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给孩子讲故事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

会给孩子讲故事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

文|孟繁伟

都说家庭教育重要,可很多父母不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在一些家庭中,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有些家庭里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这是两个极端都不正确。前一种方式错在,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事儿没有经历过不知轻重,如果家长不闻不问任由发展,就可能养成不好的习惯。作为家长有责任指导孩子怎么做,更多的时候需要家长以身示范起到榜样作用。不孝敬自己的父母的人,怎么能指望孩子将来孝敬你呢,这就是俗语说的上梁与下梁的意思,道理其实很浅显。后一种方式错在管的太严,这容易造成孩子做事没有主见。再者,管的太严格易造成孩子说谎。做错事后孩子不敢承认错误,否则家长没完没了的批评。

讲故事给孩子听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孩子小的时候不可能和他讲道理,讲道理孩子也听不懂。这个时候多给孩子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告诉孩子遇到什么该怎么的做等,其实就是间接的示范作用。单纯的讲个故事不行,讲完故事让孩子能够复述一下故事的内容最好,一能培养孩子用心听就是培养孩子注意力,二能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三能培养孩子记忆的能力,四能培养孩子概括的能力,五能增加孩子的知识量,还可能说出很多条理由。但是真能坚持做的人或许不多,有人说听电子播放器也行,我认为这样的方式不好,因为不能及时进行互动。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可以让孩子说说这个故事主要是讲什么事?再大大的时候要引导孩子思考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道理?再大了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对这个事做个评价。讲故事可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培养孩子不同的能力。

一些家长苦恼,孩子到了初中以后家长说话不管用了。不是总顶嘴就是不表态,你说你的大道理,他还是干他自己的。尤其是青春期之间,家长说教几乎没有用,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讲故事。可以把身边发生的真实情境叙述给孩子听,然后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成为故事中的角色,让他对后续的情节进行模拟处理。不要管孩子对角色模拟的与真实情况是否一致,即不要批评也不要过多的赞同。让他结合情境自己进行解决,但是在孩子模拟解决问题后要交流下为何如此的进行模拟。通过孩子对事情处理的模拟考查孩子的分析能力、决断能力、表达能力、价值判断等。然后把真实的情景还原后,再让孩子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进行点评,或者是一起研究有无更佳的处理方案。这样能够培养孩子按角色思考,也就是面对具体情景时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些事情,也能让孩子从第三者的角度跳出具体情景来思考问题。古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具体情境从第三方的角度思考解决事情的方法常常会豁然开朗。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价值观、思维方式、意志品质。

家庭教育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讲究宽严尺度也要讲究方法策略。不论孩子大小,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育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