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圖讀懂茶樹起源和六大茶類

茶樹起源

中國的茶葉並不是以價格取勝,中國茶葉是全世界最貴的。

中國的茶葉以多樣性取勝,只有中國有六大茶類。日本主產綠茶,印度、錫蘭、肯尼亞主產紅茶。

一片樹葉,它之所以可以製成茶葉,是因為它是山茶科植物的葉子,具有較高含量的茶多酚。

最早的山茶科植物,據中外學者考證,發源於雲南原始森林。雲南皋蘆原種是茶葉原種,屬半喬木型。

兩張圖讀懂茶樹起源和六大茶類

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在橫斷山區並行奔流,間隔海拔4700米的山脈,巨大的落差和豐沛的雨量造就了當地生物的多樣性。

向北,生長期變短,葉片變小,樹幹變矮,半喬木變種為灌木。

向南,氣溫高、雨量多,生長期長,變種成高大的喬木。

六大茶類

六大茶類:白茶綠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一片茶樹的樹葉,它可以製成六大茶類中任意一種。因為六大茶類,不是按茶樹品種區分,而是按製作工藝來區分

唐朝之前沒有“茶”,“茶”字是唐朝的

陸羽寫了《茶經》之後才有的,所以大家稱陸羽為“茶聖”。

在唐朝之前,人們只把茶當作藥的一種,生曬羹飲。什麼意思呢,就是曬曬幹就煮了喝了,跟現在喝中藥似的。

為什麼,自唐代起,茶葉開始從中藥材中脫穎而出,成為獨立而重要的商品呢?

除了唐朝出了一位茶聖,還因為安史之亂後,國庫空虛,唐德宗建中元年實行茶稅,茶首次作為獨立的商品被徵稅

自此,茶葉和鹽是政府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到了宋代,茶從上流階層走入尋常人家。

宋代比唐朝更過份了,實行比茶稅更嚴苛的茶葉專賣制(榷茶制)。茶農只能賣給山場,山場只能賣給政府,再由政府賣給鄰國和通商。

榷茶制

茶馬互市是宋代、明代最重要的茶政。元代、清代的執政者是蒙古人和女真人,人家都是養馬好手,所以元代、清代都是廢除了茶馬司的。

明代藍玉和沐英平定雲南,沐英為避迫害,終生未返京城。沐家十二代駐守雲南,種植大量茶樹,為明朝庭每年換得幾萬匹好馬。

當時,50斤茶葉,可以換一匹好馬。茶貴馬賤呀,難怪少數民族屢屢造反。

今天所說雲南古茶樹,多為明代官方種植。

製茶工藝,也以明代中期發明炒青綠茶為分水嶺,自此開始了各種創新:

  • 炒青綠茶未及時炒幹,無意中創造風味獨特的黃茶
  • 安化毛茶揉捻後堆積,無意中創造了黑茶
  • 武夷小種茶生曬、揉捻後堆放,無意中創造了紅茶鼻祖正山小種
  • 苦惱做不好綠茶和紅茶的安溪,無意中創造了半發酵的青茶
  • 青茶法從閩南傳至閩北,創造出工藝最複雜高超的武夷巖茶
  • 近代白茶又化繁為簡,回到生曬羹飲
兩張圖讀懂茶樹起源和六大茶類

雖說一片樹葉可以做成六大茶類,但是,每個茶樹品種,都有其最適應的製作工藝。

大葉種茶樹含有較多的茶多酚,適合製作發酵程度高的紅茶,以降低苦澀程度。例如,用雲南鳳慶大葉種製作的鳳慶滇紅。

小葉種茶樹多酚類物質含量低,低沸點的香氣物質含量高,適合製作不發酵的綠茶。例如,產地為長江以北的綠茶均為小葉種灌木。

適合做烏龍茶的,有名的就有幾十個品種:

  • 佛手:大葉種,發源地福建永春,閩北和閩南均有栽種。
  • 水仙:大葉種,發源地武夷山,閩北和廣東均有栽種,廣東的鳳凰單叢即水仙茶樹。
  • 肉桂:
    小葉種,發源地武夷山,主要在閩北栽種。
  • 大葉烏龍:中葉種,發源地安溪長坑,藍田,臺灣有栽種。
  • 鐵觀音:中葉種,發源地安溪西坪,廣植於閩南、臺灣。
  • 金萱:小葉種,發源地臺灣,栽種於臺灣、越南、泰國。
  • 四季春:小葉種,發源地臺灣,栽種於臺灣、廣西、越南。
  • 青心烏龍:小葉種,發源地臺灣,種植於臺灣、雲南、福建、新西蘭、泰國、越南。
  • 奇蘭:小葉種,發源地福建平和,種植於福建和臺灣。

今天是基礎知識,接下來再慢慢講烏龍茶的故事。我們力求客觀,科學,簡練,能讓大家迅速看懂。

如不正確的地方,也請各位專家指出來,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兩張圖讀懂茶樹起源和六大茶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