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馮小剛?

兩個黃狸嗚翠柳


馮小剛導演發了文章,十問崔永元,兩人隔空交火,引起全國吃瓜群眾圍觀,本賬號也發表自己的觀點,觀點只代表自己不能代表任何人!馮導這次失策了,崔永元和馮小剛的矛盾顯現兩人的格局不一樣!崔永元說的是公,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不良現象,如果改善了對整個社會風氣都好,馮小剛針對的是他個人的問題,自己的名譽地位,自己老婆的面子,自己和公司的錢!這點看,馮導還需要加強內功的鍛鍊,作為一個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格局應該大一些,正面一些,觀眾才會認同你的為人,最後認同你的電影,這些先後次序一定要搞清楚!馮導拉拉雜雜說了十條罪狀,看內容多是新戲準備上演了,現在搞些新聞,電影又要大賣了,又可以賺很多錢,這十問就是一個免費的廣告!但崔永元說的,很多明星沒有交稅的問題,馮導一點也沒有交代,陰陽合同也沒有交代!

交稅是什麼?!是國之根本!國家拿到稅收後,給人民群眾補貼各種開支,給社會上低收入的人補貼,建學校搞義務教育,建軍事現代化,改革軍事,提升戰鬥力,納稅是每一個公民都要盡的義務!不交稅就是和整個社會過不去!自己佔有大量金錢卻不願意給底下階層付費!這些人還是呼風喚雨,影響社會輿論的一群人,引領社會風氣的一群人!大家說是否需要整治一下!建國多年,國家重點在經濟上,吃飯上,精神上的方面沒有精力調控,相信現在是時候了!!我雖然收入微薄,但我納稅我光榮,你們這些明星大款,資產很多都轉移到國外,在外面有豪華別墅,國內名車美女無數,國家認可你們的業務,給你們賺錢,你們賺了大部份窮人的錢後卻不納稅,不納稅也就算了,很多人現在都偷稅漏稅,但別人不吭聲、低調!我們都默認這種不公平現象。但現在別人說你漏稅了,拿出證據了!你怎麼還好意思高調十問崔永元呢?!小偷偷了東西還懂得躲起來,你馮導怎麼就這樣牛呢?!就仗著自己以往的成績就能違法?腦袋裡全是錢錢錢!是不是腦袋灌水了!崔永元說的事情他自己沒有任何收益,只有傷害!得到好的結果是社會良知的勝利,是社會的進步!是人民群眾受益、國家受益!怎麼你這樣一個大導演都不能明白這些小道理!以私懟公、以錯捍正,歷史告訴我們,這樣都是會失敗的,不要把自身的一點損失看得太重,否則會前途盡毀!無論你多牛,以往有任何成績,你都不能和國家大政方針相逆!現在改正,誠懇道歉還來得及!現在社會風氣浮躁不安,奇談怪論、騎牆觀望風向的大有人在,沒有人敢說真話,導致社會很多畸形現象,我支持崔永元,也希望馮導只是喝了酒,一時糊塗,我們給機會他改正!

(我的另一篇文章 由於過於敏感 今日頭條平臺不願意推薦 大家關注我的熱門賬號收看:““獨狼”崔永元 大戰 娛樂圈 “大鱷”!真能邪不壓正嗎?”


皇帝的新衣


馮小剛是著名老京油子了,一般我們北方人講話,人上了歲數,如果不淆好,就可以尊稱為老家雀兒,或者說叫老家賊,什麼是老家雀兒呢,麻雀這種東西好偷糧食,小家雀也偷,但不如上了歲數的老家雀兒,弄不好就讓人逮住了,但老家雀兒不一樣,知道人性,活成了精,拿它根本沒辦法。

