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盪侗寨里的「東方魔音」

說起湖南的鳳凰古城,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但如果你來過宰蕩侗寨,就會發現這裡絲毫不比鳳凰差。宰蕩侗寨隸屬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這裡是侗族人民居住的村落,全村分為上下兩個自然寨,共347戶1457人。宰蕩侗寨距離榕江縣城二十六公里,沿山谷而建,這裡有侗族鼓樓、古老的石板路、水車、風雨橋、石磨和吊腳樓。

宰蕩侗寨裡的“東方魔音”

宰蕩侗寨位於貴州榕江縣城東北,距縣城26公里,村寨四周古楓挺立,小溪潺潺,鄉土田園風光,魅力獨具。居於此地的侗族屬於榕江侗族6大支系之一,寨內用青石板拼嵌巷道,能讓人體會到一種古樸莊重的韻味。這裡的侗族建築也很有特色,其中“幹欄”樓房體現的是侗族傳統的建築風格。本質結構,高約二丈,深兩丈,多是三間相連,每間寬約丈餘,兩端有偏廈。蓋青瓦,呈四面流水。屋頂壘一瓦堆。或砌成“金錢”形狀。

宰蕩侗寨裡的“東方魔音”

村中有座侗族鼓樓,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外觀雄偉,造型獨特,為單簷歇山頂民居式木瓦結構建築,樓高12米。鼓樓底層中央有圓形的火塘,直徑1.8米,四周均置有長凳;樓頂為八角贊尖,葫蘆寶頂上雕有鸕鷀1只,造型別致,風簷板上繪有雙龍搶寶、人物故事、牛馬蟲魚等彩色圖案。

鼓樓底層周圍建有花窗,窗格上雕刻和各種花鳥,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宰盪風雨橋也很壯觀美麗,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為亭廊式七開間,橋長17.4米,寬3米,上建橋廊,懸山頂,上覆青瓦,廊沿置板橋欄,欄內置長凳,長廊正頂上置二重簷橋樓,小巧玲瓏。

宰蕩侗寨裡的“東方魔音”

宰蕩侗寨最著名的是這裡的侗族大歌。這裡是侗族大歌發祥地之一,“飯養身,歌養心。”是侗家人的生活格言,把歌當作精神食糧,用它來陶冶心靈和情操。世代都愛歌、學歌、唱歌,以歌為樂,以“會唱歌、會歌多”為榮。這裡侗家人會說話就開始學唱歌,至今人人會唱侗族大歌,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有穩定的歌隊。不論逢年過節還是平常日子,村民們一有空就聚到鼓樓或歌師家學歌練歌。

宰蕩侗寨裡的“東方魔音”

女生大歌聲音清脆、纖細悅耳,男生大歌聲音渾厚,剛勁有力。演唱時,多是每段先由領唱者唱一兩句,而後集體隨聲合唱。節奏自由,緩急有序,高低協調,和聲完善,時而低迴婉轉,時而氣勢磅礴。歌詞主要以歌唱愛情、歌頌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再現現實生活和歷史,歌唱美好的大自然為主。宰蕩侗族大歌音樂美妙至極、歷史久遠,早在宋代就有記載,其特點是多聲部合唱,被譽為“東方魔音”。

宰蕩侗寨裡的“東方魔音”

這裡不僅有典型的侗族幹欄木樓建築、罕見的侗族八角鼓樓以及獨特的侗族婚禮習俗。歌聲渾厚,剛勁有力,節奏自由,緩急有序,高低協調,和聲完美,時而低迴婉轉,時而氣勢磅礴,實屬世界音樂殿堂之珍品。侗族大歌源遠流長,種類繁多,自80年代中期到法國巴黎演出後,轟動世界樂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