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等“北方有变”再北伐?原因让人无奈!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听到诸葛亮一席《隆中对》,当即觉得争霸天下有望。而诸葛亮后来也不辱使命,按照自己当初设计的战略决策执行,最终成功让刘备割据一方。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隆中对》虽然帮助刘备达成了霸业,却没能帮助刘备达成一统天下的帝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蜀汉中后期,诸葛亮并没有完全按照《隆中对》中描述的那样,等“北方有变”只有再北伐。既然如此,为什么诸葛亮如此心急,在北方还没有变故之际就要北伐呢?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等“北方有变”再北伐?原因让人无奈!

诸葛亮之所以心急,是因为天下格局的变化。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认为要“天下有变”而北伐,首先要达成一系列必要的条件,其中包括割据荆州与益州,与少数民族结交,与东吴联盟等。只可惜襄樊一战,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已然破裂,关羽更是大意失荆州,导致诸葛亮当时设想的先决条件无法达成。毕竟如果蜀汉坐拥荆州,又与东吴交好,诸葛亮完全可以内修政理,静候“北方有变”的时机。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等“北方有变”再北伐?原因让人无奈!

只可惜在樊城一战与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仅有益州和汉中的蜀汉已然成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一方了。而当时曹魏占据北方与关中,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平原地区非常适合国家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蜀汉还是一味的安于现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人口数量、兵力数量和素质逐渐被曹魏甩在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诸葛亮手段通天,带兵征战能力冠绝天下,也绝对没有可能战胜曹魏。正因如此,诸葛亮必须通过北伐来牵制曹魏的发展,以减缓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等“北方有变”再北伐?原因让人无奈!

按照《隆中对》中诸葛亮的规划,如果蜀汉坐拥益州与荆州两地,完全可以在北伐时兵分两路,一路自荆州出发,攻打宛城、洛阳,一路则从蜀地北上,可攻打关陇地区。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再配合上诸如高平陵事变,淮南三叛等不利于曹魏内部的事件,恐怕蜀汉还真有机会趁着“北方有变”,曹魏内部自顾不暇之际,一战而毕全功,最终平定北方。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等“北方有变”再北伐?原因让人无奈!

只可惜荆州一失,蜀汉失去了先机,诸葛亮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用北伐牵制曹魏。笔者认为,诸葛亮急于北伐,与荆州丢失息息相关,也是当时时局下的无奈之举。毕竟规划是死的,人是活的,以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在面对时局变化的情况下,只能调整自己的策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