所以老家雀兒就指的是這種,算計精明,雞賊到家的老人。

回顧這幾年馮家雀兒的電影上映前後,我覺得可以寫一本電影宣發策略大全,幾乎每次電影宣發,你會發現,馮導總能整出點不一樣的么蛾子。

馮導在江湖有個諢名,小鋼炮,幾乎逢人就懟,但是你仔細看看,人家懟人的時間點都特別微妙。

《唐山大地震》小鋼炮怒懟全國的富人,只知道去國外浪,不知道把孩子們住房建結實點,金馬獎出來,徐帆沒有得獎,又怒懟金馬獎。

《非誠勿擾2》有記者問影片大量植入廣告的問題,小鋼炮又怒懟記者,難道讓演員光著屁股出去。

《1942》上映後,馮導更是怒懟一學生,說他看髒了電影。

《我不是潘金蓮》花樣翻新,馮家雀兒怒懟王思聰,扭扭捏捏以潘金蓮的身份寫了封信給王思聰,更是演出了一個撤檔的戲碼。

可以說,馮導已經修煉成精,幾乎把懟人,碰瓷這件事兒玩出了花活兒,玩出了藝術,每次宣發都能營造成事件。

而我們都知道,營銷費錢費力不說,遠遠沒有事件傳播得快。

事實上,《芳華》已經拿到了龍標,已經過審,如果說,廣電總局真要想拿下《芳華》,直接不讓他過審就可以了,這個鍋還真不用背在廣電總局身上。

應該說,老家賊老則老矣,製作水平還是比一般的導演有保證一些,畢竟,他佔據了圈內幾乎最好的資源。

但是,他的主要口碑,在他拍嚴肅題材以後,由於他的雞賊投機的本性,可以說,幾乎把他早年拍喜劇電影的口碑消耗殆盡。

我們必須得承認,早年他的喜劇堪稱小人物喜劇的典範,那些笑中帶淚的故事滿滿透著誠意。

自從某致敬莎士比亞的《晚餐》之後,老家賊已經在投機取巧的路上一路飛奔,再也沒有藝術的誠意,他的套路已經變成了刻意的煽情綁架+性與暴力,實際上就是穿著煽情或者深刻外衣,弄一個大題材包裝,講的不是褲襠子裡那點破事,就是手腳上那點破事兒,整個一老男人的意淫。

實際上,他的電影,除了題材已經一無是處,而這個題材,其實主要是源自於他是第五代導演三個碩果僅存的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背靠實力強勁的兄弟組合,在題材這塊,與廣電總局有一定對話的權力,但是,老家賊卻浪費了一個又一個好題材。

我曾經說過一件事,一個好導演,觀眾會給他三次機會,三次以後,觀眾就會失去耐心。

而顯然,老家雀兒已經用完了他的餘額。


霍老爺


最近看網絡、報紙、媒體自媒體把馮小剛黑得不成人形,總感覺有失偏頗。

輿論環境總是因為一件錯事就全面否定一個人,這是不可取的,不黑不吹,下面咱們來一起回顧下馮小剛的成長和成名經歷吧!

1、馮小剛的家世。馮小剛很少提到父親,而是對母親念念不忘,那我們先來看下,他父親馮飛是個什麼人。


馮飛,字孔修。湘潭人,抗戰期間就讀於西南聯大,後任教於北京市幾所高校30餘年。說白了就是個高級知識分子,但是——很早就離婚了,馮小剛跟了母親,他有次在《天天向上》節目中說:幼時父母離異,我跟了母親在一起生活,在母親的‘仇恨’教育下,我對於父親包括父親的家鄉都有一些牴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年很多所謂的隔閡都已經淡化。馮家是有文化人的基因的,只是本來他的起點可以很高,只因為父親對他不管不問,才有了他的前半生苦難奮鬥史。

馮母,20歲孑然一身來北京,婚後喪女,35歲離婚,帶馮小剛姐姐和他一起生活。45歲癌症,47歲腦血栓,長達16年癱瘓在床,她曾經在病痛中對馮小剛說;兒子,你將來會順順利利的,因為所有的苦難都讓媽媽一人嚐盡了,只要你有了出息,媽媽的罪就沒有白受!可見馮小剛的奮鬥動力和進取精神,多半來自於生活的苦難、母親的鼓舞。

