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茶不能喝?健康喝茶做好8件事

隔夜茶是指茶葉浸泡超過12小時以上,或放置了一個晚上的茶。人們常說:“隔夜茶,毒如蛇”。因此很多人在喝茶的時候,都會選擇前一天泡的茶水倒掉,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其實,隔夜茶未必就那麼可怕。

隔夜茶真的不能喝嗎? 未必!

隔夜茶不能喝?健康喝茶做好8件事

說法1:時間浸泡,茶葉中的金屬會析出到茶水中,對健康不利

其實——研究已經證明,在25℃下隔夜放置,茶水中的銅、鉛、 鐵在沖泡後8-10小時就已經趨於穩定,而且此時的量比起初泡時的量並沒有太大差異。

更重要的是,它們距離“超標”還很遠:

● 銅:24小時內的最高銅含量為22.49mg/kg。若一人一天飲茶10g(一泡茶約1~3g),則銅的攝入量為0.2249mg,遠低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食品營養局 (FNB)規定的成人銅的每日攝入);

● 鉛: 24小時內最高含量達2.4ug/L,遠遠低於我國現行飲用水中的鉛含量標準50ug/L;

● 鐵:24小時內最高含量為30.46mg/kg,遠低於鐵中毒的致死量:130~250mg/kg,故不必擔心茶葉鐵中毒。

因此,隔夜茶中的金屬含量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其實,我們只要不把茶葉浸泡在茶水中過夜,單純的茶水放過夜是無需顧慮的!

說法2:隔夜茶中含二級胺,可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

二級胺本身是一種不穩定的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各類食物中,我們每天從主食中攝入的量遠遠高於從隔夜茶中攝入的。

另外,二級胺並不等同於亞硝胺。二級胺類物質本身並不是致癌物,而是需要在特定條件下與硝酸鹽發生反應才能形成亞硝胺。所謂的特定條件,包括酸鹼度、微生物和溫度等多種因素。然而人體消化道並不具備這些因素,所以二級胺喝進胃腸後,不會轉化為亞硝胺。

據研究,亞硝胺要達到每千克體重吸收100~200mg才有可能致癌。儘管隔夜茶中可能含有亞硝胺,但含量極微,根本不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危害。

喝茶要健康,得講究8件事

隔夜茶不能喝?健康喝茶做好8件事

1.綠茶別用開水泡

綠茶通常用85℃左右的水來沖泡,過熱的水易使茶湯鮮爽味下降。鐵觀音等鳥龍茶最好用沸水泡,茶香更好。

2.喝茶別過量

成年人每天飲茶的量以每天泡飲幹茶5~15克為宜,用水總量可以控制在200~800毫升。兒童要酌情減少。

3.飯後1小時再喝茶

飯後馬上喝茶容易使茶葉中的茶多酚與食物中的鐵質、蛋白質等產生絡合反應,阻礙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的吸收。而飯前空腹喝茶會稀釋胃液、影響胃液分泌,不利於消化。正確的方法是至少餐後半小時,最好1小時後再喝茶。

4.嚼茶渣不是好習慣

茶渣中可能含有微量的鉛、鎘等重金屬元素,以及水不溶性農藥,如果吃茶渣,就會把這些有害物質攝入體內。

5.這4類人別喝濃茶

(1)痛風患者;(2)處於月經期、懷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性;(3)有消化系統疾病者;(4)有神經衰弱、睡眠障礙、心律失常者。

6.睡前喝茶影響睡眠

茶葉中含有的咖啡鹼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因此,一直就有睡前喝茶會影響睡眠的說法。 同時,咖啡鹼也是利尿劑,加上喝茶攝入大量水分,勢必增加夜 間上廁所的次數,從而影響睡眠。

7.濃茶送藥影響藥效

身體不舒服時,不要用濃茶水送服藥,以免影響藥物效果。

8.<15天的新茶喝了易上火

剛加工的茶葉存有火氣,這種火氣需存貯一段時間才會消失。另外,新茶中的茶多酚、咖啡鹼含量較高,容易對胃產生刺激作用,如果經常飲用新茶,有可能出現胃腸不適。

*本文為微醫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參考文獻:《茶水放置過程中鉛、銅、 鐵元素浸出的動態變化》,《茶葉》2005年01期,賈俊輝,沈生榮;圖片來源:123RF正版圖庫

*歡迎關注【微醫】公眾號(weiyi_guahao),下載微醫APP,掛到全國搶手的三甲醫院專家號,足不出戶諮詢名醫,獲取更多實用有趣的健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