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列印名稱與蓋章不一致時,以哪個為準?

合同中打印名称与盖章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首席法務”,關注中國最專業的法務資訊平臺!首席法務致力於提供高端法律閱讀+實用法律乾貨+便民法務工具。

合同中打印名称与盖章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合同中打印名称与盖章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近日,北京海淀法院審結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所欠貨款和利息,被告抗辯稱合同中首部甲方處打印名稱與合同尾部甲方處蓋章公司名稱不一致,其不具有付款義務。最後法院一審判決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庭審現場

原告訴稱,其是一家商品進口及批發零售企業。原被告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約定原告銷售貨物給被告公司,被告公司在收到貨物後15天內付清貨款。被告公司從原告倉庫分兩次提取了價值分別為1萬元和2萬元的貨物,至今未支付貨款。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公司支付所欠貨款及逾期利息。

被告公司辯稱,《合作協議》首部甲方處打印的名稱是被告公司的總公司C公司,合同是原告和C公司簽訂的,被告公司不是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不具有付款義務。

訴訟中,原告稱《合作協議》中出現的C公司名稱系打印有誤,忘記變更。對此,被告公司稱貨物是C公司要求被告公司提的,公章也是C公司讓被告公司加蓋的,本案貨款應由C公司支付。

法院認為

海淀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本案合同首部甲方處打印名稱為C公司,尾部甲方處加蓋的是被告公司公章。根據合同法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現《合作協議》上加蓋的公章為被告公司,並非C公司,且原告實際供貨方亦為被告公司,故可認定被告公司與原告存在合同關係。被告公司的辯稱不予採納。

本案中,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作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其內容未違反我國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屬合法有效。最後,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

合同打印公司名稱與尾部蓋章公司名稱不一致的情況,在實踐中經常遇到,比如合同抬頭寫的是總公司或母公司,蓋章的卻是分公司或子公司;又如公司名稱打出別字、少字;再如替換合同模板過程中忘記更改對手公司名稱。

首先,就合同的效力而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因此合同中出現名稱不一致的筆誤並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及生效。

其次,就合同主體而言,如果只是公司打印名稱與蓋章名稱不一致的話,權利義務人以蓋章的公司為準,因為蓋章的公司對合同權利義務的約定做出了認定的意思表示。

此外,名稱不一致還有一種常見情形是合同履行過程中公司變更了名稱,對此,只要主體是一致的,權利義務仍由變更名稱後的公司承擔。

合同中打印名称与盖章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以文會友

以律為盾

合同中打印名称与盖章不一致时,以哪个为准?

互動微信號:falvrenlaojiang(添加本微信,加入“首席法務”微信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原創有禮!)

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們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