2、青年奮鬥期。馮小剛年少時曾經居住於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附近,過著經濟拮据的生活。在讀完中學後,報名參軍,在北京一個裝甲部隊從事宣傳工作,開始了他的奮鬥生涯。他不甘人後,很快踏入北京軍區文化單位,作為部隊的文職人員(美工)獲得了提幹,且在短短几年就有了美術職稱和部隊軍級!1984年,26歲的馮小剛在精簡部隊的大潮中,成為被甩出去的水滴。轉業賦閒在家的馮小剛跳了一段時間的“貼面舞”,之後跟著鄭曉龍當過劇組的美工和廚師(也是因為鄭曉龍,他第一次讀到了王朔的書)。後來選擇了北京城建開發總公司的工會作為專業單位,繼續積累文化宣傳工作經驗。並且在追求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再次踏進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大門!馮小剛沒有科班學歷的基礎,在這裡開始系統學習藝術理論和實踐知識。


3、馮小剛與王朔。1985年12月,馮小剛見到了偶像王朔,激動的他第一次見面就對王朔劈頭蓋臉得一頓誇,靦腆的王朔聽得臉紅一陣白一陣,兩人慢慢發展成好朋友。王朔和馮小剛在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創辦了一家叫“好夢”的公司,註冊資金十萬元。真正的主業不詳,但兩人的日常工作就是練習夸人。他們把葛優誇成國寶級人物,葛優樂得回去路上對公交車老大娘說:大娘你今兒穿得太好了,美!這也直接奠定了後來馮小剛賀歲喜劇的風格,處女作《永失我愛》《甲方乙方》(改編自王朔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二人插科打諢的身影都在其中。《海馬歌舞廳》編劇馬未都回憶說:“那兩人就是相互利用,當然,利用在這裡是一箇中性詞。”後來王朔多次對人明裡暗裡提到,馮小剛當時腆著臉是為了蹭他的資源,並戲稱他為馮褲子。王朔自小是北京大院長大的,說話自然相當傲氣,但客觀來講,馮小剛確實是主動追求的一方,只是馮小剛沒有那麼不堪,不見不散》、《大腕》、《手機》等電影的成功也成就了王朔經濟上的成功。馮小剛並不快樂,他的成功背後有太多忍耐。主持人孟廣美曾經回憶自己第二次見到馮小剛的情形,評價是令人“跌破眼鏡”,當時馮小剛正參加一個飯局,和投資人談話時,把自己的身段放得極低,完全沒有大導演的架子。孟廣美感嘆:人成功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4、兩次婚姻。馮小剛結婚比較早,早在馮小剛從部隊轉業工作後,馮小剛就已經戀愛和結婚成家。女友的父母對從事文藝工作的馮小剛有些偏見,但是在女兒堅定的婚嫁態度基礎上,最終同意了這門婚事。新婚後女兒馮思羽出生,馮小剛夫妻的感情非常好,而馮小剛在事業發展上也很迅速。但是這段婚姻他並沒有好好珍惜,馮小剛涉足影視行業愈深,兩個人的共同語言越少,1991年拍攝電影《大撒把》時結識了徐帆,但那個時候徐帆是王志文女友,馮小剛雖然獻殷勤,但是不敢造次。彼時的王志文心高氣傲,一次吵架把同居的徐帆趕了出去,馮小剛抓住機會關懷備至,攻陷了徐帆的心理防線,並且主動坦承了自己妻子女兒的事情。直到1999年馮小剛與前妻協議離婚,並於9月19日舉行婚禮。不過離婚後他對家人仍然很關懷,總算是比父親強一些。馮小剛在婚姻方面絕對是百分百過錯方,因此在綜藝節目中也自責過“自己不是東西,跟前妻離婚是自己喜新厭舊!”面對馮小剛對前妻和女兒的深切關懷,徐帆的態度是完全贊成,而且徐帆也一直很尊重馮小剛前妻,同時與馮小剛前妻的女兒相處得很好。不管怎麼說,這是馮一輩子最大的汙點了。



