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死后,刘禅给他追了一个谥号,姜维用四个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咱们来说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关于三国时期姜维和赵云的。

赵云死后,刘禅给他追了一个谥号,姜维用四个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根据记载,当时蜀国后主刘禅下了一个诏书,诏书中的意思是赵云跟着先皇刘备东征西讨多年,有着很大的功劳,而当年刘禅也是因为赵云的拼死保护才得以保全,因此为了表彰他的功劳,刘禅决定给他追加一个谥号,而且还命令群臣们前来商议谥号到底是什么。

在一行人的商议之后,姜维等人说,赵云生前跟着先主刘备到处征战,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可以说赵云是蜀国建国的一个重要的基石,而且一心忠于国家,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出了对先帝的忠贞和自身的勇敢,多次救刘备于水火之中,而且还曾在早年保护住了后主刘禅和甘夫人,赵云的手下也是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这也说明了赵云视手下为自己的兄弟,所以说,根据这些,而后这些大臣又查阅了书籍,最后决定追加赵云为顺平侯比较合理。

赵云死后,刘禅给他追了一个谥号,姜维用四个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那今天咱们要说的成语是什么呢?这便是姜维在评价赵云对于蜀国的功绩之时所用的“义贯金石”了,词的意思是一个人的义气连坚硬的金刚石都可以穿透,也说这个人义薄云天。

赵云死后,刘禅给他追了一个谥号,姜维用四个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赵云在年轻之时就跟随这先主刘备,不仅仅在益州一战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而且在诸葛亮决定北伐之后也是立下了很多的功绩,最重要的是当年赵云孤身一人在长坂坡一战的时候曾忘死拼杀救出了后主刘阿斗,俗话说得好,功劳最大的也大不过救出了主子,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刘备生前却几乎没有重用过赵云,而且赵云的官位一直都不是很高,甚至都算不上是一个正经的将军,直至刘禅上位时候才重用了赵云。可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也就是北伐的第二年,赵云就因为病重而死了。

赵云死后,刘禅给他追了一个谥号,姜维用四个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为了怀缅这位曾经把自己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的大将,后主刘禅命令大臣们商讨出来一个最合适的谥号给赵云。虽然这时姜维认识赵云仅仅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姜维一直都是十分的佩服赵云的,而且根据赵云一生中最让人所佩服的三个闪光之处决定要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而且姜维还评价赵云是一个为人正直,做事有序,平定叛乱的大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