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烤夜里焖武汉“炎值” 爆表,市一医院一晚上连收3个中暑病人

武汉晚报7月16日讯(本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彭夏丽)近日,武汉气温持续走高,开启“高温模式”。15日晚,武汉市第一医院一连收到3个中暑病人,经过及 时抢救和治疗,目前均已转危为安。

女子逛街数小时心慌作呕

7月15日,35岁的黄女士和朋友在汉正街附近逛街。下午6点,她突然出现心慌恶心想吐等不适,朋友赶紧 把她送到市一医院急诊科,被副主任医师刘霖诊断为轻度中暑。经过补充电解质、降温等治疗,在医院观 察了一夜的黄女士,一大早就出了院。

刘霖说,当天温度最高温37℃,黄女士在户外时间逗留时间过长,不注意防晒降温,也没有及时补水,结 果导致中暑的发生。好在她的求医意识较强,一不舒服就来了。刘霖提醒,高温天避免中午外出逛街,尽 量选择室内商圈,及时补水。

灶台前连掂一天锅高烧39.6℃

41岁的刘先生在一家酒店里当厨师,周末生意好,中午晚上连轴转。15日晚上9点下班后,他才感觉头晕 乏力使不上劲。家人把他送到医院,才知道是中暑了。当时,刘先生体温高达39.6℃。16日一早,已经退 烧的刘先生告诉医生,虽说后厨开着空调,但在灶台前掂了一天勺,身上的汗一直没干过。

“厨房又是明火,又是蒸汽,长时间呆在这种高温环境里很容易发生中暑。”刘霖建议,一旦出现胸闷、 恶心、呕吐等疑似中暑症状时,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平时要多喝一些含盐分的 饮料,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抹点清凉油、风油精,口服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

户外作业“放”倒农民工

36岁的曾师傅是吉林人,在硚口一工地打工。15日从早上7点起,他就和工友们一起在露天下作业。为了 赶工期,一直没有休息。下午2点多,曾师傅感觉有点不舒服,坐下来歇了歇,喝了几杯水,又继续工作 。3个小时后,曾师傅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全身发麻,人也站不稳。工友见状赶紧把他送到市一医院。

检查发现,多项指标异常。其中,肌红蛋白浓度高达超过正常人上限的7倍,体内严重缺水。经过及时治 疗,曾师傅已无大碍,目前仍在观察中。

感觉不舒服马上到阴凉通风处

刘霖透露,一旦感觉恶心、乏力、头晕、胸闷,很有可能是中暑先兆,应立刻脱离高温环境,寻找阴凉通 风处。轻微的中暑只要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很快就能好转。遇到严重的中暑病人也不用惊慌,赶紧把人转 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或是空调房,解开衣扣,用温水或冷水擦脸,用冰镇饮料裹上毛巾敷在腋窝、颈部或 腹股沟等地方。情况严重者,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治疗。

预防中暑,少量、多次补水是很关键的一招。刘霖解释,流汗太多,排出很多水、电解质,血液变得粘稠 ,机体随机做出反馈,让人喝水。白开水、矿泉水不含钾、钠等的电解质,像工地工人、环卫工人、快递 小哥这样出汗多的人,不妨随身带一瓶运动功能饮料补充电解质,或是自制糖盐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