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出現,真的是由於《易經》的原因嗎?

石華國80999


近代科學沒得到發展還真跟《易經》沒半毛錢關係,這是典型的往易經身上潑髒水。西方國家還信《聖經》,信耶穌基督了,西方國家還不是是科學發展工業革命的領導者?關鍵是當權者去引導輿論的方向,古代八股文科舉制度,腐敗才是墮落的原因,社會盛行的儒家思想才是危害,易經從來都不是古代封建社會的主導思想,儒家思想才是,易經只是告訴我們如何去居安思危,趨吉避凶,懂得物極必反的人生哲理,它是一門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不是自然科學,要發展科學興起工業革命自然也就要專門研究自然科學,同樣,易經的一些道理在引導自然科學方面也同樣有用的,它的陰陽思想可以幫我們發現一些正反粒子之類的。


玄運國學講堂


好幾年前讀到過楊振寧關於李約瑟難題的報告,好像他說的是“中國人不善於邏輯推理”?隨後被學者特別是有的國學專家解讀為“不善於推演”,而易經和算卦就是不折不扣的演繹推理,於是楊振寧就成了否定祖宗智慧的“罪人”了。事實上,楊振寧指的是形式邏輯,愛因斯坦也說過類似的斷論,對此我完全同意。近代科學沒在李約瑟認為與歐洲(不)“一樣聰明”的中國發生就是因為我們古代沒有古希臘人一樣的祖先,就這麼簡單,因為是古希臘人發明了形式邏輯,也就是你我至今還不太懂的形而上學。

由於城邦帝國的滅亡,古希臘的文化遺產一度失傳,中世紀後才由伊斯蘭中東重新回傳給基督教歐洲,這段歷史不可不知,於是就有了你我熟知的文藝復興、科學革命,接下來自然就是以大英帝國為首的工業革命和基督教傳教為權力驅使的殖民擴張。

研究歷史需要端正心態,現代的不足不可歸咎於古人的不是,兒子不才不能怪老子不聰明,愛因斯坦還有弱智的兒子呢。如今,古希臘文化遺產已成為全人類的資源,不必為我們不曾有的祖先感到失落,更不要討論中國人西方人誰的智商更高,而是應該認知和分清中西思維的區別所在,取長補短、完善自我。再說了,從中國人擅長的功利主義辯證角度來看,不妨做一個哲學假想選擇題:你是願意祖先像古希臘人一樣聰明而好戰,早早亡國亡族,還是願意祖先有不一樣的聰明,總結出像易經一樣的生存智慧,趨吉避凶,才有華夏民族東山再起的今天?

國學、易經實為道學,研究自然之道的學問,包括後來的道家、儒家和兵家等先秦百家。自然之道分變與不變兩種,易經把自然的變化歸納總結為八卦,後來又演變成八八六十四卦,指導我們認識自然變化的模式,從而做到順應自然、趨吉避凶。在易經的基礎上,道德經側重於論述自然不變的模式,對人無為、與世不爭,才可做到天人合一、達到天地自然的理想所為。可見,道學認識自然的目的和方式都是遵循自然。

與道學思維相反,古希臘人擅長以超越自然的方式解讀自然,他們認識自然的目的就是為了認識自然、滿足天生的好奇心而已,如此思維也承襲表達在近代歐洲的科學動機和價值觀追求,如浮士德表達的那種為了知識而追求知識甚至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的精神。知識有什麼世俗之用對那些科學天才來說不重要,因此西方的擴張史也可以看作是科學被基督教綁架的歷史。換言之,超自然的形而上學本身沒有目的,有目的的是同為超自然的宗教神學。

與道學的自然思維相反,形而上學的貢獻或危害——取決於你的價值觀——在於她的超自然思維,這就是你我熟知的西學理念、理論、規律、定律、模型等等,用時髦的漂亮話就是所謂的第一性原理,其前身就是柏拉圖憑空捏造的原型理念和亞里士多德的靈感一現。想具體認識一下現代科學及其前身形而上學的天才理念嗎?萬有引力、大爆炸、時空相對論、黑洞、蟲洞穿越、暗物質和暗能量……政治意識形態免談……易經思維的確不會有如此先驗的靈感。

古希臘思維具體如何影響並催生了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詳見對類似問題的回答:關於“李約瑟難題”你怎麼解?(頭條最好加進隱藏地址的標題鏈接的書寫功能)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94236998860013837/


