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0年,成都市教育规划对托辅教育行业有何影响?

据了解,成都基础教育体量大,在校学生规模在全国19个大城市中居第二,仅次于重庆市。2017年,全市共有幼儿园和中小学校3646所,在校学生达229万。其中,随迁子女约41万,专任教师15万余人。共有在蓉高校56所,在校生81.7万人,外国留学生6800余人。

教育改革创新走在前列,先后获批10个国家级教育改革示范试点项目。2013年,率先在全国19个大城市中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基本均衡。成都教育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2017年,基础教育在全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行业测评中综合排名第一。

教育,已正成为成都市靓丽的城市名片和重要的竞争优势。而成都市未来教育的建设也将为当地的托辅教育行业带来更多发展和机遇。

庞大的数据和良好的政策为成都托辅教育奠定基础

未来几年中,有一大批名校落地入驻青羊新城,泡桐树中学办高中,重点推进公建配套17所中学(含职中),23所小学和41所幼儿园建设。将重点推动金沙小学乐平校区、草堂小学万家校区、东城根小学西区校区、实验小学百仁校区、花园(国际)小学清波校区的落地开建。

至2020年,成都市教育规划对托辅教育行业有何影响?

到2020年,计划建设幼儿园17所,小学7所,初中4所,职中1所。孩子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都是质的飞跃。清波、苏坡、黄田坝和文家场将试点学区制落地,统筹中小学管理。

锦江区将力争实现区级新优质学校覆盖率100%,新增建设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文化活动中学等公共服务设施173个。

武侯区也已全面启动“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至2020年,武侯区将新建公共服务设施130处,其中教育类30处。武侯区要使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化,到2020年,新增公办中小学总量达13所,新增学位总量19500个。新增24所公办幼儿园。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9%。

至2020年,成都市教育规划对托辅教育行业有何影响?

成华区作为曾经的东郊工业基地,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等都曾繁盛一时,如今也在快速发展,正在建设成都“中优”教育典范区。

金牛区今年要建15所新学校。机关二幼曹家巷园区、茶店子小学清水河校区、成都实验小学北新校区等都将一一落成,极具颜值与内涵。

高新区属于国家级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规模正在逐渐扩大。目前,210余项学校新建、扩建、改造等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将一幅幅效果图变为实景图。

2018年,天府新区正加紧建设天府四中等7所学校,有的学校迁入,有的是扩办,比如华阳实小。到2020年,天府新区计划开工建设中小学(幼儿园)40所。到2022年,新区将布局规划130余所学校、幼儿园,投资逾百亿。让“祖国的花朵们”在更完善的环境与优质的教学中成长。

而龙泉驿区、郫都区以及青白江区的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紧跟“东进”的步伐,13所高等院校在龙泉聚集。郫都区将在学位紧张的地区,适度引进民间资本,新建“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民办学校。青白江将用教育引领未来,打造特色“国际范儿”。2018年就要加快推进中小学建设,启动国际学校建设。

至2020年,成都市教育规划对托辅教育行业有何影响?

结合2018年1月发布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我市住房租赁市场的意见》,其中明确:

1、本市户籍承租人子女,按照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接受教育;

2、非本市户籍来蓉人员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的,以租赁住房所在地作为唯一居住地且住房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的,其随迁子女按有关规定在居住证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这样一来,单从教育方面来看,成都在未来就会有更多的新生源产生,这意味着以上数据中的学校以及相应住宅区周边即将兴起一波“课后托辅新高潮”。而这些规划和政策的支持,已经稳稳地为成都市托辅教育行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讲数量、重质量”的教育离不开“内外结合”

成都未来的教育规划,一是支撑成都城市发展的需要,二是回应民生期盼的需要,三是建设“优教成都”的内在要求。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教育的需求已由“有学上、讲数量、学有所教”向“上好学、重质量、学有良教”转变,即“既要有而且还要好”。

至2020年,成都市教育规划对托辅教育行业有何影响?

如此庞大的教育建设工程,虽解决了孩子们“有学上、讲数量、学有所教”的问题,却也增加了孩子的学业竞争和压力,同时也加大了家长对孩子进行课后辅导及家庭教育的难题。要想真正做到重质量教学,最终还是离不开校内校外学习和生活的均衡发展。因此,发展成都市课外托辅教育行业,在未来几年是提升当地教育质量,解决孩子学习难题不可或缺的城市教育规划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