5、事業巔峰。如果把馮小剛的電影事業分成兩個階段,簡要地可以分為青春時期,後青春時期。青春時期合作對象主要是鄭曉龍、王朔、葛優,代表作《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大腕》,後來王朔出走美國,好夢公司也因連續幾部劇禁播走向倒閉。馮小剛也在開拓自己的“朋友圈”,後青春時期重要人物就是劉震雲。劉震雲也是通過王朔認識的,當時王朔說:劉震雲是文壇能對我構成威脅的一位。通過王朔引薦,馮小剛結識了劉震雲,把後者作品改編拍攝成電視劇《一地雞毛》。後來馮小剛從1993年就惦記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到2000年才被劉震雲同意拍電影,但電影《一九四二》在立項階段又被擋了三回,歷盡曲折後,項目被拖到了2011年。當時拍完《非誠勿擾2》的馮小剛輕鬆為華誼賺了近5億的票房,王朔也跑來給《1942》打氣:“萬一票房不好,我下面再給你寫一個喜劇,來背這個片子的債。“被激起鬥志的馮小剛再次找到劉震雲,這次終於開拍了,結果票房口碑雙雙失利,只能很不痛快地接了《私人訂製》,為了彌補華誼兄弟的損失。哀莫大於心死的他,在悲觀情緒下拍了《我不是潘金蓮》,劇本仍然出自劉震雲,口碑票房終於起來了。終於在年近60的時候,他激動地發現《芳華》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下拍出來了。芳華的那個年代,變革、浪漫、命運是主旋律,時代滾滾中,耳順之年的他顯然不信天命,拍出了他心中的黃金時代、浪漫時代,觸發了全社會中年人的酸楚回憶,也讓初經滄桑的年輕人感同身受。



寫到最後,發現很難簡單地用“電影大師”“娛樂圈老炮”“作品極好人品極差”“人前人後兩張皮”來形容這個複雜的人。我覺得他首先是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家族的文化基因、童年的苦難、母親的教誨,讓他有一種向上生長的韌勁,青年時期他不停地在文藝方面學習鑽研,不是最有天分的那個,但一定是最勤奮的那個。他確實接著牛人的梯子爬坡,但不管別人怎麼嘲笑他,他依然不管人言、一往如前,身上有“老炮”的剛勁。

然後,他是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雖然也有爛片,但是整體影感和藝術性是呈螺旋上升發展趨勢,他到了60歲還在追求專業進步,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然而,他在道德上不是完美無瑕的,婚內出軌、跪舔資方,有時還恃功傲物忽略圈內人的感受,這些都是業內的談資,也是他身上洗不掉的汙跡。在娛樂圈混跡幾十年,應該很少有人在漫漫長途中沒有犯過錯吧?英雄遲暮,但願作品長青。


有翅膀的泥鰍


簡言之,他是常因嘴炮得罪人的人精,其貌不揚抱得美人歸的才子,如今屈指可數的扛鼎華語電影的大咖。

很難想象大鋼炮馮導竟然在單親家庭長大,看他的電影總感覺有股硬氣在,兒女情長之類的細膩情感他並不是很擅長,但他又確確實實在母親和姐姐的陪伴下度過童年和少年時期。

在馮小剛生長的年代,文化產業才剛起步,還非常不發達,他像許多前輩那樣,高中畢業後就去了某個文化單位,成為一名部隊文職人員。文化產業才剛起步,還非常不發達,他像許多前輩那樣,高中畢業後就去了北京區的文化單位,成為一名部隊文職人員。

轉業後,馮小剛順理成章地進入工會從事文化宣傳。看起來馮小剛在成名前經歷了一段枯燥時光甚至是磨難,但別忘了,藝術創造唯有經歷磨難和痛苦方可體會到生命的力量,這些經歷日後皆成為馮小剛精神的養分以及電影靈感的源泉。

1984年馮小剛以美工師的身份一頭扎進電影圈,宿命般不復回頭。眾所周知,張藝謀最早是攝影師,侯孝賢場記出身,馮小剛也不例外地擁有導演外的另一重身份—美術師,這種多元視角的加持讓馮小剛的電影擺脫單調,賦予解讀無數的可能。