Lauzi


楊振寧作為物理學家他應該知道:世界第一臺計算機的誕生得益於《易經》六十四卦爻,當時計算機的研究完全陷入停滯狀態,當時用了世界上的任何方式和方法都解決不了最後的二進位制,正在無路可走之時科學家收到一個他在中國傳教牧師朋友給他寄的《易經》他看了之後欣喜若狂,因為裡面的八卦六十四變爻正是他設計計算機核心程序的二進位制。我國宋代以前的科學技術不發達不先進嗎?所以說《易經》它不是不科學.而是當今的科學研究破解不了它。楊振寧他也一樣,沒有《易經》不知計算機遲滯到那一年才能成功,沒有了計算機他楊振寧在物理方面的成就就會大打折扣,楊振寧那樣評論易經無外乎《易經》對他來說是天書,對於當今科學來說也是一部天書!


凡夫俗子34136355958


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整個近代的屈辱史,實際上是整個士大夫階層的落水狗歷史。

民族危亡,匹夫有責,這個匹夫首先就是整個士大夫階層。

我們可以看到明未至整個滿清中國士大夫階層表現非常糟糕。

政治風氣由於士大夫階層妥協以及與統治者沆瀣一氣造成的,成落水狗怨不得別人。

但中國文人,士大夫就這麼牛,自己絕對不會反思或拷問自己,那多難受呀!

於是這群斷了脊樑的人無論如何要找其它理由。

別的他們都惹不起,老伎倆,受氣罵娘。窮了罵祖宗。易經正好合適。

罵易經可以解決很多事,簡單,方便。無成本。

事實上,正是脫離易經思辯使得政治體治以及文化大幅度落後於人。

我們反過來觀察一下西方,整個中世紀教會黑暗,沒看見西方將他們傳統宗教拋棄或者漫罵。更多的是整合與革新,例如加爾文主義。

近在咫尺的日本,現代化後也沒有將他們傳統文化予以拋棄,而是更加珍惜與保護。

中國的這些罵傳統文化,罵易經的所謂文化人,不過是文化上的巨嬰。根本不知道易經在講什麼。

其一為對易學一知半解也做不到的假文化人

其二就是,居心叵測,要挖我們根的西方代理人。

再有就是隻為博位,而從不擔當的現代東林黨人





袁天罡奇門遁甲號


感謝邀答。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出現的原因,好像不是易經的原因。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推動,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政治背景。近代科學的興起,應該在西方文藝復興以後,對應的時代應該是中國的明清時代。

從漢代以後,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有四大主流:儒、道、玄、佛。從張騫出使西域,漢代絲綢之路,打開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佛教慢慢開始傳入中國。儒道玄屬於中國本土文化,與中國的易經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但是對於中國科學的發展沒有任何的影響,只有互相促進。因為在儒家文化的“四書五經”中,易經屬於自然科學,對於它產生的歷史背景,能夠概括的總結自然變化規律,是人類的智慧。周易說卦裡有13制器之卦,就是人類根據自然變化而發明創造的舟車文字、棺犉衣服,結網撲魚,農耕工具等,都是古人觀物取象的創造發明。與現代科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唐詩宋詞更是中國文化的繁榮昌盛,遼夏金元: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衝突與融會,元代中西交通的開闢,為基督教入華創造了有利的氣候和土壤。《馬可·波羅遊記》。用他夢幻般的語言,向西方人娓娓動聽地描述中華帝國的美麗、富饒和繁榮。從此,東方的中國成了西方人心目中遙遠的夢,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遠渡重洋,開闢新航道,都是在全力追尋這樣一個遙遠的夢。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由於蒙古人的西征,中國文化向西傳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以蒙古軍和阿拉伯人的戰爭為中介,傳人阿拉伯,再傳人歐洲。中國印刷術也經由蒙古統治下的波斯以及突厥統治下的埃及傳人歐洲。中國曆法、中國數學、中國瓷器、中國茶、中國絲綢、中國繪畫、中國算盤亦通過不同途徑,在俄羅斯、阿拉伯與歐洲世界廣為傳播,世界文化的總體面貌因此而更為輝煌燦爛,同時也為後來八國聯國侵略中國留下禍根 。

周易自然規律,晝夜四季變化,揭示了事物變化生長、旺盛、衰落、死而復生不斷循環過程,文化的發展演變也大體上遵循這一規律。就中國古典文化而言,其生命也有一個由生長到全盛到衰落的歷程。明、清(公元1840年前)兩代便處於這一歷程的後段。同時它又為傳統文化向近現代文化的轉型準備著條件。

