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纪检信访“六字诀” 团风县上巴河镇纪委书记 肖刚

黄冈新视窗网消息 在乡镇任纪委书记即将满两年,处理了各类信访举报件近60批次,接待群众上访更是每天的基本工作之一,如何快速有效化解信访件和积案,我总结了“礼、心、情、法、稳、硬”六字诀。

一、“礼”字当头。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群众无论是选择写信举报还是上访反映,要么是反映公职人员的问题线索,要么是主张自己的权利,也有一些是倾诉自己的委屈,当然也还有一些是无理缠访。面对上访的群众,无论是气势汹汹的“狠人”,情绪激动的利益受害者,还是声泪俱下的可怜人,亦或者是有各种缺陷的残疾人,我一律笑脸相迎,拉着对方的手,请人家到办公室坐下,马上倒上一杯热茶,拿好记录的笔和纸,坐在上访人身边。长时间的接访告诉我,“礼”字当头,可以很好的化解怒气、怨气,可以很好的温暖人心、拉近距离,可以很好的展开沟通、化解矛盾。

二、全“心”全意。一般情况来看,上访的群众多半都是弱势群体,利益不相关者前来“闹访”的较少。面对很多衣衫褴褛的低保五保户,声泪俱下的极度困难户,听力有问题口齿不清表达能力较弱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利益受到侵害情绪激动的群众等等,我们首先应该充满爱心,没有爱心,不把上访户当成自己的亲人而是视为仇敌,不把群众诉求之事当成自己的事,那就绝对不可能平心静气的接待,不能平心静气的接待,势必就不可能耐心细心的听取诉求,那么就不能真心实意的为来访者找原因、想办法、排忧解难,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而已,因为绝对做不到。

三、动之以“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上访者是人,是人就有感情,不管他们带着什么诉求来,态度如何,只要我们以情理待之,即使最终在职责权限范围内解决不了问题,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回应诉求,降低影响,预防事态扩散扩大。我曾接待过一个进京非访的举报人,他因车祸导致丧失劳动力,家庭积蓄花费殆尽,法院判决后肇事人赔偿金久久不到位,两个儿子条件虽好也对其渐渐失去耐心,本人申请低保的要求被民政部门告知不符合国家政策。他于是将矛头对准村干部,认为是村干部阻碍他申请低保,到处搜罗村干部的“罪证”,拄着拐杖到处上访告状,镇纪委查清了他所有的举报,认定为不属实他依旧不依不饶。后面我带着村干部上了他家的门,当众明确的告诉他,第一车祸赔偿金问题涉法涉诉,属于法院管辖,纪委无权干涉;第二其父与邻居500斤稻谷的历史问题与他本人无关,更与村里无关。但是作为集体,村里将竭尽全力调解,前提是双方平等自愿;第三低保问题,国家有政策,个人干涉不了,只能尽力争取;第四,考虑到他的现实困难,村里要尽量的为其争取民政救助,镇纪委也会努力给他争取政策。说完后,信访人表示认可。我又不失时机的跟他说,你出了车祸是个人不幸,大家都是人,我们也为你感到难过。两个儿子在城里有房有车,他们不孝顺,你有没有责任?但是你也不能怨恨他们,他们贷款买的房子压力也大,一番话入情入理,信访人也沉默了。自此之后快两年,每年春节前我都安排村里给点安排点救助金,他没有再上访了。

四、晓之以“法”。法律的权威在于应用,法律如果不被信仰,就是形同虚设。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学法懂法,知法守法才能依法办事。对于各类上访的群众,情和理只能是感情上的铺垫和矛盾的润滑剂,对于问题的实质性解决,必须由法律来做坚强后盾。大部分群众虽然不了解具体的法律条文,但是法律的威慑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为了问题的最终解决,大部分群众还是相信法律的。在各种信访诉求面前,法律的具体条文或许应用不上,但是法律的精神确是一种解疑答惑、宣传政策、化解矛盾的利器,息访的过程往往也是一次普法的实践过程。

五、“稳”如泰山。上访的群众情绪各异,诉求的内容千差万别,人员涉及到各行各业,纷繁复杂,要求信访接待人员要心稳、身稳、嘴稳。面对上访,耐心听取诉求方的意见,适时快速听取被反映对象的意见,必要时听取村支部的意见,综合其他涉事方的意见,通盘掌握,有条不紊,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能够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果断的答复处理路径,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拿出处理意见,及时向上访群众反馈。绝不能因为上访群众气势汹汹而心生畏惧,乱了方寸,失了大体。也不能因为信访人声泪俱下而丧失原则,胡乱表态,必须站在法律、公理的立场上,做到心稳;绝不能因为对方人多势众而胆小退缩,因为对方喋喋不休而拂袖甩手,必须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依法依规接访,做到身稳;绝不能因为对方锣鼓喧天,放言威胁而是非不分,阵脚大乱,因为对方其情可怜,遭遇非人而意气用事,丧失理智,必须站在真相的基础上,不胡乱表态,做到嘴稳。

六、敢打“硬”仗。有个曾经在乡镇做过信访工作的老领导说,现在的公务员成了弱势群体,上访的人有要钱的,要吃穿的,要低保的,甚至是要儿子女儿,要老公的也来找政府,我们是说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人家还动不动越级上访,乡镇信访压力很大。一席话道出了乡镇信访干部的工作辛酸,乡镇纪检信访也大体如此。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疾风越吹越劲,各级纪检部门的威信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纪检信访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以我近两年的纪检信访工作经验来看,我们对待群众上访应该全心全意搞好服务,化解矛盾,排除隐患,但是在具体方法上还应该遵循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当前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以精准扶贫这项头号政治任务为首的各项工作压力如泰山压顶一般,万般政策重在落实,落实不了就是空话。中央、省、市、县所有的决策部署最后都落到镇村两级,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艰巨任务就落到了千千万万镇村干部头上。因此我们对镇村干部总的原则应该是严管厚爱,严管厚爱最好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因此对群众反映干部的属实信访,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为群众解决问题,处理那些严重违纪的问题干部;而对那些无原则的闹访要敢于碰硬,敢打硬仗,要旗帜鲜明的坚决制止;对那些不实举报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恶意诽谤、造谣中伤、打击报复,在坚决的查否之后还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澄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为镇村干部撑腰壮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