電影不僅讓馮小剛找到通往夢想的軌道,也讓他結識了一生所愛:演員徐帆。據說當時拍攝電影《大撒把》的時候,馮小剛對女主角徐帆並不是特別滿意,耿直的他在跟導演提意見的時候,好死不死還被徐帆聽到了,場面一度陷入尷尬。


婚後馮小剛長年忙於工作,夫妻倆感情變淡也屬正常,張娣屬於那種傳統賢惠的女人,跟馮小剛這類混跡藝術影視圈的人有多少共同話題可聊,或許要打個問號,畢竟婚姻不同於蜜戀時期,如果沒有很強大的合心力作粘合劑,無論如何是很難長久走下去的。

徐帆在這個時候出現,就像一根導火索,把馮小剛兩夫妻的問題無限放大。徐帆年輕漂亮,男人無不是喜新厭舊的,隨著馮小剛在電影界站穩腳跟,混出了一番名堂,他在婚姻愛情方面也擁有了更大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坦白講馮小剛有著很深的男權思維(大男子主義),大寫的直男癌一個,在兩性關係中他一定是更強勢更自由的那方。種種因素都使這段婚姻不可避免走向衰敗。


傳聞當時張娣是知曉馮小剛和徐帆的婚外情的,但她只求平穩度過婚姻危機,不打不鬧硬是不願離婚,強扭的瓜不甜,愛情終究是勉強不得的,1999年馮小剛前腳剛和張娣離婚,後腳就把徐帆娶進了家門。

在馮小剛事業剛起步時,他遇見了一輩子最愛的女人;在事業巔峰期,他決定跟這個女人共度一生。如今十多年過去,陪在老年馮小剛身邊的依舊是徐帆,愛情這東西就像他拍的那些喜劇電影,荒謬又好笑,這段不被看好的、甚至被嘲諷為“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愛情竟然捱過時光無情的流逝,比那些光鮮亮麗、門當戶對的婚姻還持久。

頗令人欣慰的是,馮小剛女兒馮思羽和後媽徐帆相處融洽,並沒有受到情感變動的負面影響;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感情勝利者的徐帆和失敗者張娣也能和平相處,抽離敵對姿態。能做到如此境界,馮小剛的智慧功不可沒。


說完愛人,再來說說馮導電影生涯的貴人。葉京曾說:“馮小剛最大的聰明,就是善於借鑑和利用比他還要聰明的人…馮小剛的智慧不是來自於讀書,他的第一時間用於社交,第二才是改劇本,他家就是一個小社交圈,流水進出各種人,他離不開人群。”

葉京跟馮小剛是有過節,但想想他的話也不全是無稽之談。電影界的天才這麼多,能走紅的,一靠實力,二就要靠人脈了,人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你得好好經營,即要會做人。

之所以能取得王朔如此的信任,坊間傳聞馮小剛像把妹一樣瘋狂討好王朔,人都喜歡聽好話,一來二去也就建立起親密無間的創作關係,關於此,一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能看出許多端倪。

時間到了1997年,兩人因為《甲方乙方》鬧掰,這部電影也開啟了中國賀歲片的傳統。同樣改編自王朔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的《甲方乙方》,結果片尾滾動字幕出來卻沒有王朔的名字,這擱誰都會生氣:好端端自己寫的東西,讓人改了就成了人家的東西了?據說當時馮小剛很不合時宜地派人給王朔送去5萬元稿費,藝術家都是有骨氣的,當場就被王朔轟出來。


跟馮小剛共事過的人都說他做事目的性太強了,如果你有利用價值,他就會軟硬兼施,不達成目的不罷休。或許馮小剛只適合做生意夥伴而不適合做朋友。在《我把青春獻給你》一書中,馮小剛寫過一個故事:為了讓片子過審,他這樣拍人家的馬屁:“您是誰啊,您是站天安門城樓上,看看北京城這邊說這邊燈太多有點晃眼,這邊的燈就都要立刻給滅了。”

不管怎麼說,馮小剛能取得今天這樣的地位,一定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合力作用,缺一不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馮導有自己的處事風格,自己的脾氣,自己的三觀,也有自己的侷限性。

回顧馮小剛的一生,已經足夠精彩,想擁有的都擁有了,如今《芳華》熱映,我想馮導是否也會記憶恍惚地想起在文工團的歲月,那時正青春的他能預料到後來發生的一切嗎?


