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僚風」盛行的前因後果

高校應是以教學、科研為其本務的。但是,專門從事教學、科研的教師,卻會因為高校的官僚風太過於猛烈而不能傾心於教學及科研,發生了移步換景的願望。

在高校,從事行政及管理的人員,每每總喜歡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盛氣凌人的架勢。而迫使本以教學、科研為本務的教師,不可避免地爆發出轉換角色的期待。

平時工作中,當從事行政及管理的人員在從事一些事務時,比如蓋章、簽字、開會等時,難免總會以極高的官態來應對。殊不知,其自身,也就是這些從事行政及管理的人員,本質上就應該是為其教師、教學、科研服務的,而並非可以是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角色。

由於行政人員及管理人員的態度,必然使得從事教學、科研的教師內心有所委屈。於是,隨之便不可避免地滋生出也讓自己走上行政崗的想法,尋求“苦盡甘來”,讓自己也像行政人員一樣,既能獲得榮譽,也能在職稱收入之外多得一份職務收入。為此,何樂不為。

這樣的結果卻是,從事教學、科研的教師,即便正在從事著教學、科研,難免會心無旁騖,而料想著或挖空心思地策劃著如何讓自己也在仕途上一展宏圖(畢竟,“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以絕此恨。

由此,在高校中,從事教學及科研的人數不僅在內心堅持上有所動搖,也會必然地在正在進行的教學、科研上有所轉移重心,其教學質量及科研品質就可想而知了。因為,整個高校,更為人們推崇和景仰的不過就是最終弄個一官半職,這甚至比評個副教授、教授更風光、更氣勢、更臉面、更經濟。

然而,這一切,說到底,就是由於長期以來高校並沒有擺正自身位置,更沒有充分堅持“三定原則”的後果。

當前,高校所需要做的是打破傳統觀念,突破常規束縛,取締官本位意識及行為,推動去行政化真正落地。否則,高校將難以發揮應有的教書育人、傳道受業解惑之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