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河北赵县南寺庄村的背灯挎鼓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清圣祖康熙三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9年,背灯挎鼓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背灯挎鼓那宏大的阵容,欢腾跳跃的动作,无不展示着南寺庄人豪迈、奔放的个性。

背灯挎鼓的精气神

北方乡下农闲的时候。赵县南寺庄村里的人却闲不住,他们刚刚挂了锄钩就背起了挎鼓,正好趁着没有农活,心情放松地排练几套新节目。有人说,南寺庄人的精气神最能够在背灯挎鼓里体现。

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南寺庄村有800多户人家、3000多口人,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据说600年前燕王扫北以后,村里的先人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过来。这个古老的村子里,长期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背灯挎鼓,这种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间鼓乐,让南寺庄人牵肠挂肚,魂牵梦绕。300多年来,那咚咚锵、咚咚锵的节奏,始终陪伴着南寺庄人走过岁月,让他们如痴如醉地敲打了三百年。

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背灯挎鼓是一种民间古体乐舞表演形式,阵容宏大,敲击时节奏明快,韵律激昂,声震八方。起初,南寺庄的背灯挎鼓由一面高1米、直径1.2米的牛皮鼓和16面腰挎小鼓组成,另有背灯16盏、青铜击打乐器40副。表演起来,喜迎春、新年乐、庆丰收、金龙闹海、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喜鹊登梅、万马奔腾等12番鼓点纷繁多变,节奏明快。此外,非正式表演时,还有几套踩街鼓点,如大街排、大得胜、雀恋窝等,将鼓点融入鼓面与鼓帮的交替敲击中,韵律优美,引人入胜。

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背灯挎鼓适于行进表演。表演者一律身穿红色古代武士服装,头包彩巾,别上红缨球,腰扎彩带,胸前胸后都佩饰护心明镜,16面挎鼓列队引领,一面大鼓跟进,12番鼓点轮番敲击,大鼓领鼓,挎鼓附和,铜铙、铜钹随其伴奏。为便于夜幕下表演,队员每人背一盏特制的伸向头顶的宫灯,腰间挎鼓,在闪烁的红灯下呈一字长蛇阵行进,时而雀跃,时而旋转,那齐刷刷的打鼓击钹声雄浑激越,充盈天地,数里相闻,气势磅礴。

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技艺传承十一代

每当村里的背灯挎鼓要排练或演出,年过半百的韩存瑞、张素改夫妇都要对演员们进行指导,大到队形排列,小到细微的舞蹈动作,总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韩存瑞祖祖辈辈在南寺庄居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在县里参加背灯挎鼓的挖掘和学习,眼下是背灯挎鼓的第十一代传承人。

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我们在村里找到韩存瑞时,他正在带领鼓队排练新节目。他介绍说,2005年冬天,有着敲鼓传统的村民们就和村干部商量,要把本村传统的背灯挎鼓拾掇起来,一来可以让村民自娱自乐,二来能有偿参加一些企业的庆典活动,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第二年春节期间,鼓队参加了赵县第十四届“鸣鼓节”暨首届“鼓王争霸赛”,并夺得金奖。此后,他们又应邀参加了河北电视台举办的“燕赵飞歌”河北省心连心文化下乡大型歌会暨河北省第八届青年歌手大赛观众喜爱歌手评选活动的助兴表演,宏大的阵容,铿锵的鼓点,明快的节奏,背灯挎鼓迅速红遍冀中大地。

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树有根,水有源。时光回流到1980年5月。赵县文化馆请来河北省歌舞剧院舞蹈家吴志国和孟凡和,对背灯挎鼓进行挖掘整理。两位舞蹈家来到村子里,观摩了老艺人的表演,提炼出基本动作,同时记录下背灯挎鼓的鼓点,随后经过艺术加工,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编排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形式。两位舞蹈家从村子里选出韩存瑞、韩金聚等8名青年男子进行重点辅导,一个月的封闭训练后,背灯挎鼓在过去民间粗犷表演的基础上,加工改造为相对细腻、雅俗共赏的舞台表演风格,舞者敲击鼓面的时候,运用三步躺、四步转、转灯等动作,时而辗转腾挪,时而欢腾跳跃。

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鼓点融入血脉中

韩存瑞说,在他十岁那年,个头长得还够不着那个大鼓,就跟着本家爷爷韩闯开始学鼓了。逢年过节和小伙伴们敲起鼓来,一个晚上不睡觉,就能把鼓点记得滚瓜烂熟,后来开始学习表演,兴致也非常高。“当年我们挎的那个鼓,直径是1尺2寸,比现在用的鼓要大;那时的背灯,是村民自己设计的一种灯笼,主杆是竹片做成的,柔韧性好,灯笼是用纸糊在木头上做成的方形灯笼,上面画上画,里面用小碗盛上猪油插捻点着。后来,换成红纱点上蜡烛,再后来用上了电池灯泡,表演起来更加方便了。”

三百年鼓响灯明,敲出北方农民的精气神,这就是赵县的中国舞

南寺庄背灯挎鼓艺术已融入了村民的血脉之中,他们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婆媳、有的是父子,还有一家四口都加入进来的。这里的村民喜欢土生土长的背灯挎鼓,热爱赋予他们激情和奋进动力的背灯挎鼓,并从中敲出了文明与和谐,敲出了吉祥与幸福,敲出了欢乐与健康,敲出了勇气与信心,敲出了团结与力量。点亮头上的彩灯,擂响激越人心的鼓点。彩灯辉映着乡村夜色,天上人间瞬间便交融在一起,听那响如雷急如雨的欢快的鼓点,定是乡民对来年幸福生活的期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