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特应性皮疹,真的只能靠“忍”?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叶秋绵


民间有句俗语:“春暖花开心情好,皮肤瘙痒惹人恼”。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百草发芽、百花竞放,花粉、柳絮、粉尘随风飘荡,肆无忌惮地提醒我们:皮肤病的高发时期来啦!这个时候,同样孕育着新生命的准妈妈们也在烦恼--在“百病发作”的春季里,皮肤过敏似乎防不胜防,到底有没有安全的药物能用呢?现在就让药师带大家一起看看妊娠特应性皮疹“药”怎么办。

妊娠特应性皮疹,真的只能靠“忍”?

1、什么是妊娠特应性皮疹?

妊娠期间,准妈妈由于体内内分泌水平及相关免疫代谢的改变,触发体内细胞免疫下降而体液免疫增强,产生一些妊娠期特有或更容易发生的皮肤病,最常见的是妊娠特应性皮疹(AEP),发病率高达 50%。约 75% 患者于妊娠早中期发病,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抓痕、结节和结痂等,累及躯干和四肢,常伴有皮肤极度干燥。

2、妊娠特应性皮疹,真的只能靠“忍”?

准妈妈怀孕期间皮肤红疹、瘙痒频频出现,严重的时候甚至吃不香睡不安,再美的花也无心欣赏。皮肤过敏如此煎熬,但是为了宝宝的安全,大部分准妈妈只能靠“挠”,完全不懂或不愿意用药。难道妊娠皮疹真的只能“忍”?其实,这是临床上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可以通过及时的外用或口服治疗,以及恰当的护理而脱离苦海的。

那么,重点来了,到底怎么用药才安全呢?

3、外用激素类药物安不安全?

妊娠期皮肤病治疗,外用药物一般是第一选择,因为经皮吸收限度最低,对胎儿影响最小。常用的外用药物有复方炉甘石洗剂、皮炎平等,大多数属于激素类,又称皮质类固醇。临床上很多患者谈“激素”色变,有调查显示88.52%的受访妊娠妇女认为“孕期使用激素类软膏一定不安全”,难道真的完全不能用?

实际上,虽然目前外用激素对人类胎儿发育影响尚不完全明确,妊娠期应慎用,但并不是完全不能用。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与裂唇、早产以及胎儿死亡均无显著相关性,但局部应用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累计超过300g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若少于200g则不会引起胎儿生长受限,使用中效或低效外用皮质类固醇也不会影响后代。

因此,妊娠特应性皮疹可以外用激素类药物,但一定要选好!建议采用最小有效剂量的中效或低效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将用药频率控制在1-2次/天,局部涂抹,避免大面积或大量使用,同时可采用含有尿素(3%-10%)或止痒剂(聚多卡醇,薄荷脑)的润肤产品辅助治疗。

4、是否能口服抗过敏药物?

妊娠特应性皮疹早期采用抗过敏药膏外用,如效果不好或皮疹加重可以加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包括适量维生素C,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和部分抗组胺药。不过,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标准,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应用于妊娠期的抗组胺药是绝对安全的,只能是在权衡利弊、用药收益大于潜在风险的情况下应用。

一般情况下,首选二代抗组胺药。依据FDA妊娠期药物全性分级,鉴于目前没有属于A类的抗组胺药,建议在妊娠中期和妊娠末3个月权衡风险后选用属于B级的药品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

需要注意的是,围产期孕妇用药应该特别慎重,在这段时间服用抗组胺药可能会造成宫缩、宫内窘迫、胎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低体重儿、新生儿戒断症状、新生儿易激惹、呼吸抑制、喂养困难等出现。因此,在生产前应中断使用以降低各种风险。

妊娠特应性皮疹,护理和预防也非常重要。应尽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保证睡眠与活动,保持皮肤清洁,注意饮食,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源。

最后提醒各位准妈妈:虽然妊娠期特应性皮疹有药可用,但也千万不要自行购买药物使用,一定要先就诊,查找病因,排查是否是其他妊娠皮肤病,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特殊情况,然后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对症用药。

妊娠特应性皮疹,真的只能靠“忍”?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黄乐珊/黄汉辉 、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官方公众号(PSMChina)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