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公司與傳統金融「造車三辨」

與部分私募公司追逐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口”,快進快出的投資方式不同,傳統金融機構對於投資造車“新勢力”持審慎態度。同為投資方,二者為何訴求不同?

在剛剛結束的2018全球汽車論壇上,傳統金融機構與私募公司就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問題發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私募公司與傳統金融“造車三辨”

“畫餅”與“風控”之辨

部分造車“新勢力”大談發展願景,而對風險管控不足的做法,讓傳統金融機構非常反感。

作為投資方的傳統金融機構,對於融資主體有一套嚴格的考察程序。首先,傳統金融機構的行事邏輯是,通過審查該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現在的經營表現,來推斷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其次,傳統金融機構要了解融資者的企業性質,以及該企業在整個產業鏈當中所處的位置,並且還要清楚地找到投資標的物。而以上述條件來衡量造車“新勢力”,部分企業可謂“一窮二白”,這讓傳統金融機構很是頭疼。

私募公司與傳統金融“造車三辨”

廈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總裁雕豎是傳統金融機構的一員,他指出:“一些企業不懂得如何與傳統金融機構打交道。在交流過程中,企業花了將近80%的時間談它的戰略是多麼宏大,它的技術是多麼先進,它未來的業績會是多少……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我們固然關心企業未來發展,但是我們更加關心的是企業如何控制風險,出了問題怎麼辦。所以,我們希望在交流過程中,企業應該有80%的時間跟我們談談這個事情。我們覺得如果能夠把風險管控聊清楚,那麼這個項目才具有實際操作的可行性。”

部分造車“新勢力”“畫餅”的本事不小,這或許能夠引起一些私募公司的興趣,但傳統金融機構異常嚴格的審核機制,無疑讓那些只會“畫餅”的“新勢力”吃了閉門羹。

私募公司與傳統金融“造車三辨”

“鼓吹”與“實操”之辨

因為誇大了新技術給汽車產業帶來的顛覆性改變,部分造車“新勢力”受到資本熱捧而被估價過高,在此問題上,私募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存在很大分歧。

私募公司看重了新技術有可能給汽車產業帶來的巨大變革,所以對部分“新勢力”預期過高。壹資本管理合夥人 Patrick Steinemann在論壇上指出:“對於掌握先進技術的企業,投資人給出的估價是浮動的,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所以不能說某個價格會估得過高。另外,估價不是現金,可能有5%或者10%的浮動空間。對於掌握先進技術的新興企業來講,估價不光是對過去的考量,還要與傳統車企做比較。比如對於特斯拉來講,更多是要展望該公司的未來,所以特斯拉在美洲獲得很好的估價。而騰訊、阿里巴巴的估價之所以非常高,也不是完全看過去增長的業績,而更多是看該公司具有增長潛力。”

私募公司與傳統金融“造車三辨”

對於創新技術,傳統金融機構更看重其產業化運營的前景,所以投資比較審慎。雕豎介紹說:“對於一些掌握新技術的公司,我們會從市場需求和產業化運營兩個層面來考量其發展前景。首先,他們所掌握的新技術有沒有廣泛的市場需求,企業目前運營是否流暢。其次,新技術的產業化運營前景如何。我們碰到很多企業,雖然他們在技術上有很多亮點,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難達到傳統金融機構的要求。我們雖然也非常關注技術創新,但從長期運營層面講,傳統金融機構的利潤很少,經不起系統性的行業誤判。換句話說,一旦發生錯誤,我們輸不起。”

一個靠鼓吹新技術抬高估值,一個靠推動新技術產業化獲利,部分私募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的盈利模式不同,因而對於造車“新勢力”的態度截然相反。

私募公司與傳統金融“造車三辨”

“純電動”與“燃料電池”之辨

對純電動技術路線持保留態度,是傳統金融機構對於造車“新勢力”審慎投資的重要原因。

雖然純電動汽車發展的勢頭很猛,但燃料電池產業有望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快速崛起,新能源產業今後走向何方?是機構投資者非常關心的問題。雕豎表示:“雖然中國市場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已經勢不可擋,但對於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到底是走向何方,我個人比較糾結。站在傳統金融機構投資者的角度看,我認為純電動車的質量穩定性還有待長時間檢驗,同時純電動車的殘值比例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估值。從以上兩點來說,傳統金融機構對於純電動車領域的投資比較謹慎。接下來,國家發力燃料電池領域,會有多少主機廠進入這一領域?未來我國燃料電池到底能夠發展到哪個高度?燃料電池會否對純電動車產生影響?二者是共同進步還是此消彼長?我們需要密切關注。”言外之意是,傳統金融機構不會把所有用於投資的“雞蛋”,全部放進純電動車的“籃子裡”。

私募公司與傳統金融“造車三辨”

對於傳統金融機構與私募公司的區別,雕豎也有他的看法,他指出:“二者的區別無非是兩個,一個是資金融通,一個是資本融通。資金融通的代表是傳統金融機構,我們看待企業的時候,要重點考慮它的過去和現在,用過去和現在推導它的未來。但是從資本的角度來看,可能更加看重整個行業的發展和未來,這是資本融通。”

說穿了,一些私募公司大肆“鼓吹”新技術,意在“擊鼓傳花”短期獲利。而傳統金融機構則注重長期投資,依靠推動企業發展盈利,二者的盈利模式不同,“造車之辨”爭論的焦點不同。而站在中國汽車產業長期發展的角度講,孰是孰非業界看得一清二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