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在看书或看电视剧时,我们会发现皇帝的称呼经常变来变去,一会叫某太宗,一会又叫某武帝,一会叫某乐帝某靖帝,搞得人很头大,其实这都是庙号、谥号、年号惹的祸。举个栗子,唐太宗是庙号,他的谥号是唐文帝;汉武帝是谥号,他的庙号是汉世宗;永乐皇帝是年号,他的庙号是明成祖,谥号是明文帝。

庙号,只能帝王才能有。谥号,皇帝、后妃、诸侯、有名望的大臣都可以有。庙号、谥号连称时,顺序是庙号在前、谥号在后,汉代还喜欢在谥号前加个 “孝”字,例如汉武帝的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年号,是汉武帝发明的,明代以前经常改变,明代以后基本是一帝一号,所以明清常用年号来代指皇帝。

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庙号那些事儿

什么是庙号?简单地说,就是皇帝死后在庙里被供奉的名号。庙号起源于商朝。根据《礼记》“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祖”的地位高于“宗”。是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呢?不是。只有那些对国家立下大功、值得子孙永远祭祀的先皇,才会被后代皇帝追加庙号。皇帝有没有庙号,有区别吗? 区别很大。没有庙号的普通帝王,几代之后原庙就会被毁掉。而有庙号的卓越帝王,原庙始终保留,会被后世子孙永远祭祀。

汉代庙号的追加是极其严格的,因此有庙号的皇帝极少。西汉十二个皇帝只有四人有庙号,分别是:汉高帝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汉宣帝(庙号中宗)。东汉十四个皇帝中,只有三人有庙号,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庙号世祖)、汉明帝刘庄(庙号显宗)、汉章帝刘炟(庙号肃宗)。

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开始泛滥,“降及曹氏,祖名多滥”, 甚至出现了“曹氏三祖”的现象:太祖曹操、世祖曹丕、烈祖曹睿。唐朝以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了庙号,清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三祖》讥讽“自李唐始无代不称宗,其滥斯极。”唐、宋两代,一般是一祖多宗。元明清三代,盛行多祖多宗:如元有太祖成吉思汗、世祖忽必烈,明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清有太祖努尔哈赤、世祖福临、圣祖玄烨。

各庙号的具体含义:

太祖、高祖——通常用于开国皇帝。宋代之前,开国皇帝既可以称太祖,也可以称高祖,如刘邦庙号为高祖(景帝又尊其为太祖),曹操称魏太祖,李渊称唐高祖;宋代之后,开国皇帝多称太祖,如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魏晋时期,也有开国皇帝将先租追封为高祖、太祖的,如晋世祖司马炎,追封祖父

司马懿为晋高祖、父亲司马昭晋太祖

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世祖——用于开创了新时代的皇帝,如汉世祖刘秀、元世祖忽必烈,他们都不是开国皇帝,但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烈祖——用于建立了割据政权的开国皇帝,如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刘备,五代时期南唐开国皇帝李昪(音biàn),均称烈祖。

太宗——一般是本朝的第二位皇帝,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元太宗窝阔台,清太宗皇太极。

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步辇图》中的唐太宗(图片来自网络)


世宗——常用于道统发生转移的皇帝。如汉武帝刘彻的庙号就是世宗,因为皇太子本来是汉景帝的长子刘荣,后经馆陶长公主的干涉,刘荣被废,改立刘彻为太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既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庶长子,因太子胤礽两次被废,才登上皇位,也属于道统发生了转移。

高宗——多用于功过参半的帝王。如南齐高宗萧鸾,废杀萧昭业、萧昭文自立为帝后,又将萧氏子孙几乎全部诛戮殆尽,登基后表面节俭,私下奢侈。北周高宗宇文赟,因为纵欲过度,在位仅两年就病死,导致北周被隋朝取代。宋高宗赵构,建立东南半壁江山有功,和金人屈膝议和、不惜杀害岳飞等主战派大将有过,是历代高宗之中功过参半的典型。

