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与“庙号”原来是这样来的,他的谥号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大臣、士大夫等重要人物死后,后人根据他们生前的事迹和功过给予的称号,含有褒善贬恶的意思,其实是又添了一个别名而已。帝王的谥号是由大臣们议定的。而且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广泛认同。

文、武、景、烈、昭、穆等都是表示褒扬的谥号,如周武王、汉武帝等;灵、厉、炀等是表示批评的谥号,如周厉王、隋炀帝;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怀、慰、哀等是表示哀怜的谥号,如楚怀王。亡国君主称末帝。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臣子的谥号是由朝廷赐予的,如诸葛亮谥号“忠武”,岳飞谥号“武穆”;还有一些谥号是由亲友、门人给予的,如陶渊明谥号“靖节”、陈寔谥号“文范先生”,这些被叫做私谥。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里奉祀时的名号。一般是开国的皇帝称祖,后来的继承者称宗。


“谥号”与“庙号”原来是这样来的,他的谥号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废止于周朝到秦朝时期,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等等。最初非常严格,按照功德的标准而定,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唐朝以后,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