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爲什麼要南移西進?

騎單車撞火車1


隨著年齡增長,人是會變化的,同樣,城市也是要發展、變化的。每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城區面積的擴大,商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功能的遷移和轉變。太原也如此,在發展中,有這座城市都獨有的變化。



有一個縮影,以前太原人逛街和購物的中心,基本都在北部老城區柳巷、鐘樓街一帶,而現在的中心則在親賢北街、長風街一帶的新城南。事實上,不僅如此,聚集了不少高校的大學城,就在城南,與榆次接壤的地方。而城市變化中一個顯著參照就是樓盤,地處西南、東南的小店、晉源,甚至是清徐的高層樓盤一個接一個拔地而起。



從地形情況看,太原南部和東部,除了東山,其他地方基本都是平川,有便利的交通,有較好的發展基礎,而且在太原大都市圈規劃中,除了雙中心區,“多組團”涉及的七個團員,除了陽曲和泥屯,其他都在南部。顯然,南移的速度更快了,這是經濟命脈的變動。而西部,則是太原重點建設的“文化”地帶,別看都是山,但天龍山、太山、蒙山,哪座不是集自然與人文,今朝與歷史的集合體?西部,是太原的“風水寶地”,是文化靈動之所在。



不過,城市建設中的南移西進,並不是把北邊和東邊遺忘了,新的建設也正在北邊和東邊興起,只是規模和速度,要相對差一些了。


太原晚報


太原市南移西進基本上屬於大勢所趨:

太原城依據太原所處地理位置,南面一馬平川,更加適合建設。


近年來包括路網、配套建設大刀闊斧,幾乎全部南移西進,同時還將多個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如醫療、教育等優質資源遷址南部,強調了政府推進“南移、西進”堅定不移的決心。


這兩年太原南遷的各種單位達20餘家,教育、醫療單位達7家。


單位搬遷必定催生新的住宅需求,所以催生房地產向南向西建設。


最近又傳來公安出入境大廳南移的消息。未來,國電山西省公司將搬遷至長風商務區;山西電視廣播中心也將搬遷至晉陽湖片區,作為晉陽湖片區地標性建築裝點晉陽湖風景。


話說回來,不論事業單位、政府部門亦或是醫療、教育單位南遷,都給周邊樓盤帶來一定的升值空間。


隨著太原各個單位南遷,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太原的發展趨勢,也加快了太原的城市發展速度。


而且隨著北部發展狀態過於飽和,南部路網新修道路較多,各個部門南遷後居住於靠北的百姓往南通行也十分暢通。


所以說,不管怎樣,南移西進對於太原的發展,以及百姓的生活來說都是大勢所趨,相信我們很快就能見到一個更好的太原呈現在世人面前。



李阿冰


這個問題官方就已經有答案了,不是排第一第二的那種高低或路網問題。一說起太原就是三山環抱,一水中分。

首先城市發展一般是依託於平地,建造成本低。而太原北東西都是山,太原本身居於晉中盆地北端,地形呈現的是一個喇叭往南開口的形狀。不往南發展往北走就越走越窄,哪兒有開發空間。

其次就是有人提到的經濟問題,因為近代以來太原發展偏北部,整個北部主體已經被以太鋼為首的各個重工業工廠給佔據了,形成了老城區。而太原要發展新型產業,自然往尚未開發完全的南面走,富士康等一批產業就是典型,瀟河產業區就是方向。

最後一點前面說了為什麼不往北,這裡說一下為什麼不往東南。我在之前的一個回答裡說過,東南是晉中市,太原管不了,沒辦法。

太原自己管轄的就是清徐,說的是往南和西南,說白了就是要開發清徐。順道拉上晉中一起搞,直接帶動盤活太原晉中經濟,做好了就能直接推動太原晉中一體化。


臥家人


太原市自古以來北高南低。南部是水鄉澤國。北部是如今的陽曲縣,南部是清徐縣。太原的區劃是北面陽曲,中間太原(南面是晉源區),南面清徐。南北狹長。西高東低,西面山谷羅列。太原治所古代大概在如今太原市晉源區一帶。那麼晉源區西北方是背山面水的”風水寶地”。

