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老家有一座荆王府,就是发动靖难之役夺得了皇帝位置朱棣,他死后传位明仁宗朱高炽,在蕲州荆宪王朱瞻堈,就是朱高炽的第六个儿子,因此,他在明朝皇室宗亲中,当是地位很高的藩王,其子女未世袭封为荆王的,均分封男为郡王、女为郡主,而这些郡王、郡主只是食地之禄,并无政事可做,但他们享有除理政外和荆宪王一样的优厚待遇,其府第配置侍从、医官一应俱全。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他的王府规格也是相当的高,历时几年建成的荆王府,金碧辉煌,规模宏大,占地达十三万平方米。王府的平面布局,坐北朝南,略呈长方形,东今至化肥厂饭堂,西至江边今钉丝厂,南到文明门即现在的南门高塆,北抵今蕲州财政分局。所用材料一律用特制的“王砖”砌筑,王城通高近二丈。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在六柱牌坊的前面,一块高近2米、宽0.8米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巨碑耸立,只可惜,此巨碑也和牌坊一样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推倒,用作了房基的材料,现在,六柱牌坊的坊基仍清晰可见。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不仅占地面积大,规模也恢弘,在王府门前辟有官道,现今的“官井街”亦为当时进出西门的官道之一。此条街道现今还留有“官井、官塘、鼓楼、魁星楼”遗迹。王府西南入口处,原有六柱五间和四柱三间汉白玉牌坊3座,呈品字型排列,该组牌坊结构奇特,设计建造伟岸俊秀,堪称“蕲州九十九座牌坊”之首。牌坊主柱上祥云盘龙,浮雕工艺精湛。坊上横额原有“屏藩帝室”四个大字,随着岁月的流逝,风雨的侵蚀,四个大字在垮塌之前已模糊不清。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进入王府,先要经过牌坊、拱桥,跨过“金门槛”,王府内原有前、中、后三座大殿,前殿与中殿相距较大,中殿与后殿相距较小,按当时的王府建筑规格,殿的四周设有走廊(即回廊),廊柱均采用四方八棱形石柱,殿四周均有完整的大石条砌成的阶梯,中殿的正前方还特设有“朝阶”,朝阶中央有雕刻盘龙的大石块,两侧才是朝阶的阶梯。三大殿的后面,是荆王府花园,分东花厅、西花厅。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王府两厢按明朝建造的“左庙右学”之制,故此,蕲州荆王府的两侧则有儒学、文庙、武庙、守备署、州衙、进膳厅以及三宫、沐浴、更衣、良医所等场所。由此推算,当时的蕲州荆王府房屋当在几百间。为了体现大明王府的气派,荆王府高墙之内,处处红墙碧瓦,画栋雕梁。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除了房屋的豪华之外,被圈养在王府里的宗室贵胄们,终日乞求无厌,过着奢华糜烂的生活,形成了明代社会上庞大的寄生阶层。他们一生衣食无忧,吃穿住行及婚丧之事均由国家包揽。“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明代制度,皇子封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十岁时,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每当有朱姓子孙出生,王府长史官等将出生子女造册两本,上报朝廷,一本送宗人府登记,一本送礼部收贮,以备日后查考。这样几十年下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寄生虫阶层。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荆王府出土文物

不仅是不干活,白吃白喝,还要犯上作乱,就说蕲州的荆王,就有一位最著名的叫王爷朱见潚,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豪奢生活,除了明的硬要,见潚还暗中侵吞,曾吞没大批官粮,倒买倒卖,府库里聚敛的钱财数以万计。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还经常纠集一些小流氓,成天吃喝玩乐。他们有时换上便服,骑着高头大马,在大街小巷横冲直闯,甚至私自渡过长江,到处寻花问柳,只要听说哪一家媳妇或者女儿有些姿色,就抢回荆王府。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在荆王府里,大摆宴席,荆王府里,金碧辉煌,华灯璀璨,伴着悠扬的乐声,一群群妙龄美女,翩翩起舞,个个娇艳、婀娜、妩媚,舞姿曼妙,歌喉婉转,让人如醉如痴,飘飘欲仙。山珍海味,琳琅满目;玉液琼浆,醇香四溢。来的宾客,开怀畅饮,大饱口福。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俗话说,上帝要他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这些王爷贵族们,大肆挥霍一空,民间怨声载道,终于在崇祯末,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摧枯拉朽,新生的大清皇朝,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谁也阻挡不了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腐朽的大明帝国,连同荆王府等枝枝叶叶,终究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探寻荆王府的奢靡生活,才知道明朝的灭亡原因,是被这些人吃垮的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正月,张献忠率部破蕲州城,将荆王府、郡王府、郡主府、镇国将军府等全部烧毁。至此,大明王朝在蕲州的就藩之地也随之消失。10代世袭的荆王爵位,风云散尽。如今,散落在荆王府地段的柱础,随处可见,最大的几块柱础直径均超过1米,朝阶中央雕刻有龙形图案的大石块残件仍散落在路旁。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破砖碎瓦和残碑断碣,让人们猜想昔日的辉煌。

站在这座没落的荆王府前,不由得感慨万端,凡事都讲究个度,如果占着祖宗的优势,一味得地贪得无厌,肆意妄为,就离灭亡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