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甲午戰爭戰敗後,滿清政府意識到舊有的湘軍、淮軍已經不堪重用,八旗兵和綠營兵更不用說,於是編練新軍迫在眉睫。

1894年11月,清長蘆鹽運使胡燏[yù]棻[fēn]在天津小站開始用西法編練新式陸軍,稱“定武軍”,共計10營4750人,其中步兵3000人,炮兵1000人,騎兵250人,工程兵500人。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編練新軍

胡燏棻本人只是一個文官,對於軍事不是很熟悉。

1895年12月8日(光緒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恭親王奕訢、榮祿等大臣聯名奏請光緒帝派袁世凱督練新建陸軍,隨後在1895年底,袁世凱入駐小站開始繼續練兵。

攪動亂世風雲

清政府希望編練一支維護自己統治的軍隊,卻最後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當然一開始誰也沒有想到。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影視劇中袁世凱形象

袁世凱在原有定武軍4750人的基礎上,在魯、蘇、皖、豫等地招募2250名步兵,300名騎兵,合併稱“新建陸軍”。

中國第一支現代化陸軍編制正式形成,袁世凱摒棄了之前湘軍、淮軍的團練模式,完全依照德國營制、操典進行訓練,聘用德國軍官充任教習,強調士兵訓練的嚴格性,注重武器裝備近代化和標準化。

而這支以清王朝名義編練的新軍,被袁世凱逐漸培植親信,最終發展為原始的嫡系部隊。

後世北洋人物,大都歷練於此

新軍的訓練,成為了袁世凱崛起的政治資本,正如美國學者鮑威爾所說:“袁氏的軍法雖嚴,他仍然為士兵所愛戴,這並非意外,因為他親自照管他們,並且按時發餉。再者,他向他們灌輸了忠誠的觀念,不過主要只是向袁世凱而不是向皇帝效忠”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新軍訓練

後世北洋軍閥人物中,在小站練兵時歷練過的有:

1.徐世昌

小站練兵時徐世昌作為袁世凱的謀士,二人青年時就已相識,作為河南老鄉互為同道,小站練兵時分管參謀營務處。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徐世昌

1918年10月,徐世昌被選為民國大總統,

2.段祺瑞

段祺瑞,北洋三傑之一,曾三造共和,小站練兵時任新建陸軍左翼炮隊第三營統帶。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段祺瑞

北洋軍閥皖系軍閥代表人物,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曾脅迫段祺瑞去東北組織傀儡政府,遭到段祺瑞的嚴詞拒絕。

3.馮國璋

北洋三傑之一,與段祺瑞、王士珍均為武備學堂同學。小站練兵時任督操營務處幫辦步兵學堂監督。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國會補選馮國璋為副總統,在南京辦公。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馮國璋與其曾孫馮鞏

後來黎元洪與段祺瑞爆發“府院之爭”,引發張勳復辟,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辭職,馮國璋進京任代理總統,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

4.王士珍

北洋三傑之首,小站練兵時深得袁世凱信任。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王士珍

王士珍官至陸軍部長、總參謀長和中華民國總理。

5.曹錕

小站練兵時曹錕是袁世凱的得力干將,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曹錕

馮國璋去世後,曹錕成為直系首領,相繼取得了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的勝利,成為主宰中央大權的實力派人物。

“九一八事變”後,曹錕嚴詞拒絕了日本出面組織新政府的要求,甘當寓公,直至病逝。

6.張勳

1895年,張勳轉任袁世凱部下,小站練兵時任新建陸軍工程營管帶(營長),行營中軍(督練處總務長)。

清朝滅亡後,張勳仍效忠清室,禁止所部剪辮,被稱為“辮帥”。

一個不起眼的天津小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張勳

1917年張勳以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率兵進入北京,於7月1日與康有為擁戴溥儀復辟,7月12日被段祺瑞的“討逆軍”擊敗。

其餘後期有名的北洋人物還有:

張懷芝、段芝貴、王英楷、陸建章、李純、王佔元、劉承恩、薑桂題、阮忠樞等。

結語:袁世凱死後,無人能夠完全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領導人以省割據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範圍,而這些將領大都跟隨著袁世凱參與過小站練兵,可以說,正是從那個當初名不見經傳的天津小站,開啟了後世的北洋風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