千百年下來古太原的水鄉澤國不復存在了,剩下的是一片平坦開闊的地方。如今的清徐是太原的經濟重鎮。與晉中相接交道便利。

這就是一個老百姓對太原地區的認識。市領導與我們的認識不謀而合。

南進為的是靠近經濟條件較好的區域,大力開發房地產,利用經濟優勢,區域優勢,迅速鋪展開來。西進嗎,當然自古就是風水寶地不必多說。太原地勢狹長,土地又有限。必須利用好。只是這風水寶地下寶貝很多,要很好保護。如王家墳村,閆家墳村,不用問也知道地下有啥,風水寶地嗎!

|


飛揚46644226


太原南移西進主要是太原所處地裡位置決定的。現在太原市區兩山夾一河,北邊也有大山阻擋,基本上椅子形狀,而太原盆地方向基本上也屬西南東北方向屬不規則平行四邊形形狀。歷史上祁縣文水以北屬太原管轄,以南屬汾州府管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太原對盆地文化、經濟、教育等起著引領作用,發揮著大都市幅射功能,還有一馬平川地理環境便捷交通設施,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悠久的歷史和晉商文化這些都是太原南移西進的主要原因。


至深致遠


一個地方的發展,當然離不開地域的發展,而南方城市之所以能夠發展的非常迅速就是因為南方地區多為平原,而且水系發達,能夠更好的促進各個地區的發展,並且沒有了山川的阻擋,對於地區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太原是一個重工業城市,而且煤炭眾多,但是對於太原來說,什麼是最能夠限制太原經濟發展的那就是地域。太原三面環山,而只有一面就是向南方向是一塊平原,一個發達的城市,離不的就是交通,水系,地域,而只有不斷的向南推進,太原的地域才會越來越大,並且,南面的交通沒有了山川的阻礙,也是非常的便利的。而且南面有晉陽湖等各種發達的水系,也是非常的好的。這對於太原的不斷髮展是具很大的幫助的。

而西進則是因為,西面雖然全是山,但是山裡面是什麼?是寶藏,西山從太原發展起來便是太原經濟的重頭戲,隨著煤經濟的衰弱,西山的發展也是一日不如一日,雖然城市發展主要是向南,但也不能夠薄了彼,西山的潛力還是有的!所以南移西進。


老家呂梁


總體來說是地貌受限和發展大太原的原因。南面一馬平川,再加上一直要打造太原晉中一體化,只有往南發展才能有可能融合到一起,更有發展空間。至於西進是因為西面山多,比較宜居,再加上有幾個自然公園,想打造宜居生活圈,另外多年來太原的發展一直就重視河東,而忽略了河西發展,這樣的情況下,河西其實發展也是必然的,因為歷史發展的缺陷。其實北面和東面發展的也很厲害,只不過是重心略傾斜與南面和西面而已。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多指教。


民兵隊長love


以前中國(尤其是北方)城市的發展都有蘇聯模式的影子,重工業先行。城市規劃以礦產能源為核心向周圍輻射開,重工業基地成為人口密集區,配套建設學校醫院交通車站等。太原東西北三面環山,西山被汾河隔離,考慮到交通問題,優選的重工業核心基地當然在東北部。當然河西的西山附近由於相同的原因也有不少工業基地包括煤礦紡織等。

現階段,主要矛盾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各地發展不平衡的矛盾。

隨著經濟增長科技發展以及交通的便利,傳統的蘇聯城市發展模式已無法解決現有的主要矛盾。人民對生活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沿河環湖向南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所以所謂的南移西進,實質是以汾河為中軸,長風東西街附近商務區為核心向四周輻射發展


逼格泰迪


山西省會太原地處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東三面環山,中南往晉中方向和汾河西岸為平原地帶,適合城市建設。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左側太行山,右側呂梁山,居中太原市區。目前隨著太原北部發展狀態過於飽和,南部路網也在逐步完善,大勢所趨。


Aibobo134767081


主要就是地價低,不管怎麼樣,從北到南,尖草坪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迎澤區,小店區,晉源區,所謂六城區,一直很多人認為這才是太原,要在發展就算有些城區不如某些城區,但地價也絕對不會低於榆徐,北面在南面沒有發現的時候比它穩定了,而且北面是山馬上就是陽曲,南面能多發展,這些都不一定對錯了還,重慶也是環山,所以只是現在的規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