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的一個無意之舉,帶給後人無盡寶藏,而後人差點忘記

段祺瑞的一個無意之舉,帶給後人無盡寶藏,而後人差點忘記

段祺瑞,大家都知道,皖系軍閥首領,北洋三傑之一,晚年號稱“正道老人”,後人對於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功勞,也有過錯。毛主席在談論起段祺瑞的時候笑了一聲:“有功有罪,也是化敵為友了嘛”。

段祺瑞的一個無意之舉,帶給後人無盡寶藏,而後人差點忘記

段祺瑞壞事做的很多,魯迅在一篇文章《紀念劉和珍君》中,曾經寫到,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鎮壓學生運動,導致劉和珍不幸遇害,這筆賬就算到了段祺瑞身上,當然當時的段祺瑞只是名義上的北洋政府最高領導人,而權力主要被馮玉祥和張作霖把持,但是這場運動是段祺瑞執政期間發生的,第二就是在一戰期間,中國要參戰,問日本借了大量的錢財,而這些錢財並沒有用於參加歐戰或者發展經濟建設之類的事情,段祺瑞利用這些錢積極的發動內戰,擴充自己的皖系實力等等,這些都是段祺瑞不好的一面,為後人所詬病,當然他也有好的一面,由於段祺瑞執政期間,積極參加一戰,而且作為戰勝國,在國際地位上中國得到了提升,而且當時帝國主義去打仗了,無暇顧及中國,使得中國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一戰打到最慘烈的時候,英,法等帝國主義都沒有錢了,這時候中國抓住了這個機會。向外出口大量的白銀,因此也獲得了很好的匯率。當時的匯率是0.6兩一美元,差不多是之前3倍,而且段祺瑞三次使中國走向共和,在得知袁世凱稱帝的時候,不惜辭官還鄉。這些都是段祺瑞好的一面。

段祺瑞的一個無意之舉,帶給後人無盡寶藏,而後人差點忘記

所以對於段祺瑞大家對他也是褒貶不一,很難有個定論,今天也不過多爭論,但是段祺瑞做過一件事,是他的無意之舉,沒想到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財富。這還要從《斯瓦爾巴條約》說起,這個條約也是“凡爾賽體系”的一部分,中國也在上面簽了字,當時簽字的正是段祺瑞,後來軍閥混戰,段祺瑞及其統治者們也沒再次理會,就這樣不了了之了。直到75年以後,北極科考人員高登義在一日休息之餘,查閱很多資料,讓他異常興奮,沒想到在北極中國也有一塊土地,而且面積相當於5個香港這麼大。這裡擁有豐富的礦產,魚類資源。立即請求在這裡建立北極科考站。

段祺瑞的一個無意之舉,帶給後人無盡寶藏,而後人差點忘記

《斯瓦爾巴德條約》規定斯瓦爾巴德群島成為北極地區第一個,是唯一的一個非軍事區,該地區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條約承認挪威對該群島享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但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自由地從事正當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包括工業、採礦、捕魚、狩獵和其他海洋與商業活動,同時責成挪威保護島上居民安全及獨具特色的自然荒野地貌。這就是《斯瓦爾巴德條約》的內容,我們應該慶幸中國在上面簽了字,也許段祺瑞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舉動為後人帶來如此大的財富。這也算是段祺瑞功德一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