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管風琴」――火箭炮爲啥叫「喀秋莎」呢?

“斯大林管風琴”――火箭炮為啥叫“喀秋莎”呢?

二戰時期的火箭炮發射場景

1941年7月14日,入侵蘇聯的德國中央集團軍的前鋒部隊剛剛攻佔了蘇聯的戰略要地——奧爾沙。奧爾沙的火車站隨後出現了一派繁忙景象,德軍利用繳獲的少量蘇聯寬軌列車,抓緊將後方的補給運到這個靠近前線的交通供應樞紐。下午2點30分,一陣出人意料的巨大咆哮聲將正在忙碌的德軍嚇呆了,緊接著是一陣迅猛的密集炮火,把車站周圍的德國人和他們運送物資的列車徹底炸上了天。而這陣猛烈的炮火來也匆匆,去也匆匆,10秒後,一切又歸於死寂。倖存的德國人迷惑不解,是哪種火炮可以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傾瀉出如此數量龐大的彈藥?於是有關蘇軍使用新式火炮的報告被迅速向上呈報,但德軍高層同樣感到迷惑不解。直到莫斯科會戰期間,德軍第一次繳獲了一種可以架設在卡車上的火箭發射器後,他們才初步瞭解了蘇聯的這種秘密武器。它就是火箭炮。

蘇軍的這種火箭炮,起初有7輛試生產型及3000發火箭彈配給到一個獨立炮兵連,連長是36歲的伊萬·費列洛夫大尉。經過一週多的應急訓練後,全連已經熟練掌握了火箭炮的操作方法。由於高度保密,連炮兵連的人都不清楚這種火箭炮的正式名稱。因為炮架上有著一個K字(生產者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的首字母),所以他們給它取了一個暱稱——“喀秋莎”。這個名字後來流傳甚廣,幾乎成為所有蘇軍戰士對火箭炮的標準稱謂。

“斯大林管風琴”――火箭炮為啥叫“喀秋莎”呢?

蘇軍正在裝填火箭彈

蘇聯的火箭武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沙俄時代,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1941年6月30日,共產國際工廠開始量產BM-13“喀秋莎”式火箭炮。7月23日,首批量產的火箭炮順利通過測試。從此,這一武器開始大規模生產並裝備部隊。BM-13“喀秋莎”式火箭炮底盤的後部,安裝有2個手動千斤頂。發射時,炮手要將其放下,以保證發射平臺擁有足夠的穩定性。發射裝置位於駕駛室內,由炮長進行操作,也可以通過電線實施連接,由連隊統一發射。初期BM-13“喀秋莎”式火箭炮一般被編為獨立迫擊炮營或連(為了保密,並不使用火箭炮營一類的名字),主要用於填補陣地出現的缺口,防止敵人撕破防線。其用火力支援陣地,壓制敵軍,幫助步兵進行反擊;堵不住則也可以利用良好的機動性迅速撤退。城市的攻堅戰中發揮了極為巨大的威力。尤其是在柏林戰役中,蘇軍幾千門火箭炮齊發,將德軍在柏林的外圍陣地化為一片火海,拉開了這場大血戰的序幕,震驚了世界。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BM-8系列,6800門BM-13系列和1800門BM-30系列火箭炮。其中3374門是安裝在卡車上的。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蘇軍整個炮兵體系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斯大林管風琴”――火箭炮為啥叫“喀秋莎”呢?

火箭炮進擊柏林

受到蘇聯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英、德等世界主要國家也都先後研發生產了自己的火箭炮,德國研發了150毫米、280毫米等口徑的火箭彈。發展出SdKfz4型半履帶式42毫米自行火箭炮;英、美兩國則在M4A1“謝爾曼”式中型坦克上加裝火箭發射架使其成為複合型武器,它們甚至在水陸吉普上也裝上了火箭發射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主要國家都發展出多種型號的火箭炮,到了現在,火箭炮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常規武器,可見“喀秋莎”的影響何其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