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1922年建國,又經歷了損失慘重的世界大戰,爲何這麼就快擁有抗衡美國的實力?

非夢王子


許多人總把蘇聯和美國的成功歸結於國土龐大資源豐富,這並沒有說到問題的本質,只不過是尋找客觀理由!世界上國土和資源都不多但一樣強大的國家有很多,比如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等!世界上也有很多國土大資源多但卻很貧窮落後的,比如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印度等等,非洲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一個國家是否強大,有一部分是國土和資源因素,但絕對不是主要的,只是起到輔助作用,更重要的是其他因素!

總結蘇聯和美國的崛起,他倆有一個相似地方,那就是都是通過二戰,二戰後一躍成為世界霸主!

所以,戰爭才是蘇聯和美國崛起的根本原因!

蘇聯在二戰前還是很貧窮落後的國家,不管在基礎工業還是科學技術方面都落後於西歐國家!由於工業基礎上的落後,蘇聯甚至經歷過靠賤賣農產品和資源來換取寶貴的外匯,來購買急缺的設備和機床,來實現自己的工業化!也正是不得不依靠賤賣農產品,也間接導致了烏克蘭大饑荒!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因為當時蘇聯唯一可以用來換錢的也只有農產品和資源,別的東西也沒人要,人家看不上眼!

就像蘇德友好條約簽署後,蘇聯靠像德國供應農產品和資源來換取德國的先進機床,哪怕巴巴羅薩行動德國入侵蘇聯當天凌晨,準備進攻的德軍士兵還驚訝的看到最後一列裝載農產品糧食的蘇聯火車駛過邊境線運往德國!

也正是經歷了那段艱苦時期,蘇聯靠勒緊褲腰帶出口賤賣的農產品和資源,換回了寶貴的機床設備,才有了戰爭期間的工業基礎家底,才保證了戰爭裡的物質基礎,生產了很多的飛機坦克大炮!

要知道沙皇俄國時期可是歐洲最落後最貧窮的農奴制國家,留給蘇聯脆弱的工業基礎根本就不足以應對戰爭的巨大需求,這也是一戰中俄軍輸的很慘,德軍在西線和英法打的血流成河也寸步難行,可唯一讓德國人心裡安慰的就是東線,打的俄軍潰不成軍攻入了烏克蘭,前線的慘敗導致後方爆發了十月革命,列寧為了鞏固新生的政權,不得不忍辱負重割讓領土來換取德國停止進攻蘇聯,一戰德國戰敗後,蘇聯收回了割讓給德國的領土!

就算經歷了優先發展重工業,到了蘇德戰爭爆發,蘇聯整體工業基礎和科學技術仍然落後德國很多,但戰爭有時候是個好東西,是個催化劑,讓很多在和平時期無法實現的事在戰爭裡變的輕而易舉!

由於戰爭的爆發,愛國主義和保家衛國壓倒一切,人民為了家園不惜一切代價和甘願做出任何犧牲,蘇聯的工業和科學技術發展得到快速發展,一切為了前線的口號,人民任勞任怨不求任何報酬都能拼命努力的工作,只要有口摻雜木屑的黑麵包果脯別餓死了還有力氣幹活就行!給國家提供了充足的財力支撐!

第二,西方的援助,為了應對德國的入侵,蘇聯和西方有了共同的敵人,結成了同盟軍,美國通過租借法案給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包括機器設備,飛機坦克車輛,糧食和各種資源,英國也提供了不少支援,在西方眼裡,蘇聯絕對不能垮,蘇聯垮了,德國將強大的無法被擊敗地步,那麼西方也就完了!

西方的鼎力援助讓蘇聯的實力也開始快速提升!

