8萬市場首要對上的就是帝豪

要說最近車市有什麼熱鬧事,那非別克“復活凱越”莫屬了。一年多前,凱越停產,“未來不會有替代凱越的車型”的話語還歷歷在目,最近別克就再次公佈了全新一代凱越即將復出,也是跌破不少人的眼鏡。

停產一年再復活,凱越欲進8萬市場首要對上的就是帝豪

立身於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中國車市的每一個細微變動,都有可能誘發整個市場格局或趨勢的變革。這一次,別克停產一年再推全新凱越,不免讓很多人猜測其背後又會有怎樣風譎雲詭的用意;但其實透過現象看本質,無非也就那麼兩點原因。

其一,整個品牌銷量的下滑趨勢帶來壓力。當初月銷上萬輛能擔起銷量重擔的凱越停產,讓路給其他價位和利潤更高的產品,就為提升整個品牌溢價,促進整體銷量的更進一步。然而現實市場卻狠狠給了一巴掌,2017年上汽通用銷售總量依然巨大,但總體銷量下滑了3%,其中別克在國內的銷量也出現小幅下跌,從16年的123萬輛到17年的122.4萬輛,這不排除凱越缺失的原因。

其二,SUV市場難再進一步,英朗銷量攔腰斬,轎車優勢漸弱。這一年來,原被視為品牌出路的SUV市場增速下滑,合資難以找到更多的空間和紅利;而轎車市場,隨著帝豪的不斷上攻,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的優勢也岌岌可危。更甚的是,原是銷量支柱的別克英朗自從換上三缸發動機,就跟陷入魔咒一樣,銷量一路走低,從去年底4萬輛降到今年4月的2萬出頭,幾乎攔腰斬斷,而君威、君越幾款轎車也一直在邊緣徘徊,這也讓上汽通用和別克都感覺到巨大的壓力。

摔了一大跤,別克不得不看清現實,只能再推出凱越救火,再次進入10萬元以內的轎車市場,欲重新奪回銷量份額,保持自身優勢。然而,退出了一年後的8萬元級轎車市場,真的還如凱越所想的那般,想拿回就拿回嗎?

事實並非如此,當前轎車市場其實已經有相當穩固的格局,不管是前十榜車型還是10萬元及以下價位車型,中國品牌和合資品牌都是各具優勢,沒有不可取代,也沒有那麼容易被取代。特別是凱越想要進入的8萬級別這個空間裡,它所要面對的並非什麼桑塔納、捷達之類的,而是吉利帝豪。

經過幾年的發展,自主品牌已經崛起上攻,就拿吉利帝豪來說,一直穩步在轎車前十榜,成功打破了合資的包圍圈,特別是今年4月份帝豪以超2.2萬輛的銷量躍居全國轎車排行榜第五位,力壓新寶來、捷達、英朗、桑塔納等多款經典合資車型;同時還有帝豪GL、遠景、艾5、逸動等多款自主轎車在後面緊緊追逼,這樣的局勢讓合資車也是壓力山大。

停產一年再復活,凱越欲進8萬市場首要對上的就是帝豪

尤其是在8萬級別轎車領域,合資已是強弩之末,吉利帝豪已然成為老大,牢牢佔據了主導地位,尚且無人撼動,從而也成為了合資品牌在轎車市場最大的威脅。所以,SUV市場撈不到太多油水的合資品牌,不能坐視轎車市場再被自主品牌逼入險境。帝豪在8萬元轎車市場的突圍氣候已成,全新凱越復活入市,首要面對的必然是風頭正盛的帝豪。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帝豪的成功突圍,自主品牌的不斷上攻,才引來合資的反攻,甚至讓凱越都坐不住再度復出,欲與帝豪一爭高下,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正面對壘一觸即發。

停產一年再復活,凱越欲進8萬市場首要對上的就是帝豪

當然,凱越想要重新奪回市場份額,也並不簡單,還得靠本身產品對於當下市場和消費者的洞察獲知有多少了。反觀吉利帝豪,經過無數次的圍剿與反攻,其產品實力的提升更新、對於市場及用戶需求的感知迎合已駕輕就熟,地位已穩固並好保持著上走潛力。

一個是合資老牌“車神”,銷聲匿跡近兩年後,要以全新面目攪動轎車市場新波瀾;一個是自主品牌“實力王”,多年經營成就如今同級別轎車霸主地位,用實力捍衛自主品牌在轎車市場的無上榮耀。一場8萬元轎車市場的“龍爭虎鬥”即將上演,時過境遷,是已經淪為挑戰者的全新凱越,能完成對全新帝豪的逆襲?還是,以全新帝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這一輪競爭中再接再厲,實現自我超越?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