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000年歷史都逃不過的「六大定律」,句句真實值得收藏!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殷紂王即位不久,命人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賢臣萁子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國內滿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異寶。我不禁為他擔心。”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恨,臥薪嚐膽,精神非凡。但他的個人品質卻非常糟糕。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幫他籌劃大計的兩個功臣,成就大業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跑。殺文種的時候,勾踐說,“你教我滅吳七種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把它帶到先王那裡去吧。”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自古患難易共,富貴難同。此前,范蠡曾規勸文種,“蜚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范蠡之智,顯然高過文種,終能免於一死。 兔死狗烹這樣的事,歷史上不斷地重演。 人為什麼會是這樣,患難易共,富貴難同?


第三定律:包圍定律。權力越大,包圍就越厚。 魯迅先生認為,“猛人倘能脫離包圍,中國就有五成得救。”先生因此想作一篇《包圍新論》,講述“包圍脫離法”。“然而終於想不出好的方法來”。我那時就很悲觀,魯迅也如范蠡一樣,是中國最聰明的人,居然想不出好方法。後來聽說瑞典首相出門不帶警衛,上班乘公交車。心想,答案就在這裡了,包圍是可以打破的呀。 圍繞著權力,也有一個看不見的權“場”。

各種意有所圖的人都會在“權場”中向著權力中心作定向移動。於是就有了“包圍”。包圍是客觀存在的,在我們中國,有權力就一定有包圍。

第四定律:敵戒定律。敵戒定律是指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個人,雖然敵人對於我們來說都希望沒有但是敵人會讓我們不斷的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小心行事,戒驕戒躁努力的超過敵人比敵手更強,從而自己更加的優秀更加成功。然而如果沒有了敵手,我們的警戒心一下子就鬆懈下來了反而容易失敗。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題為"敵戒"的短文,其思維邏輯與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轉錄如下: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


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秦有六國, 兢兢以強;六國既除, 訑訑乃亡。晉敗楚鄢,範文為患;厲之不圖,舉國造怨。孟孫惡臧,孟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祗益為愈。 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縱慾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詩,思者無咎。

第五定律:朋黨定律。各朝各代都有朋黨、幫派,朋黨現象的社會根源: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宗法社會。中國宗法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盤根錯節,例如《紅樓夢》中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互相倚持,結為勢力;更有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彼此迴護,構成一個複雜體系。宗法社會的特點之二,親不間疏,後不僭先,有規有矩。一個人立於社會,並非是孤立的。在他們周圍有各種各樣的關係:親戚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戰友關係、同事關係

朋友關係、幫會關係、志同道合和趣味相投的同志關係等,這些關係構成了一個人的社會資源。聰明的人運用得好,前途無量。無論處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都能看到中國人在忙著拉幫結派,就像一隻只勤奮的蜘蛛,編織著屬於自己的網略。因為網略越大,越結實,捕獲的就越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中國人常常結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


第六定律:權大欺主定律。清末權臣袁世凱,為大清帝國送了終,人稱"權大欺主"。蔣介石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其"御下之術"是,暗中支持和挑唆各個派別和山頭相爭,各派彼此爭鬥、鉗制,需從蔣那裡尋求支持,於是蔣超越各派之上成為無法撼動的最高領袖,云云。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有一個難解的結始終困擾著歷代的政治家,那就是"權大欺主"。

歷史上"權大欺主"的事屢見不鮮。楚成王兒子商臣,逼迫成王自殺;吳國公子光派專諸刺殺王僚;西漢末有王莽篡漢;晉有"八王之亂";三國時期有曹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