第三,戰爭裡大量繳獲德軍裝備和技術人員,讓蘇聯也不斷的學習和掌握德國的一些技術,另外戰爭中後期,蘇聯開始反攻,攻入德國本土,繳獲了大量德國工廠設備和技術工人和工程師,德國戰敗,德國的家底幾乎被美蘇劃分光,設計圖紙,工廠機器設備,技術人員,科學家,工程師等等凡是有價值的都被運回國,這一下子讓蘇聯工業和科學技術得到了大的飛躍,德國薈萃了西歐上百年工業革命後技術成果,可一下子就被蘇聯一鍋端全都擄回國了,相當於蘇聯節省了百年發展過程一下子就趕上西歐,不光德國,當時半個歐洲都處於蘇聯勢力範圍,有數十個歐洲國家被加入蘇聯的華約組織,這些歐洲國家掌握的技術也自然都歸蘇聯掌握!

第四,戰爭中,蘇聯俘虜了數百萬德國戰俘,這些戰俘都被作為廉價免費勞動力再蘇聯各處做苦工贖罪,也給蘇聯帶來了不少的好處!就像斯大林格勒被俘虜的九萬德軍,在戰爭結束後數十年逐漸釋放回國,只有五千人活著回到德國,剩下的都死在了蘇聯戰俘營裡!

第五,蘇聯組建的華約組織,半個歐洲數十個歐洲國家,蘇聯能夠利用半個歐洲的人力物力和智力為自己服務,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強處和優勢,而這一切都被蘇聯所用,這也是為何蘇聯解體後繼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卻再也無法復原蘇聯時期的輝煌,就在於俄羅斯只能靠自己,再也無法集中半個歐洲的力量,有才能得科學家,工程師等缺乏,讓俄羅斯科技和軍備還只停留在蘇聯時期水平,不僅是財力不足,任何國家都有有才能的人才,也都有不足的地方,美國之所以世界科技中心也是吸納全球的人才到美國去,光靠他本國的根本就維持不了科技領先地位,美國人也不各個都是人才,愛因斯坦還是德國人呢!而俄羅斯再也無法獲得外部人才供應了,只能依靠本國!

所以,蘇聯是依靠戰爭發家的,戰爭是催化劑,讓蘇聯少走了百年的路,二戰前還是很落後,短短六年世界大戰,二戰後就一躍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各方面都能和整個西方抗衡,戰爭是強大的捷徑!二戰前,蘇軍實力可以通過蘇芬戰爭就能看出來,蘇軍陣亡百萬士兵竟然打不過只有四萬國防軍的小國芬蘭,用蘇聯元帥的話說,我們獲得的土地正好夠埋葬陣亡的士兵!但短短几年後的二戰,蘇軍就強大到攻克了半個歐洲!短短的六年世界大戰讓蘇聯得到了質的飛躍,從一個人們印象裡貧窮落後野蠻一下子轉變為世界霸主超級大國!

沒有二戰,蘇聯還將有很長的路要走,甚至一直在追趕,可有了二戰,幾年時間就領先了!

很多東西在和平時期是根本無法獲得的,比如薈萃了歐洲科技工業最高水平的德國,他是不可能把自己核心技術提供給蘇聯的,給蘇聯也都是自己淘汰的東西,但戰爭讓蘇聯一下子就掌握了德國一切核心技術,把整個德國都給一窩端了,德國在蘇聯面前如同沒穿任何衣服的少女,已經沒什麼秘密可言了!不光德國,凡是蘇軍所經之處任何歐洲國家,凡是對蘇聯有價值的東西也無法保留一覽無遺!

可以說,沒有二戰,也就不會有蘇聯和美國的崛起,二戰改變了整個世界!

戰爭是一個國家崛起強大的捷徑,縱觀全世界曾崛起的帝國,無一例外都是靠戰爭發家的,不管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德意志帝國,還是以後的蘇聯帝國和美帝國,哪個不是靠戰爭發家的?但如今美國仍然全球對外用兵,因為美國深知這個道理,如果自己軍事上衰落也就意味著整個國家的衰落!美國將喪失全球控制權,光靠美國自己力量是根本不足以長期支撐霸主地位的,他是在利用全球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來讓自己強大!

就像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說過的,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貨幣,誰就控制了全世界,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全人類!

所以美國控制了全球石油交易,為何美國要出兵中東?他自身本來就是全球最大的頁岩油產國又控制世界最大石油產地中東,美國控制了全球貨幣,美元是世界流通貨幣!美國控制了全球糧食貿易,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出口國,國際四大糧商都是美國的!

