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數據可信嗎?

銀行的數據可信嗎?

今天有朋友問五迷銀行的財務數據是否可信。五迷是這樣回答的:銀行財務數據不可信這句話有對的一面,因為銀行的調節空間太大。也有不對的一面,像建行,招行這種穩健保守的銀行,就沒必要去掩飾什麼。所以我說銀行股的企業文化比財報重要多了。

另外,銀行的財務數據跟其他行業還不一樣,可以操作的空間很大,大部分是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調節,主要是逾期、不良和重組。也有些在灰色地帶調節,比如經辦的信貸經理,在續不續貸這個問題上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續就不逾期,不續就逾期或者不良。另外嚴重的在違規的基礎上調節,像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這種,成立上千家殼公司,規避總行審核,自己做主。這種調節,使得原本會成為逾期或者不良的貸款沒有體現出來,所以不良數據是失真的。但是國有行肯定是不敢這麼做的,因為沒有足夠的收入激勵。其實從浦發銀行成都這件事可以看出,選銀行股,首先要看企業文化好不好。只有這樣你才能確定要不要相信他的財務數據。

當然銀行的財務數據有很多是沒有必要造假的。比如營收,存貸款規模,存貸款收益率、利差、息差這些。所以我們應該儘量的用這些沒有調節的數據來分析銀行股。比如用收益率來判斷資產質量這是可以的。

銀行的數據可信嗎?

又比如用同業負債佔比來判斷客戶基礎的強弱,畢竟客戶才是銀行存在的基礎條件。

銀行的數據可信嗎?

上面的數據只是舉例,你還可以通過看核心資本充足率這些指標、看不良餘額跟90天以上逾期的比值,來看銀行的穩健情況。另外經濟增長沒那麼快之後,分紅率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指標,可以判斷銀行賺錢的含金量。

除了這些數據的東西,就是平時去看管理層的言行是否一致,去用他的產品,看他是否是站在客戶的角度來服務。這裡舉一個沒有站在客戶角度的例子。比如,我以前在的某家銀行,他的信用卡其實做的還可以,但是他的客服電話很難撥打到人工服務,撥進去之後,要按好多數字才能接通人工。為什麼呢?可能為了節省費用。但是後果是什麼呢,很多客戶來網點抱怨,說卡被盜刷,或者其他問題沒法及時反饋到人工,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所以來網點投訴的人很多,使得大堂經理每天工作的很長一部分時間,居然是用來教客戶怎麼打電話接到人工服務。這種銀行,不可能成為好銀行的。現階段,我只看到招行的年報裡有提到以客戶為導向。實際使用招商的產品,也有感覺到不一樣。至於什麼叫以客戶為導向,建議大家看看亞馬遜貝佐斯每年給股東的信。

所以總體來說,選銀行股的第一步是看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好之後再用數據來驗證,畢竟數據只是結果。在銀行還是大爺的階段,確實企業文化沒那麼重要,或者問題被髮展掩蓋了,當銀行是弱勢群體的時候,銀行的企業文化確實很重要,至於什麼是企業文化,你可以理解為做正確的事,也可以理解為以用戶為導向,也可以理解為本分。也可以理解為你用他的產品和服務覺得很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