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翅”難飛:中國茶產業的戰略困境

每年4月都是春茶好時節。那些被精心採下的小嫩芽經過炒茶師傅的耐心炮製、再加上稀有的產區概念,變得分外名貴起來。一斤從幾百到幾千,甚至更貴,只要不差錢,多“好”的茶葉都能買得到。可是,在喜歡茶又離不開茶的國度裡,為何沒有響噹噹的茶企?


茶“翅”難飛:中國茶產業的戰略困境 | 洞見

事實上,中國茶陷入了“囚徒式”的戰略困境。

茶產業鏈上下游號稱7萬家的茶農、茶葉商戶、茶企、茶葉專賣店、茶樓等,中字號、國字號、老字號、資本新軍、個體戶一個不缺。從2011年茶行業20強排名看,流通性茶企居多,如中茶、省茶公司、地方渠道品牌(吳裕泰等);超過10億元的公司只有中茶股份與湖南茶葉公司;年營業額20強的最低門檻是3.7億元,最大的茶企僅15億元;前20位多是以大宗原料茶流通為主,真正的品牌茶銷量所佔份額極少,這反映了中國茶產業的格局特點:散、雜、小。

中國茶、中國茶企,稟獨一無二天地靈氣,承千年茶文化祖蔭,擁數億非茶不飲的消費者,又值中國消費結構性升級大環境,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時勢,外因齊聚,萬般寵愛,集於一身,可惜真正君臨天下的品牌,即實現“品牌產品銷量規模化”的優質茶企,卻寥寥無幾。

刺激中國茶的行業及媒體論調是:偌大一箇中國茶產業規模不敵一個立頓,或中國最大茶企業不及立頓1%等。


茶“翅”難飛:中國茶產業的戰略困境 | 洞見

如果“立頓茶”長了一對隱形的翅膀,那麼中國茶只能說長的是一對沉重的翅膀。為什麼在茶文化一片紅火之下,中國茶企卻不能振翅高飛呢?

每年春茶上市時,幾乎每個產業產區、茶園、茶廠、茶企、茶品牌的新聞都是一樣內容:天價茶。不禁讓人懷疑:這些炒作究竟是出自同一家策劃公司之手,還是中國茶企的“腦袋”都被“格式化”了?

作為產茶賣茶的企業,想讓產品賣個好價錢、吸引社會關注度、提高品牌檔次等等目的,都無可厚非,但企業有沒有看著“產品銷售報表”思考一下:

1、這樣的“品牌炒作”究竟對產品銷售有多大影響?

2、天價茶是送的多還是買的多?

3、天價茶是否抬高了“產品的綜合價位”(噸茶平均價格)水平?即品牌溢價能力是否得到真實提升?

4、企業銷量的年增長率如何?

5、企業的直營專賣店、加盟店或電子商務的渠道覆蓋率提高了嗎?

6、企業走在“規模化”的道路上了嗎?

區別炒作與品牌公關推廣的標準,是看產品銷售報表上反映的上述問題的結果是什麼,不是身邊有多少人說這個活動提升了品牌、地方領導鼓勵、媒體上被曝光了多少次----帶不來產品銷量與銷量含金量提升的“品牌炒作”,尤其是全部往天價茶這個社會美譽度不高的方向上擠,是典型的“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傷害的是“自發的中高端”茶葉消費者。

無論從茶業全產業鏈的哪個環節分析,現有茶企的戰略、商業模式與營銷策略,都不會產生真正的規模化“品牌”----沒有一個茶企的商業模式看起來是走在規模化路子上,中國茶的翅膀還真是非常沉重。

竹葉青是產品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品牌。竹葉青用靜心、品味、論道等區隔產品等級,取消了散茶,樹立了中國茶企做高價值產品品牌的典範。竹葉青模式成為茶葉品牌專賣店的通常做法,學習者甚多,如文新信陽毛尖、四品君雀舌、一笑堂六安瓜片、霧裡青等,但竹葉青的年銷售額只有5億多元。


茶“翅”難飛:中國茶產業的戰略困境 | 洞見

究其問題,包括竹葉青在內的茶企,都陷入中國茶經營兩大行業“陋習”的陷阱:一是茶企普遍有通過包裝(包括內容物如單包克重、單盒數量等)不斷漲價的經營習慣;二是茶企不能堅持在同一包裝、同一價格上的產品等級統一,消費者每年都要重新選擇或尋找自己喜歡的那個口味產品。

當前茶企的這些做法,看不出有“營銷戰略思維健全”的、以市場與消費者為導向的經營意志,只有唯利是圖的機會導向,以及必然是務虛(知名度)結果的品牌傳播,是在走一條花錢賺吆喝的“成名不成才”的路上。

為什麼規模不大的中國茶企,卻出現重虛名不重實際績效的奇怪經營行為及思維?

