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古鎮夢。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江南水鄉的模樣: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其實,河南有座古鎮,被稱為“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或許它不及江南水鄉如夢似幻,但它的老街、老屋、老物件,仍然哼唱著過往千百年的風華。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中原大地上的神垕古鎮,因鈞瓷而興,歷經千年窯火不熄,被稱為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古鎮由東南西北四座古寨圍成,走進望崇寨,牆高三丈有餘,堅固厚實,設有瞭望口和射擊口,易守難攻,寨門一關,固若金湯。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進入寨門,便是有“七里長街”之稱的神垕老街。過去,繁華的老街是古鎮中心,炮樓、古民居、廟宇彼此相鄰。而今,青石板鋪就的老街,比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格局。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神垕有首明清時期民謠:“進入神垕山,七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進斗金錢。”神垕老街有四大特色,古橋、古廟、古寨牆、古民居。老街的主要標誌性建築是伯靈翁廟,它也是神垕作為千年古鎮的證明。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在中國,每個老行當,都曾有自己的保護神。神垕的鈞瓷也不例外。古鎮上始建於宋代的伯靈翁廟,也就是當地老人口中的“窯神廟”,歷代多有重修,至今仍完好保存著古時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繪。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進得廟門是花戲樓,戲樓前廣場雖不大,但據說卻是一塊“活地”,看戲的人再多,也從沒擁擠過。花戲原是唱給窯神聽的,以保佑窯工們辛勤勞動的成果。旁邊還有窯主們為自己聽戲而建的東戲樓。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神垕古民居大多是明清時期修建的古宅院,依山依河而建,狹長幽深,當地人稱為三合一的院落格局。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每一個院落都是以家族姓氏聚居,每一個院落都有一個姓氏,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這些古民居結構對稱,雕樑畫棟,磚雕、石雕、木雕細緻精美。同時,“神垕街,七里長,家家都有籠盔牆”,把燒製時盛放鈞瓷的籠盔當作建築材料,形成了神垕獨特的牆體。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早在夏商時期,神垕先民就開始從事農耕和冶陶。到了唐朝,神垕就已燒製出多彩的花瓷和鈞瓷,北宋徽宗年間被定為“宮廷御用珍品”。歷史上,神垕之名曾受四次皇封,盛極一時,名氣不下景德鎮。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幾千年間,朝代更替,這座古鎮的鈞瓷之路,卻延續千年,未曾變過。古鎮至今仍保持著早市的傳統,每個週二的清晨,十里八鄉的人們都會捎上自家的寶貝,來鎮上“趕早集”。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河南有座中國唯一“活著”的古鎮,不收門票卻少有人知

神垕古鎮,一條青石板路,一座窯神廟,便從夏商時期開始的文明裡,走出了四次皇封的榮耀,千年不滅的窯火。時間在古鎮變慢,生活在古鎮變慢,唯一讓古鎮色彩斑斕的,便是那鈞瓷的窯變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