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呂不韋,還是異人?揭祕

秦始皇的身世,得從一個人說起——呂不韋。呂不韋是衛國的大商人,戰國末年,經常來往各國做跨國買賣,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一次他來趙國做買賣,在邯鄲見到一位落魄的公子,這位公子的父親不是別人,正是秦太子安國君,但他的處境,卻相當窘迫。

呂不韋見了他,大喜:

此奇貨可居!

於是馬上跑回家,問自己的父親:

“一個農民耕田,一年到頭能獲利幾倍?”老爸說:“十倍。”

“那麼買賣珠寶,能獲利幾倍?”老爸答:“百倍。”

“那如果兒子我能立一個國家的君主,能獲利幾倍?”其父道:“無數。”

看官,你道這大商人做筆生意,何必跑回家跟爹媽打招呼?要知道,立一個國家的君主,非一朝一夕之買賣,這件事的風險極大。呂不韋是下了傾家蕩產的豪賭決心,這才要與家裡人打聲招呼呀!

安頓好了後方,呂不韋就回到邯鄲拜訪異人。兩人第一次見面,也不熟,只說了三句話,買賣就成了。他對異人說:

我,能讓您的門庭廣大。

異人笑道:

你還是先搞好自己的門庭,再來光大我的吧!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呂不韋,還是異人?揭秘

呂不韋說:

我的門庭要等您光大了才能光大。

此話一出,異人瞬間就領悟出了其間深意,兩人坐在一起聊到深夜。

為了讓異人這件商品身價暴漲,呂不韋一下子就拿出了一半的家產,去秦國找一個關鍵的女人。那便是太子安國君最寵愛的妃子華陽夫人,華陽夫人雖受寵,卻生不出孩子。

呂不韋正是看中這點,耗費重金說服她的弟弟、姐姐,最終讓華陽夫人收異人為養子。於是華陽夫人跑到太子安國君身邊哭泣撒嬌,二人私下刻下玉符,許諾日後立異人為太子。

從此,異人在邯鄲的日子一下子富有起來,庶出的娃也有春天!就在大計即將圓滿之際,發生了一件事。

這天,異人去呂不韋家中參加宴會,宴席像往常一樣有歌舞表演,只是這回領舞的女子,是呂不韋的一名姬妾。此女長相極美,異人當場驚呆!史書說寫“驚為天人”。以至於,他竟不顧忌諱,起身向呂不韋敬酒,要呂不韋將這名姬妾送給自己。不韋大怒。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是要奪走自己寵愛的女人呢?可呂不韋不得不忍呀,已經為他付出大半的家產,一本萬利的生意眼見就要交賬,這個時候得罪異人,豈非功虧一簣?不得已,不韋只好割捨了這名舞女趙姬,送給兄弟當老婆。由此生出了千古謎團。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呂不韋,還是異人?揭秘

《史記·秦始皇本紀》裡說,異人對趙姬一見鍾情,娶她做了老婆,兩人生下兒子,即秦始皇。但在《史記·呂不韋列傳》裡,司馬遷卻這樣寫道: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

也就是說,這名趙姬嫁給異人的時候,已經懷有身孕,並且呂不韋和她明知此事,卻不跟異人說。言外之意,秦始皇其實是呂不韋的兒子。

看官,原本傳得神乎其技的私生子傳聞,就像今天的八卦,但原來這條小道消息,居然是司馬遷親筆記下來的。若說此事不可信,他一個嚴謹的史官又怎會憑空捏造史實呢?可見司馬遷自己,也覺得這事不好說。不僅如此,後世許多史料都採用了私生子的說法。

班固在《漢書》裡棄本紀說法於不顧,卻照搬了這條疑似小道消息的街頭巷聞,說“知其有身而獻之王,產始皇帝。”更在書中直呼秦始皇為“呂政”,而非趙政。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也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而且他還補充道:“不韋佯怒”,意為此事是呂不韋有意為之。

那麼究竟真相是怎樣的呢?秦始皇的親爹到底是誰?

後人討論得熱火朝天,異人自己,倒從未懷疑——我的兒子不是我兒子。從嬴政出生,一直到他繼承王位,異人始終如一地認定,嬴政就是自己的長子。

要知道,嬴政一回國,異人就馬上立他做了太子,當時他還有兒子成蛟。但異人堅定不移地立了嬴政,我們知道,異人很精明,是不是自己的兒子,皇室血統這樣重要的事,他自己都沒有疑義,應當說不會有錯。

孩子大了,長得跟自己不像,難道看不出來嗎?誒,看官,你還別說,戰國時就有一位楚王,把自己嬪妃和別人生的孩子立為國君,他還不知道!這就要講到春申君之死了。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呂不韋,還是異人?揭秘

我們都知道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春申君就是楚國的黃歇。春申君年輕的時候替楚國幹過不少大事,因此被立為相國,在楚國權勢鼎盛,但他卻有一件糟心事——楚王沒有兒子!