明清是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登峰造極的時代,文化專制亦空前嚴酷地箝制著思想文化界。這是近代科學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根本原因。

明清文化專制的突出表現是文字獄盛行,明初學術界成為程朱的一統天下,程朱理學被推上至尊地位。清代統治者在推行文化專制上也不遺餘力。乾隆帝還一手操縱長達19年的禁書活動,共禁燬書籍3100多種,151000多部,銷燬書版8萬塊以上。在“書禁亦嚴,告訐頻起”的強大威懾力下,“士民葸慎,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數之書,有一於家,惟恐招禍,無問禁與不禁,往往拉雜摧燒之”(王蒼孫《惕甫未定稿》)。中國文化遭到秦始皇焚書以來的又一次巨大浩劫。

由於宗法專制社會政治結構的強固以及程朱倫理型文化傳統的深厚沉重,“西學東漸”的過程在明末清初進展緩慢。到了雍正年間,隨著耶穌會士被逐出國門,“西學東漸”幾近中斷,中國對外部世界的大門日益關閉。到了清朝後期閉關鎖國,嚴重製約的近代科學在中國的興起,這和《易經》沒有任何關係!

明清兩代,是整個世界格局發生劇變的重大時期,當中華帝國驅逐傳教士,封閉國門,陶醉於“十全武功”之時,歐亞大陸的遠西端,新興的資本主義呼喚來工業革命,瓦特發明的雙向運動蒸汽機,使歐洲人獲得一盞“阿拉丁神燈”。產業革命催化國際分工,資本以其魔力無窮的巨掌將全世界捲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農業社會的中國也在劫難逃,工業先進的西方是決不肯放過如此巨大的一個商品傾銷地、投資場所和原料產地的。中西方的衝突已成為不可避免之勢。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以血與火的形式把中國文化推人了一個蛻變與新生並存的新的歷史階段。

五四運動,民國革命,新文化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科學之風吹佛華夏大地。一個強大富強的中國雄獅在步步甦醒。文化的復興再次來臨,和諧自然,和諧社會更是世界發展趨勢所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職責所在。


易道家根


近現代中國落後的原因是因為科技落後,科技落後是因為中華民族成功得太早,也可以說我們的科技領先的時間過早。

易經過早地出現阻礙了數學的出現,易經可以看作模糊數學,在那個時代更具實用性,作為認知世界的主要工具,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數學的發展就沒有了空間。

人總會選擇最得力的工具去認知世界,中華民族選擇了易經,西方人在實證思維的基礎上選擇了數學,而沒有數學就沒有量化、標準化、模塊化等現代科技的基礎思維,也就阻礙了現代科技在中國的發展。

一個民族的文化就像一棵樹的根,發展出來的樹幹枝葉象徵著整個民族,樹有多高,根有多深,根是戰略,樹是戰術。

以上所列是東西方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總結起來,西方實證科學將數學作為認知世界的基本工具,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量化、標準化和模塊化思維,順應了工業化生產所需要的分工協作,歷次工業革命都發生在西方,最近一次的信息革命也起源於西方。

而中國沒有將數學作為認識世界的基本工具,這樣國人就缺乏量化思維,缺失了標準化和模塊化,只能停留在農耕和手工業階段。

肯德基將炸薯條提煉成標準流程,分解為量化的模塊,形成流水線式的生產,提高生產效率,便於複製推廣,最大限度減少人對商品質量的影響。這是量化、標準化、模塊化的例子。實際上現代工業充斥著三化,從汽車到飛機到高鐵,從計算機硬件到軟件,沒有三化就沒有現代工業。

可以說,樹根的特性決定了樹幹樹枝和樹葉的形態,樹根部分中西方的差異都會對樹幹樹枝和樹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拋開其他因素不說,

近幾百年制約中國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對認知世界工具的選擇差異,而為什麼西方選擇了數學而中華民族沒有選擇數學,一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一個推測就是處於當時的歷史發展階段,生產力水平沒有對數學提出過高的要求,這樣一直處於自然穩態的中華民族就沒有發展數學的動力。

中華民族領先於世界幾千年,只是在最近幾百年落後了,這幾百年正好就是西方工業革命時期。這樣看來,在人類發展的不同時期,對文化的需求不同,農耕時代先進的文化到了工業時代就落後了。

現在處於信息時代,是不是有可能轉回頭又需要將易經作為認識世界的主要工具呢,我認為即使將易經重新作為主要工具,也是建立在數學基礎之上的易經,這樣就使得易經能夠定量,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就可以使得易經更具備確定性,認知世界更加精確。

改變民族的命運從改變文化開始,文圖所列也僅為一己之見,歡迎與我交流,共同探討,完善影響民族發展的文化清單。


行者啊


絕對有關係!《易經》完全不同於《聖經》,它是一部難以解鎖的迷宮!兩種完全不同的根基立意,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向!《易經》的取信根基,有著無法辯駁的符合客觀實際:太極生兩儀然後四象八卦,至少在分子層面面上是完全正確的!

