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直言父親迂腐,不敢冒風險,嘆息何日才能掙得十萬金

呂不韋出生於衛國濮陽的小小商旅之家,祖上以收麻/制麻/販布為生。呂不韋的父親一生固守本行,遵循“大險不出金”的從商原則,不願意涉足到其它風險較大的行業。這樣雖然保證了自己的生意能夠平穩的發展,但每年的利潤也不過千金左右。

呂不韋直言父親迂腐,不敢冒風險,嘆息何日才能掙得十萬金

呂不韋從小就對父親這種保守做法嗤之以鼻,認為如果不敢冒風險涉足到那些利潤較大的行業,呂傢什麼時候才能掙大錢,如果不能再商海中呼風喚雨豈不白白錯過了這大爭之世。

呂不韋接手呂家生意之後開始試圖改變發展方向。

首先,他帶著兩個年輕執事來到了商貿中心--楚國陳城,這裡商賈雲集,私商盛行,是吞吐天下各類財財貨的天下大市。

呂不韋吩咐手下兩個執事在城內各大商市細細查訪能夠獲取厚利的生意,自己則裝作遊學士子每日跑到陳城最豪闊的南國酒社盤桓,探聽各路商業信息。久而久之,呂不韋便對當下的商業行情有了大致的瞭解。

陳城大生意非常多,其中獲利最厚者莫過於兵、鐵、鹽。而且當前天下能夠左右商市行情者唯有燕齊兩國,燕國要復仇,齊國要稱霸,各自大肆擴軍,一切與軍需有關的物質成了最緊俏的貨品。各大國官市向來對軍需物質管控及嚴,但是陳城是個例外,官府為了鼓勵民貨流通,對軍品管束並不嚴,歷來是吞吐兵、鐵、鹽等軍需物質的上佳之地,隨便倒騰點都能獲得重利。倒騰軍用貨物就一定會碰到關隘的問題,呂不韋也摸清楚了其中的門道,貨物只要不超過三百車,官府是不會卡你的,否則民間貨物不通,官府的稅收從何而來?

經過一個月的探查,呂不韋的心裡有了主意。他算了一筆賬,如果繼續從事原來的生意,用出門所帶八百金中的六百金進料,最終制成布匹賣出去最終也只能獲利三百金。如果想要實現十萬金的收益大概需要一百五六十年,繼續從事原有的生意即便耗盡一生也達不到這個目標。於是呂不韋決定放棄原定的收麻生意,轉而北上齊國倒騰海鹽。

呂不韋用他的人生證明了一個道理,敢於走出改變人生的第一步,風險大,但也意味著無線的機遇,為什麼不去搏一搏,去證明自己是對的,去實現自己想要的光輝燦爛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