這些才是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但如今都無法撼動的根源!整個世界都不得不拜服在美國腳下,否則就面臨沒有石油沒有國際貿易沒有糧食的境地,各個都是要命的!

蘇聯不是靠自己一己之力來稱霸的,他是靠半個歐洲的力量,就像如今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衣缽,但只靠他自己一己之力,如今處境非常尷尬,遠遠都達不到蘇聯水平!

戰爭是通往成功的捷徑,見效快,立竿見影,短短几年時間就夠了!只不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戰爭自然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蘇聯雖然成功,但也是以二戰三千多萬人死亡為代價的,真是一將成名萬骨枯,帝國崛起之路也靠累累屍骨堆積而來!最終蘇聯贏了,那麼付出的一切代價就是值得的,有價值的,血沒有白流!

世界任何國家崛起之路走的不同,但目標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崛起!有的付出的代價太大太慘痛!


齊天小聖143432292


蘇聯的前身是俄國,沙皇統治下的封建制度。十九世紀沙皇對國內進行了農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使得平民百姓有了安身之地,資本主義萌芽也開始慢慢出現。二十世紀初,沙俄已經成為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列強之一。通過對外戰爭掠奪迅速積累了一些財富。但由於封建制度的存在,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煤炭產量、鋼鐵產量、鐵路里程等都遠遠低於英法等西歐列國。一戰時,沙皇的腐朽,戰場上的節節失利,爆發了國內戰爭。最終沙皇政權被推翻,資本主義臨時政府成立,十月革命後,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隨後又取得政權,建立了工人執政的社會主義制度。



在蘇維埃俄國國建立之初,列寧面對各地非俄羅斯民族的分離主義運動,列寧主張由各地成立蘇維埃共和國並平等合併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一舉措團結了各個地區,使得國家完整統一。在列寧對少數民族的讓步下,蘇俄最終成功在內戰中獲勝戰勝了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插手支持的反政府武裝,鞏固了政權,並與其他共和國成立蘇聯。

在當時一內憂外患下,列寧實行了餘糧收集制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戰爭結束後,在人民的抗議和鬥爭下,列寧開始實施向社會主義過度的新經濟政策。 從糧食稅,中小企業的發展 ,商品貨幣流通方面入手,一時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斯大林執政後,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對蘇聯是敵視的。外交上蘇聯不被承認,經濟上蘇聯遭遇歐洲國家的封鎖。在這種嚴峻形勢以及當時成熟的工業化社會條件下,斯大林實行了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優先發展重工業,漠視甚至壓制輕工業與農業的發展,制定了兩次五年計劃,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隨後,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與軍事實力大大提升,使蘇聯成為了工業產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大國。而此時,歐美各國正面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蘇聯一時成為各資本主義國家民眾崇拜的地方。

二戰中,蘇聯參與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成為同盟國一員,蘇聯並最終取得勝利。二戰結束後,蘇聯擴充勢力,收並了包括德國東部在內的東歐地區,給予西歐地區很大的軍事壓力。另外,蘇聯亦通過在德國佔領區拆除設備、掠走人才等方式增強了國力。此後,歐美各國更加對蘇聯敵視,蘇聯與美英開始了冷戰。

政治上,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與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主義陣營對峙。經濟上,蘇聯為破除西方的經濟封鎖封鎖成立了經互會,而美國開始了馬歇爾計劃,軍事上,蘇美同時擁有核武器,蘇聯成為了與美國相對抗的超級大國,美蘇兩極對峙格局正式形成。

勃列日涅夫時期,由於蘇聯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在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中開始處於上風,蘇聯在全世界擴張勢力範圍,與美國激烈競爭。在經濟上,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美國的約70%,美國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但是由於過於重視重工業,使得農業、輕工業發展緩慢,計劃經濟體制長期的僵化,各位領導人的錯誤領導,蘇聯最終解體。