當時的楚王羋完年紀一大把,後宮佳麗千千萬,偏偏一個孩子都生不出來。春申君那個著急呀,要是楚王一不留神掛了,他的兄弟上位,一定會起用自己人。如此一來,自己苦心經營的榮華富貴豈非付諸東流?

於是他想盡辦法給楚王進獻豐乳肥臀的俏佳人,然而一點用也沒有,楚王大概不孕不育。正當此時,趙國一位名叫李園的人找到春申君,把自己貌美的妹妹李嫣嫣獻給了他,李嫣嫣懷了春申君的孩子,對他說:

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於楚王,王必幸妾;妾賴天有子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儘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呼?

這意思,我懷了你的兒子,這事只有咋倆知道,你把我送給楚王,神不知鬼不覺。楚王一定會寵幸我,到時我們的孩子生出來,就是楚國的太子,天下都是你的!哪裡還用擔心區區的相國之位?”

嚇死寶寶了,但春申君聽進耳朵,居然還照做了。後來他倆的兒子果然繼位,這便是楚幽王。可惜,春申君不僅沒有享福,反而死翹翹了……

閒話少敘,且說呂不韋令姬妾帶孕嫁給異人這事,跟春申君借種生子的事簡直如出一轍!可見再狗血的劇情,在戰國都有可能發生。要說

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而異人自己沒有發覺,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呂不韋,還是異人?揭秘

不過這個疑惑,在21世紀的今天,大概能夠解開了。這全靠《史記·呂不韋列傳》裡的兩個字——大期。司馬遷一邊說,趙姬是懷著身孕嫁給異人的,一邊又寫道:“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

在古文裡,大期指的是12個月,有時也指10個月,如果說

秦始皇的親爹是呂不韋,從把脈把出身孕,少說1個月,那麼秦始皇在他媽媽肚子裡待了至少有11個月之久。依照現代醫學的常識,這是不可能的,就是生下來也身有殘缺。這與我們所知的生龍活虎的秦始皇不符,因此,我們可以說,秦始皇的爹不是呂不韋,他確確實實是異人的親生兒子。

既然嬴政的血統沒問題,為什麼司馬遷、班固、司馬光等人都保留了呂不韋之子的說法呢?

始作俑者是司馬遷。司馬遷生在西漢,距離戰國末期,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很有可能,在秦始皇死後,漢朝之前,呂不韋之子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流傳到了連司馬遷都難辨真假的地步,因此被記錄在冊。

更早編撰的《戰國策》,與嬴政是同時期的,這本書文學性很強,風格就是熱衷八卦,恨不能每寫一個人物都要加點神鬼預言或是前因後果之類的小故事做輔助。假如秦始皇生父是呂不韋的說法在當時就流傳開來了,《戰國策》沒可能錯過這個八卦的機會,而事實上,它不僅沒有大書特書,竟然連一個字都沒有提到。

因此,很大可能,呂不韋之子的流言是在秦末漢初,由有心人捏造並炒作出來的。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呂不韋,還是異人?揭秘

眾所周知,秦始皇暴政,民心盡失。陳勝吳廣兩個小囉囉起義,都能聚集一大批反秦人士,可見當時民間對秦王朝的反感程度。

對起義者來說,秦始皇不是秦王的嫡傳子,他的王位就不合理,起義也就有了理由。

對憤恨秦始皇的人來說,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能解恨,意思你就是私生子,還是商人的兒子。

而對被秦國滅國的六國人來說,秦始皇的身世更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究竟是秦滅六國還是六國滅秦的問題。假如嬴政是呂不韋之子,那麼實際上是六國滅秦,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告慰。

可以想象,呂不韋之子的傳言既有政治效用,又怎會有人不造謠呢?既可以解恨,又怎會缺乏傳播者呢?既說六國滅秦,就更不會有反對者。因此,這種說法在秦末漢初廣為流傳,以致影響到史書的書寫,也就不足為奇了。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人們都說他過得很爽,但其實他過得很慘。秦始皇的童年什麼樣?他平時在家都做些什麼?(weibo搜索“抱朴說書”,全文詳見20180608期文章《中國第一位皇帝,過得有多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