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熹道人说“精气神”

延熹道人说“精气神”


我们常说的“精气神”,最初是道家文化的专用词,所谓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道家认为:生命物质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精气神”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是养生的第一要义。

精气神是一个人的魂灵,人没了精气神,就会萎靡不振、百无聊赖、不求进取、无所作为。同样“精气神”也是一个民族的魂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气神,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这个社会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高速发展之路,经济硬实力迅猛增长,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然而西方文化的浸入所导致的物欲至上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致使深层次的文化矛盾愈演愈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至上、骗子横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精神空虚、信仰危机、道德崩溃、诚信坍塌,人们的精神世界已错乱到了极点。“ 诸多社会乱象告诫我们,软实力不软,一个民族一旦缺失了精气神,所酿成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

延熹道人说“精气神”

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绝不会成为优秀的民族。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诸多自信中,文化自信才是最根本的自信 。文化自信不是仅仅沾沾自喜于古老文化的拥有,而是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和传播出去。必须拥要一批有着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的人,他们为挺起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脊梁而不懈奋斗。他们从《道德经》中寻找民族精气神,他们认为:以老子为旗帜的中国道学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硬道理,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主要体现,是当代和今后中国的主流文化。

文化自信必须有与时俱进的自信表达,必须打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阻隔,必须在文化传播与文化弘扬上有所创新。必须以宏大的胸襟和视野,以生活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表述,让展示民族精气神的老子文化走出象牙之塔,走近普通百姓!

延熹道人说“精气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