劉于于1


首先,作為被蘇聯打倒的俄羅斯,是頗具實力的,在漫長的歐洲的中世紀,歐羅斯出現過兩個吊炸天的人物,一個是彼得大帝,在彼得大帝之前,俄羅斯也就是一個落後的農奴制國家,但彼得敏銳的感覺到歐洲的變化,加緊學習西方,讓俄羅斯及時的趕上了西歐的腳步,使俄羅斯進入了近代化,發展工業,發展工商業,建立近代軍事制度,俄羅斯也許落後西歐,但是是一個水平的,後來又出了一個大牛,葉卡特琳娜二世,正趕上歐洲的啟蒙運動,她積極的接受這些思想,並在俄羅斯付諸實施,創辦現代大學,培養了一批具有獨立思想的大知識分子,對內集權,對外瘋狂擴張,奠定了現在俄羅斯的版圖,並且使俄羅斯的綜合國力處於歐洲的頂端。

俄羅斯致命的缺點是他的農奴制,即使有牛人把俄羅斯推向頂端,隨著這些牛人的離世,俄羅斯又會走向衰落,因為俄羅斯的大部分人是沒有人身自由的農奴,不可能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充裕的勞動力。俄羅斯的農奴制阻礙了他的發展,這已經成為共識。

一戰,俄羅斯爆發起義,這是一個資產階級革命,跟中國一樣,俄羅斯的資產階級過於弱小,無產階級取得政權,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因為他徹底砸碎了俄羅斯的農奴制度。

列寧的開明

在列寧平定了初期的動盪之後,著手發展國內經濟,列寧實行的經濟類似我們的改革開放,他通過一個猶太商人,與西方建立聯繫,引進外資,引進市場經濟,發展國際貿易,創辦工廠。列寧的政策對於,穩定發展經濟,改善與外國的關係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他給蘇聯一個良好的開端。

鐵血斯大林

1924年強硬的斯大林上臺,他與列寧的想法很不一樣,他認為建設蘇聯必須依靠蘇聯自身的力量。

1、目標:工業化,中國的遭遇深深的刺痛了斯大林,他認為不發展工業,蘇聯就是下一個中國。

2、錢從哪來:列寧傾向緩和矛盾,斯大林不是,建立高度集權,鐵腕統治,利用剪刀差,把農業的利潤集中用來發展工業業,在工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農業始終沒有超過沙皇時期。

3、斯大林的重大歷史機遇:1929年前後爆發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為斯大林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大批的歐美工廠倒閉,破產,大批的高管,高工失業,餓肚子,而這時蘇聯有錢,有市場,有工作崗位,大批的歐美技術人員與技術來到蘇聯,有6800個歐美的各種技術人才,幫助建成了三分之二的各類大型企業。

4、二戰對於蘇聯的影響,蘇聯西部的工業區是被德國佔了,但是並沒有破壞,反而鍛鍊未佔領區域的生產能力,由於同仇敵愾,美國英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源源不對的運進蘇聯,對於提高蘇聯的軍事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二戰後到鐵幕前,蘇聯跟世界的關係普遍很好,是這個世界的老大之一。最要命的是他搶了很多的德國的科學家與技術設備,這些極大的提高了蘇聯的實力

5、牛叉的斯大林,在斯大林上臺之前,俄羅斯的農民用木梨耕地,在斯大林死後,俄羅斯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雄踞世界民族食物鏈的頂端了


百悅軒


因為在20世紀初,工業化水平越高的國家越強大,工業門類越全,社會越進步,國家越先進,而蘇聯的制度是非常適合發展工業化的,本身蘇聯的制度就具有規範化、嚴肅化、紀律性和動員力,而這些特點在當時還不是很多國家都具備的,當時的德國等國雖然工業化水平也很高,但是制度上還是近代化,並沒有完全進入現代制度。