伍脊六獸


馮小剛是誰?凡是走進過電影院看過電影的人,大多知道他就是那個拍攝過《甲方乙方》《沒完沒了》《大腕》等片的導演。

馮氏電影裡的小人物很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深受大眾所喜愛。比如,《甲方乙方》中為了實現別人的理想而辛苦地奉獻自己的姚遠和北雁;《不見不散》裡為生存辛苦工作的劉元和李清;《大腕》中為良知抵抗金錢誘惑的尤優;《一聲嘆息》為了責任與愛情在兩個女人之間徘徊的梁亞洲……可以說,馮小剛的電影創作深受“港式賀歲片”的影響。其獨特的北京腔調是馮小剛電影幽默喜劇區別於其它喜劇片最鮮明的特徵之一。

近年來,馮小剛拍攝了《唐山大地震》《芳華》《我不是潘金蓮》等,這幾部片子都獲得不錯的票房,也樹立起了馮氏電影品牌形象。我們明白,馮小剛 非常想贏得觀眾。只有得到觀眾就意味著得到了票房。因此,馮小剛的很多電影感覺是倉促上馬的作品。

當然,中國電影如果缺少了馮小剛,就像春節缺少了晚會一樣,年年看,年年罵,看完罵,罵完了再看。


書房記


由於《手機2》開拍的新聞,直接引爆了崔永元的怒火,他在微博上合同爆料,以及採訪中猛轟馮小剛,劉震雲。將二人都置於風口浪尖之中,同時還將整個電影行業置於輿論的重新審視之中,“劣幣驅良幣”為什麼一直存在?而且有變本加厲之勢。一直到今天,馮小剛,劉震雲都沒有公開回應崔永元的指摘,對於馮小剛來說,可能是其導演生涯面對的最大挑戰。

崔永元所說的事情,大家基本也清楚,包括劉震雲那一條短信,基本就是劉震雲的處世之道。而馮小剛的口碑,一直是在一種擰巴的狀態,崔永元所說的馮小剛的人品問題,也只有當事人更有發言權。

說馮小剛擰巴,是因為一方面馮小剛在公開場合發言,直指中國電影圈的亂象,但另一方面他在發言中往往有一股從上而下的姿態,自己儼然一副正義的化身。還有早年他的一些朋友對他的評價,都可以看出他的擰巴狀態。

但說到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包括《手機》《甲方乙方》《一九四二》《芳華》等,確實還是目前中國電影市場好的作品,他在《老炮兒》中飾演的“六爺”確實是這些年比較經典的一個角色。


老李有刀


評價一下馮小剛那可有的說了。這不前幾天嗎,《芳華》大功告成之日,突發奇想把十五年前買的《手機》換成《私人定製》的《手機2》,沒想到《朋友圈》彷彿鬧了場《唐山大地震》,本以為《天下無賊》,換個手機就是《一地雞毛》的事,誰知惹上了《關中刀客》崔永元,這點《破事兒》都吹《集結號》了,《一聲嘆息》也沒用,《夜宴》更沒用,你以為你是《大腕》,誰叫你《甲方乙方》都有見不得人的事?有種響一《老炮兒》,趕緊把門上《非誠勿擾》的牌子摘了,那個天天喊《我不是潘金蓮》的在稅務局等著和你《不見不散》,《陽光燦爛的日子》結束了,《沒完沒了》的日子開始了,《便衣警察》也救不了你,進去後就《實話實說》吧!




家香水餃


大家要知道,馮小剛這次真真的目的是想借崔永元的痛苦熱炒手機2,然後在資本市場圈錢!從而暴賺上百億,苦的是廣大股民!馮小剛已經是有很多錢了,為了賺更多的錢,置人的良心於不顧!做盡缺德事,和華誼兄弟一起想撈一筆大的,害死天下股民,結果這次炒糊了,謝謝小崔


財經14


馮小剛總是給人一種犀利嚴肅的感覺,但恰恰體現出他對於藝術上的認真,《芳華》的兩位主演苗苗,鍾楚曦在《星月對話》中就談到她們眼中的導演。

主持人:你們最初見到他,跟真正開始拍戲的時候這個感覺差別大嗎?