中國茶企普遍規模較小,一些年銷售額過1億元左右的品牌卻都很“牛氣”,張口動輒是全產業鏈、千畝萬畝茶園基地、一條龍原生態茶園觀光旅遊、天價茶、讓人眼花的產品規格、價格、品級與包裝盒,等等。這些茶企,怎麼看都沒有“宰輔氣象”,卻有為晏子趕車的“御者”相:用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與做人一樣,一旦“甚自得”,通常就喪失了對現狀的真實判斷,也不會有大的追求,說起來滿嘴文化,實際上停留在小販的思維狀態----如果有人非要說這是“務實”,我不會與你爭論。至少《晏子春秋》裡的御者之妻指出其問題,這位文化水平不高的御者,還是懂得“大自抑損”,以至被晏子注意到,最終“薦以為大夫”的(用現在話,就是從首長司機晉身為市政府秘書長,或屌絲變成高富官)。

中國茶的根本問題,並不是如幾乎所有“業內人士”的說法:我們的茶產品很好,就是實力、資本、品牌弱等,這種“套話”完全是目光短淺、小富即安的“自得”之見。

試問:一個資源(茶園基地)不缺、品牌血統(悠久歷史)不缺、消費人群及消費習慣不缺、甚至背景不缺(國字號企業)、資本不缺的行業,為什麼做不出大品牌?缺的是什麼?

缺的一定市場的關鍵要素:產品,即茶企沒有解決茶產品與消費者的“溝通代碼”問題。

從茶企掛在嘴邊的茶文化,來看這種溝通代碼錯亂到了什麼程度:不去提供最優性價比的,品質、品級、品相穩定的茶產品,而是玩茶具、外包裝、天價茶、0元首富茶、娶妃、蒼井空代言,在茶葉產地裡“借屍還魂”----陳圓圓、潘安賣茶、宋徽宗(趙佶)御筆等,這些是什麼茶文化?這些策劃與喝茶愛茶的消費者有什麼關係?

再看大小茶企是怎樣對待購買產品的消費者的:張口茶文化,閉口亂開價。造成產品最核心的要素----中國茶的“價格信號”系統是極度紊亂的。

中國茶的真正問題,正是茶企們掛在嘴邊、認為沒有問題的兩個核心要素:產品與文化。

哪個中國茶企是按照消費品營銷已經非常成熟的市場研究方法,從消費者與市場規律,來定義自己的產品?茶文化的核心是做“讓消費者愛喝的茶產品”,而不是把重心放在玩前面說的那些茶具、茶儀式、天價茶等炒作與邊緣產品上。

不去抓茶產品的主要問題:培育品牌消費者、推廣品牌產品、建立口碑等,這樣的茶企怎麼能夠做大?經營中擺脫不了行業陋習,眼睛裡只有交易與一次性利潤,怎麼能茶“翅”高飛?

中國茶企當前的首要戰略,是如何實現企業的快速規模化,其他問題都應從屬於快速規模化這個戰略。即要按照快速規模化需要的戰略資源、戰略配置、戰術手段,來重組企業的產品、渠道、生產、管理,按照消費品的營銷規律,重塑產品力及其營銷模式、商業模式,以“活著”的喝茶的消費者為營銷核心,而不是擺弄“死去”的古人的茶文化。

誰能勝出?

國字號、大資本固然佔有優勢,卻談不上非他莫屬;傳統基地型的一體化(種-制-銷)茶企佔有資源優勢,是可以撬動資本的籌碼;走連鎖專賣模式建立創新品牌的大茶商,也未必不能實現資本到茶園的反向整合。

誰能在市場裡“賣”出一個市場覆蓋率高、銷量上規模、消費者口碑好的品牌產品,這是整合勝出的真正籌碼。

制勝之道在市場營銷,不是一般的要素營銷,而是產業營銷的戰略與方法。能成功者,也不在出身(血統)與今天的行業排名。在產業進化的早期階段,行業排名沒有意義。關鍵在企業洞察現狀、認清方向、整合資源、聚焦突破的清晰戰略與執行力。

正如2011年銷售數據顯示的,最大的茶企不過15億元,以大宗茶(原料茶、散茶)交易為主,說明茶產業處於低集中度的產業早期階段,品牌化茶產品的戰略增長空間極大。

超級品牌有超級品牌的形成邏輯。

在“中國茶”這個大品類裡的中國茶企,需要以消費者重複飲用為核心,快速做大產品的市場規模;同時在企業內部導入戰略營銷系統,轉型為一家真正市場導向的消費品公司。

中國茶企,不論現狀大小,都要首先“歸零”,改變一下“甚自得”的心態,用產業營銷的視野、思維、方法,重新認識一下中國茶、中國茶的消費、市場,是茶企戰略崛起之路的開始。

借中國詠蟬詩三絕裡虞世南的名句,希望中國茶企樹立“君子不墜青雲之志”的自強意識: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境界決定高度,高度決定遠度。

END

史賢龍:博納睿成諮詢公司董事長,怪咖邦創始人。營銷著作:《產品鍊金術1:如何打造暢銷品》《產品鍊金術2:如何用產品驅動企業成長》《老闆如何管營銷:高段位營銷的16個關鍵點》《魅力的智造:粉絲產品創新法》《移動互聯新玩法:未來商業的格局和趨勢》《中國快消品營銷這些年》

▌洞見

洞見,是快消平臺的一個欄目,是“有見地”的你可以直抒胸臆的地方。不論你是行業大咖、企業家、從業者還是鐵粉兒,只要你有對某個公司、行業裡的某個現象或是大事件有“真知灼見”,甚至不吐不快,那請一定不吝賜教。投稿若達到一定的閱讀量,我們還有稿費奉上。

目前,該欄目不定期“上線”,它的穩定,還有賴您的支持。願我們早日相見,不見不散。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平臺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