二戰剛結束的時候,蘇聯還只能建造輕型巡洋艦和數千噸的導彈艦,僅僅20年之後,4萬噸的蘇聯載機巡洋艦就已經出現了,這就是工業化發展快帶來的。


蘇聯的工業經歷了兩個五年計劃就發展壯大了,這個是難以想象的,可見當時全蘇的工業化建設有多麼熱鬧,蘇聯也用兩個五年計劃,證明了蘇聯制度的高效和規範,組織架構的科學和完善,這些是那些國家難以比擬的。我們不能把冷戰時期蘇聯的失敗和20世紀初蘇聯的崛起時代放在一起說,畢竟制度的設計和方向都是不一樣的,客觀環境也有區別。

二戰時的蘇聯T35重型坦克,當時能製造這麼大的車輛的,沒有多少。


我們舉個例子,蘇聯陸軍在1935年才開始組建第一個摩托化和機械化部隊,是從團一級才逐步開始組建的,但是到了1942年大戰爆發前夕,蘇聯已經組建了大量的機械化集團軍和坦克集團軍,僅僅7年時間,蘇聯陸軍的坦克數量就從幾百輛發展到了上萬輛,蘇聯的坦克集團軍,在大戰爆發的時候,後勤只能依靠一個集團軍2000輛汽車來保障,但是打到後期,就已經在每個集團軍配置4500輛開車進行後勤保障了,即便是現在來看,也很少有國家能夠年產如此多的汽車和坦克。整個二戰時期,蘇聯光是T34這種坦克就造了2萬多輛。

T34坦克成為一代經典,體現了蘇聯工業科技的水平。


所以,工業化水平高和發展快,是蘇聯力量很快接近美國的原因,不過這也為蘇聯日後的發展不平衡,產業失衡,重視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發展緩慢埋下了隱患,所以發展一定要協調、全面、可持續,這都是經驗,也是教訓呀。


海事先鋒


有幾方面原因的

第一:資源多,蘇聯的領土面積如此的大,西伯利亞,和東北亞廣闊的領土,資源極其豐富。資源豐富的好處,可以參考一下,現在的中東石油土豪國。也正是因為資源豐富,所以不差錢,在美國越戰結束後,蘇聯對美國取得了戰略優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石油價格上漲,蘇聯有錢了。好了,資源豐富帶來的有錢是第一個原因。

那麼有人會問了,沙俄也有這麼多資源,為什麼不強大呢?那就涉及到第二個原因了。

第二:制度的優勢。不得不承認,我們社會主義制度在社會建立的初期,是非常有優勢的。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想做什麼,只要規劃好了,很快就會實施。所以,效率很高。

第三:方向。有了基礎,也要有方法論的。就是要看你做什麼。我一直懷疑蘇聯是參考了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的,羅斯福大搞基建建設,幫助美國經濟快速復甦,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當然了,這只是我胡扯的。不過蘇聯的振興產業的思路和美國走出經濟危機的是差不多的套路:大搞基建,興修鐵路公路,五年計劃。政府有錢,有人,方法對,很快的幫助蘇聯完成了從農牧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型,完成了重工業的佈局。所以,可以在後來的冷戰中和美國勢均力敵。

補充:忘了還有一點,就是大家對戰爭的誤解。其實我們現在所享用的一些技術設備,最開始都是軍用目的的,技術成熟了以後,才會把一些不機密的投入民用。所以,每一次戰爭,都是技術的一大進步。其實很好理解這個,困難時期,大家肯定一心發展生產力,提高科技技術。而和平時期,會更多的把精力和時間用於享受。所以,每一次戰爭都會促進和產生一些黑科技。二戰時期德國的好多黑科技都是為了戰爭而出現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不過這麼做也是有缺點的。就是由於輕工業和文化等方面的落後,一旦出現國家政策失誤,很容易導致國民經濟的崩潰,最終國家走向滅亡。20世紀80年代的陷入阿富汗戰爭的沼澤中,使蘇聯整個國民經濟結構進入了畸形的形態,最終崩潰。蘇聯的軍費佔比一直在整個國家財政支出的很高比例,具體數字記不清了,嚴重影響了其他產業的發展。

所以我國才吸取教訓,優先發展經濟,在八十年代有一大批軍事項目下馬,其中就有我們一直覺得可惜的大型運輸機計劃。先苦後甜,如果我們終於嚐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新型武器層出不窮,國力蒸蒸日上。