楚曦:那太大了。

苗苗:我會覺得是特別尊敬的一個人,但是特別親切,然後就是,就像我之前說導演笑起來特別可愛,所以就讓人覺得特別的有親和力,就不覺得是那麼嚴肅的一個人,而且挺幽默。

主持人:楚曦呢?

楚曦:導演特別貧,特別愛說笑,特別愛

主持人:因為本身他就非常幽默。

楚曦:北京人嘛,特別愛說,然後口才特別好,逮著個事兒,他能說好多好多。第一印象,其實之前就是在電視裡面見過他,什麼小鋼炮,挺嚇人的。就覺得不太敢接觸,那氣場,聲音又低沉,然後後來接觸久了,就發現導演是個小孩,很感性,導演淚點特別低,他特別愛哭。

主持人:那就是你們在拍戲的過程中,可能經常會觸動他的淚點是吧?

楚曦:對,反正我們已經不止一次看過導演哭。對,我覺得他真的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那種。

主持人:真的熟悉之後,你們會主動敢跟他開玩笑嗎?

楚曦:會啊。

苗苗:我沒敢。

主持人:她還是乖孩子,乖學生的感覺。

苗苗:關鍵是我本來也不是一個特別平時老愛開玩笑。

主持人:所以你每次見導演還是必恭必敬的這種是吧?

苗苗:對,就感覺是特別尊敬。

楚曦:小乖乖。

主持人:然後楚曦是那種,可以跟導演開玩笑的,我跟郝淑雯,我跟李曉峰我們倆應該是,就是最敢跟導演開玩笑的。

主持人:對。但是在之後拍戲的過程中,比如說你們沒有達到要求,演某場戲的時候,導演也有發脾氣兇的時候嗎?

苗苗:沒對我們兇過,但是有達不到要求,導演一遍遍讓我們來的時候,但從來沒有對演員發過脾氣。


星月對話


馮小剛算是性情中人,敢說,任性,坊間人稱「小鋼炮」。

性情中人有個壞處,情緒特不穩定。搞起創作來,要麼喊著為人民服務俗到底,要麼憋著勁兒放飛自我任性到底。

《私人訂製》裡,他狠狠開涮藝術家,有個大導演,一腔俗血鬧得心慌,想跟俗一刀兩斷。火力很猛,你們甭管姓俗還是姓雅,咱都別裝了。

到《我不是潘金蓮》,卻結結實實地裝了一回。門面裝的又是圓形畫幅,又是畫幅變換,就差直接把“電影藝術”四個字給裱上去了。

以前,嘴上瞧不起藝術影展,碰到時,身體倒愉快地接受了。

前十年順流而下,後十年逆流而上,這是馮小剛對自己的總結詞。

最新作品《芳華》,按小剛老師的說法,自是逆流而上的產物。在進入影院的過程中,還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波瀾,確有逆流的任性成分。結果,票房大爆,誕生了他的第一部10億+,實現了順流而下的效果。

《芳華》的催淚能力,威力之猛,堪比一流煽情韓片。最主要原因,就是馮小剛大量動用了他自身的生命經驗,他對許多角色投注了不少切身情感。巨大的情感能量,從他的性情,流入電影,進而釋放了出來。

不過,他的不穩定情緒,他的矛盾重重,並未消失。

對文工團,對集體主義,對青春往事,他無比懷念,又有點批判;他想現實,想真實,又忍不住美化記憶;前面講人涼薄,後面又補上仗義一筆。

他深情款款地回望,又聲淚俱下地控訴。

簡言之,他啥都想要。

愛哭的人,本質上都像小孩,總是哭著要自己想要的玩意兒。

葉京在《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生動描繪的那個馮褲子,就有不少馮小剛的影子。

他一定還會拍出好片,還會繼續罵人,繼續被人罵,繼續享受鬥嘴的快感。因為,他是馮小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