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重国宝,一个重量高于4个定海神针,沉睡黄河上千年竟无损

中国最重国宝,一个重量高于4个定海神针,沉睡黄河上千年竟无损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从黄帝时期到现在四千多年的历史,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还有许多历史文物。在全世界国家中,很多国家历史都是很短暂的,而且没有什么记载遗留下来,不像我国,传承文化遗留非常多,通过这些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历史,推测当时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历史文物中国的国宝之一。这件国宝就是现如今保存在山西蒲州古城的铁牛,也是中国现存最重的国宝了,这四头铁牛重达120吨(保守估计),不愧最重国宝之称。

中国最重国宝,一个重量高于4个定海神针,沉睡黄河上千年竟无损

铁牛

120吨是什么概念,给大家解释下,一吨等于2000斤,120吨就是240000斤。一个就是60000斤,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是13500斤,相当于4.4个金箍棒,这样的重量让人惊叹。铁牛约3.3米长2米高,卧于黄河之下。这么重的东西,在唐朝时代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建造出来之后为什么又被放在此处?说起这四尊铁牛就不得不说他们所处的位置了,蒲州位于黄河岸边,临近中条山,自古那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此地首先是非常重要的,所有朝代都在这里建桥连接两地,但是由于当时的科技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也没有现在的机器帮忙,所以当时建造主要以浮桥为主,但是浮桥又容易破坏,人走上面还不安全。

中国最重国宝,一个重量高于4个定海神针,沉睡黄河上千年竟无损

铁牛

于是,在唐朝时期铸造相对发达,便建造了这四尊铁牛,放在黄河两岸作为桥桩,然后在上面建造桥路。桥梁建好之后,人们极为方便的通行,但是由于年久失修,这四尊铁牛最终被卷入黄河,沉睡了上千年。黄河大铁牛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独特发明,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对其赞叹道:浮桥地锚中,以浦津桥铁牛锚最为著名。"

中国最重国宝,一个重量高于4个定海神针,沉睡黄河上千年竟无损

铁牛

不得不佩服当时人们的智慧,也不得不让人惊叹在当时能建造出这么重的铁牛。1988年时黄河水位下降,这四尊铁牛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老百姓看到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当地的政府部门,后来文物部门组织了对他的打捞,在1989年最终把四尊铁牛成功打捞上岸,还有其他一些文物也在此次发掘中重见天日。

中国最重国宝,一个重量高于4个定海神针,沉睡黄河上千年竟无损

铁牛

虽然已经沉入黄河底下上千年,被海水和泥沙腐蚀着,但是这四尊铁牛并没有什么损伤,完整无缺,足以看出唐朝当时的冶炼技术比较成熟了。四尊铁牛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唐朝先民的智慧结晶,不仅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艺术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