木杉羽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其次是蘇聯,也算因禍得福,再次就是中國為代表的亞非拉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陸續獨立自主。

至於為什麼說蘇聯因禍得福,因為蘇聯與美國瓜分了德國的專家,甚至把德國佔領區內的戰略物資都掠奪一空,通過這種以戰養戰彌補一部分損失,後來更是靠著德國的技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奠定了之後與美國爭霸天下的基礎,而德國在身為兩次世界大戰發起者,軍工技術可謂當時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橫掃歐洲諸國,暴打蘇聯,遠轟英國,不是侷限於其國土資源有限,勝負都不好說,根據現有資料,德國當時已經快研究出原子彈了,一種重要原材料被盟國炸燬了才不了了之,還研究出了導彈,算是引導之後世界的熱武器發展史…

在經濟上蘇聯就是重工業的巨人,輕工業及其農業的侏儒,及其不平衡的經濟模式,但是其國土面積遼闊,屬於地廣人稀,資源極其豐富,靠著這些成為第二大經濟體,直到80年代末被日本取代,而在七十年代左右更是因為全世界對石油的需求,大賺一筆,而彼時,越戰的戰爭泥潭讓美國尷尬不已,經濟低迷,而蘇聯大發石油財,經濟上擁有抗衡美國的資本,80年代後才走的下坡路,最終解體。



在軍事上,蘇聯的重工業尤其國防方面的軍工業等一直是世界頂尖,擁有抗衡美國的資本。

在經濟上,蘇聯地廣人稀,擁有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更是在之後大發石油財,而美國之後越戰泥潭,經濟低迷,一進一退之間,也勉強抗衡了美國至解體前期。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


宋安之




戰爭是軍事工業最好的催化劑。蘇聯在建國後,掀起了大建設的高潮,衛國戰爭前,其工業基礎已經可以名列前茅了。在沙俄帝國時期,在小鬼子的偷襲下,打了一場日俄戰爭,沙俄軍隊居然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自此沙俄帝國也就在內憂外患之下走向土崩瓦解。



隨後蘇聯立國初期,就抵禦住了十六國干預蘇聯的戰爭,爆發出來前所未有的能量和韌勁,這也是社會主義被很多落後國家視為救國寶典,得到迅速發展壯大的原因。隨後不久,日本再次以偷襲的形式發動諾門坎戰役,結果被蘇聯打的遍地找牙,乖乖認慫,從此談蘇色變,這個時候的蘇聯雖然建國不久,但是已經跟腐朽的沙俄帝國不可同日而語。蘇聯已經在蘇共的有效凝聚下產生了社會裂變,工業建設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衛國戰爭初期,蘇軍確實被德國的閃電戰給震懾住了,但是通過戰爭初期的失敗,也深深刺痛了蘇共高層,認識到西方軍事工業的厲害,蘇聯開始將所有社會能力轉向軍事工業生產,戰機、大炮、坦克被源源不斷的送上前線,經此一役,蘇軍已經脫胎換骨,今非昔比,戰勝德國後,蘇聯已經具有挑戰美國,碾壓歐洲的戰爭能力。

這也是後來蘇聯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時,關東軍全然沒有還手之力的原因。因為關東軍和蘇軍在裝備上已經出現了代差,武士道精神雖然牛掰,但是在鋼鐵洪流跟前就是螳臂當車。在《亮劍》裡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實際上已經意識到蘇聯這種重裝集群對我國安全的威脅性,所以我國那個時候特別重視重工業尤其是軍事重工業的發展。




蘇聯在二戰後,迅速走入東西方全面對抗的軍事、意識形態對峙漩渦中,面臨隨時可能爆發的世界性全面戰爭,這種危機感促使蘇聯不斷的發展軍事技術和軍事製造能力,所以蘇聯擁有了跟美國相抗衡的軍事實力。


謝金澎


1917年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勝利後,蘇聯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當時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日益強盛的大環境下,蘇聯可謂成為了眾矢之的。由於意識形態的敵對,在政治上,歐美不承認蘇聯政府的合法性;在經濟上,蘇聯受到其他西歐國家的封鎖。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蘇聯憑藉著制度的優越性,依然負重前行。