谥号那些事儿

谥号,就是朝廷对某人的一生作出的盖棺定论。谥号和庙号不同,不仅每个皇帝都有谥号,后妃、诸侯或有较高声望的士大夫也可以有谥号。对于士大夫,汉朝规定为生前封侯者、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者,才有资格获得谥号。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的,称为私谥

谥号诞生于周代。秦始皇认为谥号存在“子议父、臣议君”的问题,曾给予废除,西汉时再次恢复。谥号最初时仅有一两个字,如齐“桓”公、赵“武灵”王,唐代以后逐渐加长,明清时长度达到顶峰。例如,刘邦的谥号是“高皇帝”,李渊的谥号增长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到了努尔哈赤,谥号长达二十七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感觉所有好听的字眼,都被他一个人用完了。

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谥号常分为三类:美谥、平谥、恶谥。美谥是褒扬性的谥号,如文、武、庄、宣、襄、明、睿、康、景、懿。根据谥法,“文”代表“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慈惠爱民、愍民惠礼、赐民爵位”,谥号为文帝的帝王常常雄才大略,如: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李世民、朱棣、皇太极。“武”代表“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谥号为武帝的帝王往往武功赫赫,如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朝宋武帝刘裕等。“宣”指的是“圣善周闻”, 谥号为宣帝的帝王也较出色,如汉宣帝刘询、南朝陈宣帝陈顼。

平谥是褒贬均等、受人同情的谥号,如怀、悼、哀、闵、思、殇。“怀”是指“执义扬善、慈仁短折” ,如楚怀王在位时曾东灭越国,北败魏国,率领七国联军西伐强秦,晚年却被秦国扣押,最后客死异乡,令人扼腕叹息。“思”代表“道德纯一、大省兆民、外内思索、追悔前过”,如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帝)一生勤政,不是亡国之君却遭受了亡国的命运,国亡之时毅然殉国,其功绩和气节都远胜陈后主、宋徽宗等末代皇帝,因此也普遍受到后人的同情。

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恶谥是批评、否定的谥号,如厉、灵、炀。“厉”的意思是“杀戮无辜”,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周厉王,施政暴虐,最终被百姓推翻统治,但近代对于周厉王的评价存在争议。“炀”是指“好内远礼”,以“炀”为谥号最著名的帝王就是隋炀帝杨广,这个谥号是唐高祖李渊给追封的,存在故意抹黑的嫌疑。近年来对隋炀帝的正面评价越来越多,隋炀帝结束三百年的大分裂、开疆拓土、修建大运河的历史功绩不断受到肯定,有学者认为隋炀帝的真实历史地位可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年号那些事儿

年号,就是中国历代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年号始创于汉武帝,在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创立的“建元”, 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

宣统”。

明代以前,当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时,年号经常会改变,称为“改元”。汉武帝在位44年,用了11个年号。年号更改最多的皇帝是武则天,她在位期间用过18个年号。明代以后,基本变成了一帝一号,故此明清常用年号来代指帝王,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如果用庙号、谥号来称呼,那么永乐皇帝就是明成祖、明文帝,康熙皇帝就是清圣祖、清仁帝,乾隆皇帝就是清高宗、清纯帝。

三分钟搞清楚:庙号、谥号、年号那些事儿

年号,往往有着特定的含义。如元狩的取名,有两层意思:一是汉武帝在打猎时捕获了一只“一角而五蹄””的兽;二是汉朝开始对匈奴大规模反击。元狩二年霍去病取得了河西之战胜利,从匈奴手中夺取河西走廊。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大败匈奴,从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元“天授”,意即“帝位乃上天所授”。 742年,唐玄宗认为一生大事已办完,想要开始享受成果,故此改元 “天宝”。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976年,宋太宗即位,改元号为“太平兴国”,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太平兴国三年,取五岳之地。太平兴国四年,攻灭北汉。

年号发源于中国,后来邻国朝鲜、日本、越南受中国影响,也使用过年号。日本由于保留了天皇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年号纪年的国家。日本的年号,多取自中国经典古籍。如“明治”(1868--1912),取自《易经》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平成”(1989—至今),取自《史记·五帝本纪》中“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