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康熙两次废太子又两次立太子的真相

解密康熙两次废太子又两次立太子的真相

解密康熙两次废太子又两次立太子的真相

在康熙朝,二皇子胤礽的两起两落最为精彩。年仅一岁凭借其母的原因就荣登太子位,这是何等的幸运。

康熙深爱着胤礽的母亲,而这个红颜薄命的女人又早早离去,致使多情的康熙将对爱妃的怀念之情统统转移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

太子胤礽在皇室中有着很深的背景,他的外祖父噶布喇是领侍卫内大臣,外叔公索额图是大学士,当朝宰相,领侍卫内大臣。其曾外祖父便是康熙的辅政大臣索尼。

可见为他撑腰的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这些人不遗余力的给胤礽出谋划策,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这就是太子党。

随着胤礽长大懂事,这对父子之间也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矛盾。随着康熙初年国内外混乱形势的逐渐改善,到了康熙朝中期已经出露“康乾盛世”的景象。

安逸的生活使贵族子弟滋生了一股享乐奢侈之风,胤礽同样在温室中滋养出不愿奋进的骄气和惰性。为我所欲的心理忽略了身边潜伏着的的忧患。

康熙与胤礽之间首次出现裂痕是在康熙亲征噶尔丹之时。当初为了安抚噶尔丹,康熙不惜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远嫁他乡,不想还是没有压制住噶尔丹的野心,不得已康熙亲征。

解密康熙两次废太子又两次立太子的真相

战争加上心痛,使康熙感到深深的疲惫,十分想念亲人的陪伴,于是特召胤礽至行宫借以安慰。胤礽在面对老父所表现出来的倦怠是无动于衷,这使康熙大为伤心。

接下去的日子,几次关键时刻,胤礽的表现都使康熙失望透顶。有一次,康熙出巡塞外时带上了最喜爱的小儿子胤衸,不料因为气候恶劣外加年纪尚小,导致这个小孩子途中暴病。

皇子们对胤衸的死漠不关心,甚至根本就是无动于衷。这让重感情的康熙非常痛心,也深感皇室亲情的淡漠。由此,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们十分失望,特别是对皇太子胤礽,更是失望之至。

胤礽心中感觉康熙对自己已经失望透顶,眼看着储君之位摇摆不定,心情更为紧张,慌中出乱地派出自己的亲信去侦察康熙起居,观察他的一切动向,他自己也曾在夜间偷偷到康熙帐前窥视动静。

康熙知道后大为震怒,决定对胤礽新帐旧账一起算,细数起胤礽平时的种种过失,并下令,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将其囚禁在上驷院侧,由皇长子胤禔看守,还将废皇太子胤礽之事宣示天下。

废太子的高潮还没有退下,皇三子胤祉就将大皇子胤禔当场揭发,揭秘皇太子之所以行为举止古怪异常完全是因为大皇子在暗中用巫术所操纵的,大皇子才是奸诈阴险的小人。

解密康熙两次废太子又两次立太子的真相

并且提出上门搜索罪证的要求,康熙震惊之余连忙派人搜查,果真发现了“魇胜”,确信胤礽为魔术致狂。

相比较胤礽的昏庸无术,胤禔的小人招数更让康熙痛彻心扉,如此乱臣贼子再不能让他留在宫中祸害他人。

康熙将胤禔幽禁在府第高墙之内严加看守起来,使后者彻底失去了竞争皇位的权利。康熙认为胤礽是被魇至狂,立即召见胤礽,问及以前所做所为,胤礽竟全然不知,到底是不是魇术灵验,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

而康熙也觉得这个太子废得为时过早,在群臣又纷纷建议复立皇太子的情势中,便顺其自然地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胤礽虽然被放出来了,但依然不明事理、骄奢狂暴,那些散去的太子党重新聚结起来,更加卖力地为其出谋划策。

康熙已经60有余,四爷党和八爷党更是虎视眈眈。胤礽自恃手中的砝码有限,对权利的渴望已经完全蒙蔽了他的心,甚至不顾及亲情,打起了逼宫的主意。

不成想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康熙的密切监视之中,而且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康熙怎么会制服不了儿子的反叛之举。

对于胤礽的不知悔改,康熙已经感到彻底的失望,于是一举将太子党分别遣责、绞杀、缉捕、幽禁。胤礽也不得不再次尝试被废的滋味,禁固在咸安宫内。

解密康熙两次废太子又两次立太子的真相

康熙死后,四阿哥胤禛继位,两立两废的皇太子胤礽被迁居到祁县郑家庄,被众兵严加看守,最后于雍正二年十二月病死于住所,时年51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