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讓蘇維埃政權深刻意識到:在紛繁複雜的國家形勢中,唯有大力發展重工業,才有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資本。斯大林上臺後,實行計劃經濟,制定了兩個五年計劃,實行了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蘇聯的工業生產力和軍事實力。經過二十年的不懈努力,蘇聯已經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蘇聯憑藉自己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眾多兵力動員打贏了二戰中規模最大、傷亡最多、慘烈程度最高的蘇德戰爭。在這場人類浩劫中,西方國家包括英美都對蘇聯進行了大量援助,不論是經濟援助,還是軍事援助,都對蘇聯快速崛起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在戰爭裡,蘇軍大量繳獲德軍裝備和技術人員,讓蘇聯也不斷的學習和掌握德國的一些技術,從而引進了大量的德國科技人才,進一步的提高了蘇聯的軍事力量。

蘇聯作為二戰的戰勝國,得到了鉅額的戰爭實惠,二戰結束後,成為世界兩極,並開啟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冷戰序幕。蘇聯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國力達到了頂峰,由於蘇聯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使得蘇聯在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中處於優勢地位。

由此可見,戰爭是一個國家變得強大的捷徑,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昔日的英國就因為戰爭逐漸沒落。而對於蘇聯來說,在短短几年後的二戰,蘇軍就強大到攻克了半個歐洲!短短的六年世界大戰讓蘇聯得到了質的飛躍,從一個人們印象裡貧窮落後野蠻一下子轉變為世界霸主超級大國!


自覺者的孤獨


謝謝相邀。

蘇聯最高領袖斯大林圖

有以下幾點:

蘇聯最高領袖斯大林圖

1、二戰時美英支援了機誡設備和技術工人對蘇聯的工業幫助很大。二戰結束後,蘇聯已經基本完成西部重建。

2、蘇聯人在德國搶走了大量的機誡設備和人才,還抓走大量的戰俘充當勞動力。蘇聯還拆走中國東北的日本機誡設備,抓走80萬日本關東軍充當苦力,就連鐵軌也拆了。蘇聯還從德國獲得了戰爭賠款。

3、將東歐、古巴、蒙古、朝鮮納入自己勢力範圍,不僅拓寬了蘇聯產業鏈條,還擴大了原材料生產基地和市場銷售地。比如從古巴獲得廉價糖和橡膠等產品,從羅馬尼亞獲得價格比較低的石油。蘇聯人很聰明,把重工業和高科技都放在國內,讓東歐各國提供輕工業產品和農業產品,然後獲得高利潤。

因此,蘇聯人用很短的經濟和工業體系就能快速的和美國一較高下,這簡直是奇蹟。


鐵男春秋


二十世紀初的沙俄,雖位居資本主義列強之一,但煤炭產量、鋼鐵產量、鐵路里程等指標都遠遠低於面積比它小得多的英法諸國。蘇聯成立前的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相當緩慢。一戰充分暴露了俄國的虛弱,俄國一國之力在僅僅與德國東線軍隊的戰爭中便已處於下風,並最終因國內革命、政權更迭而退出戰爭。
在當時一戰剛剛結束的國際環境下,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對蘇聯是敵視的。外交上蘇聯不被承認,經濟上蘇聯遭遇歐洲國家的封鎖。
蘇聯行了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優先發展重工業,漠視甚至壓制輕工業與農業的發展;制定了兩次五年計劃,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大大提高了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與軍事實力,使蘇聯成為了工業產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大國。西方國家紛紛承認蘇聯並解除封鎖,這是蘇聯國力的第一次崛起。
二戰結束後,通過在德國佔領區拆除設備、掠走人才等方式增強了國力。蘇聯成為了與美國相對抗的超級大國,美蘇兩極對峙格局正式形成。這是蘇聯國力的第二次崛起。
蘇聯國力的頂峰,則在於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美國的約70%。蘇聯的霸權達到了頂峰,使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