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痛斥五大名校,一面炒作高考状元,某些媒体到底有几面?

6月24日,2018陕西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果不其然,“高考状元”再次登上热搜。

一面痛斥五大名校,一面炒作高考状元,某些媒体到底有几面?

某报更是抢头条抓热点,大赚流量。仔细一看,显然它们也注意到了教育部的规定,将状元换称“头名”擦红线打边球。

一面痛斥五大名校,一面炒作高考状元,某些媒体到底有几面?

不禁想问,与高考成绩公布几乎同时,“高考状元”的喜报也瞬间刷屏,到底谁排的名?谁披露的信息?

一面痛斥五大名校,一面炒作高考状元,某些媒体到底有几面?

一面痛斥五大名校,一面炒作高考状元,某些媒体到底有几面?

5月8日,在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含中央网信办)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将严肃处理。

然而尴尬的是,面对教育部三令五申的严厉发声,各地为何“屡教不改”?

说到底,无非利益在作怪:对于学校来说,不仅是教学成绩最硬的宣传,还可以凭借“状元攻略”在教辅市场大赚一笔;对于教师来说,是评级高升和丰厚奖金的通行证;对于状元学子,好学校哄抢不说,同时不仅带来荣誉销售“状元笔记”,还可以招来赞助资助;对地方教育部门来说,也是教育政绩的体现……

此外,炒作高考状元,一方面,会让优质师资、生源、教育经费等资源进一步向“名校”集中;另一方面,“状元攀比”会让更多的学校、地方、教育机构追逐“掐尖”争夺之中。对教育改革、长远发展和教育领域的社会公平都十分不利。

媒体的所谓“独家揭秘”也不可忽视,某些媒体似乎已愧对其“定语”,某些媒体人也已忘记了“初心”!

反观,值得注意的是状元成才率却普遍偏低,据跟踪统计,内地高考状元除部分在学界技术专业领域成就较好,而在其他领域却少有建树。

有网友呼吁:炒作状元,是教育和媒体的病态行为;状元不禁,择校不止;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状元炒作!

还有网友说:你认可炒作高考状元,转发状元喜报,就不要抱怨你娃“上学摇号”之困!

一面痛斥五大名校,一面炒作高考状元,某些媒体到底有几面?

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话: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大学要宽进严出”,不再虚度大学光阴。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來源长安范儿,法律支持杨华律师,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