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過大年:添加輔食先素後葷還是先肉後菜?兒保醫生的回答亮了

竟然沒有指南明確指出>>>添加輔食到底是【先素後葷】還是【先肉後菜】?——不過,這位兒保醫生的回答亮了

全文約1800字,閱讀約需4分鐘』

健康過大年:添加輔食先素後葷還是先肉後菜?兒保醫生的回答亮了

有熱心讀者留言 :

“是不是先加加鐵米糊、肉泥;再加菜泥、蛋黃泥、魚泥、果泥?只是提醒,這個輔食添加順序是不對的,自己再對照一下指南!”

這真的是個很好的問題。說明這位同志對最新版指南深有研究,提問是有理有據的。

到底是先素後葷還是先肉再菜?

說實話,縱觀各大指南對於輔食添加的原則,只提到從一種到多種、從少到多、從細到粗等,而從未提到過先素後葷還是先葷後素。

但是,到底添加完米糊之後,下一步該添加什麼?

作為科普文章,必須要給家長朋友一個明確的可操作性的建議,而不能含糊其詞。

所以黃小邪做出的推薦,必定是考證後的結論。


疑問的提出

對於輔食添加,2016年新的《7 ~ 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的確提出:

“7 ~ 9月齡嬰兒需每天保持 600 mL以上的奶量,並優先添加富鐵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等,逐漸達到每天1個蛋黃和 /或雞蛋(如果蛋黃適應良好就可嘗試蛋白)和 50 g肉禽魚,其他穀物類、蔬菜、水果的添加量根據嬰兒需要而定”。

這是不是意味著【先肉後菜】??

注意:新版指南是“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修訂專家委員會婦幼人群指南修訂專家工作組”所寫,發表在《臨床兒科學雜誌》。

但是,經過以下仔細的比對之後,對於指南中的先肉後菜,作為一名兒保醫生,恕黃小邪持保留意見


更為經典的建議

營養學家是負責營養方案的制定,考慮到營養素的均衡搭配;但是兒童實際生長髮育的結果是由兒童保健醫師來指導和監測的。

目前臨床工作中奉為經典的是“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發表在兒科學最權威期刊《中華兒科雜誌》的2009版《嬰幼兒餵養建議》

其中提到:“強化鐵的穀類食物多為引入的第一種食物。其次為其他第一階段食物(為半固體食物,多為植物性食物,如水果泥、根莖類或瓜豆類的蔬菜泥等)。7~8月齡後逐漸轉變為嬰兒第二階段食物(為固體食物,包括水果、蔬菜、魚肉類、蛋類)。”

《兒科學》是每一名醫學生的必修課,必定得經過嚴格的考證才會寫入兒科學。

《兒科學》最新版教材第8版中提及的“轉乳期食物的引入”,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更為經典的《中華兒科學雜誌》和《兒科學》教材,雖沒有明說,但是推薦的輔食添加順序都是【先素後葷】。


怎樣添加不容易過敏

目前,到底是早添加預防過敏,還是晚添加預防過敏,學界尚存在爭議。

但是,假設寶寶對該種食物是會過敏的,推遲過敏食物的添加至少推遲了過敏症狀的出現;且隨著年齡的增大,機體對於過敏可能會逐步耐受,從而即使出現過敏反應也不至於太過激烈。

引起過敏的物質大多是蛋白質。

葷菜由於富含異種蛋白而容易發生過敏。而大多數蔬菜、水果等以纖維、糖類為主,不容易發生過敏。除非是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小麥、花生、堅果等種子類食物。

所以,我們可以先從寶寶比較能夠耐受不容易過敏的食物開始添加,後期再逐步嘗試容易過敏的食物。


綜合推薦,達成共識

兒童保健醫生不光關心孩子的營養是否充足,更關心孩子供給充足的營養後生長髮育的情況和是否會容易發生過敏。

在指南推薦不一致的情況下,目前依據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還是建議遵循兒童保健學組發表在《中華兒科雜誌》上的經典餵養建議——2009版《嬰幼兒餵養建議》。

第一口輔食是強化鐵的米糊,大家已經達成共識,沒有疑問。

接著加什麼呢?

綜合考慮了預防貧血、推遲甚至預防過敏、寶寶易於接受、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幾大因素。

推薦的順序是:

在強化鐵的米糊之後,

先添加塊莖類蔬菜>>菜葉類蔬菜>>水果

>>蛋黃>>動物血製品、肝臟

>>豬肉、牛肉、雞肉等畜禽類>>河鮮>>海鮮

>>如果之前蛋黃適應良好,可嘗試蛋白

>>再嘗試大豆、小麥、花生、堅果等寶寶不經常吃但是容易過敏的食物。

如果食用芒果,避免芒果汁液沾到嘴唇。

具體到每一樣的食物,需要一樣一樣地添加,每一樣至少觀察

35天,若無過敏反應再添加下一樣食物


靈活變通

當然,如果孩子6月齡體檢時篩查血常規發現貧血,黃小邪門診的建議是:

第一步先添加強化鐵的米糊

>>接著提前添加動物肝臟泥、血製品這幾種含鐵豐富的葷食

>>然後再先素後葷地逐步添加其他輔食。

這就是臨床的靈活變通。

項:

動物肝臟泥、血製品的動物指的是豬、牛、雞、鴨等都可以,比如豬肝、雞肝、鴨肝、豬血、牛血、雞血、鴨血等。


黃小邪相信——

最終,關於葷素之先後,兒保學組和營養學會肯定會達成一致。

我們期待著這一天。


下篇推出《過敏寶寶的輔食如何添加?——實際操作版》,敬請動態關注。


參考文獻

(本著科研的嚴謹態度來寫科普)

[1] 《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 《嬰幼兒餵養建議》 [J]. 中華兒科雜誌,2009,47(7): 504-507.

[2] 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修訂專家委員會婦幼人群指南修訂專家工作組.《7 ~ 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 [J]. 臨床兒科雜誌, 2016, 34(5):381-387.

[3]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免疫學組,《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 《嬰兒過敏性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J]. 中華兒科雜誌,2009,47(11): 835-838.

[4]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 《嬰幼兒食物過敏診治建議》[J]. 中華兒科雜誌,2011,49(5): 344-348.


延伸閱讀:愛吃飯寶寶養成記系列文章




【關鍵詞】育兒,輔食,米糊,蔬菜泥,水果泥,蛋黃,肉泥,魚泥,肝泥,營養,餵養

本文系原創,任何媒體使用請與黃小邪取得聯繫,未經授權將追究法律責任。

擴散靠譜的育兒知識即是傳播正能量~~

——————兒寶幫主黃小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