《聖經》的立意是上帝用七天完成了所有的創作,這是人類通過觀測和思考會產生質疑的。正是這種質疑,產生了解放思想的傾向,而創造出《自然哲學是可以計算的》這種傾覆性的突破!

《易經》所引導的方向正好相反,它所形成的思考方向,類似於解鎖遊戲的玩物喪志!如同一個看得見寶物的玻璃盒子,人們不斷嘗試著將其打開,但是就到現在你依然也無法打來!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漢字,這種象形文字,無疑是種二維碼結構,實際如果截斷了一些關鍵步序,永遠都是解不開的!

易的原始起源是筮法,當權者的決策依據,它的特徵是可信、隱藏、和迷惑。易學研究在中國歷史脈絡中,產生了海量的研究成果,依然遵循可信、隱藏和迷惑!結果是一堆混沌湯,似是而非!包括到近代,遴選集成這些成就的時候,智者學子們,都無法釐清這是錦灰堆還是垃圾堆!但《易經》依然是棄之可惜,識之無奈的東西!

試問中國有著古老而延續的文明,為什麼會延遲了科學進步的腳步?確實由於沒有經歷古歐陸文明遭洪水漫灌,沒有及時淘汰象形文字,沒有經歷斷代後的野蠻,而形成神的幻象,同樣也喪失了思想解放的機遇。

更根本的是文字這種思維交流的符號工具,沒有形成單一對應的結構關係,分明在紙面化,傳播交流,溝通普及形成巨大障礙!象形文字不是精確對應的簡化符號系統,智慧傳承會喪失於似是而非,一代一代在猜字迷宮中耗費著學識和思考力,才是沒能形成現代科學的關鍵。


愚公挖河


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出現,與《易經》沒有太多的關係,科學的出現本身與群體性思維慣性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影響。

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外因,對於某個局部區域的人類群體來說,群體性的認知突變其實和基因突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即都是來自外因。所謂的“自然選擇”也是一樣的道理。

實際上,內因看,新的認知和新的基因時時刻刻的都在出現,但有很多並沒有形成足夠多的“個體”,也就沒有形成新的物種,關鍵的原因是大環境突變正好適合新生的基因或者認知去形成足夠多的個體,形成全新新物種。

再次修改強調這句話:關鍵的原因是大環境突變正好適合新生的基因或者認知去形成足夠多的個體,形成全新新物種。

也就是說新的基因或者認知其實早就有,只有大環境突變才能讓這些新的基因或者認知複製形成足夠多的個體,形成新的基因或者認知物種,這才是關鍵的原因。

不僅僅是基因信息,就連人的認知,也時時刻刻都會有新的產生。春秋戰國以前的殷商和西周,早就有“儒”的存在,儒的思想也不是突然出現的。包括老子的思想也是一樣。這是2000多年前的認知。400多年前歐洲誕生了近現代科學,同樣的,這種新的認知模式其實也早就有了,柏拉圖時代就早已經出現將經驗認知通過意識工具化處理,但沒有大規模模式化,大規模模式化的起始節點可以認為就是伽利略,他發明瞭望遠鏡來觀測星空,人類感應信息的能力出現了一個“突變”,即藉助工具,另外意識工具化的手段到了牛頓這裡,微積分的發明也突然的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才有了科學模式的後來的大規模出現。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就是,科學,可以理解為一種認知模式,這種模式是:首先需要將感應信息做群體性共識提煉,然後通過已經經過檢驗的意識工具化做加工處理,最後將意識工具化處理後的“抽象的結構化信息”與感應信息做對應,或者說做經驗上的檢驗。整個流程需要完成一個“ 閉環”,沒有閉環的理論,都不是可靠的認知,按照這個標準,以往很多學說、理論可能都不是閉環的,都不是可靠的。

所以說,中國沒有出現近現代科學,根本與《易經》沒有太多關係,真正引發認知突變的是外部的原因,是能夠決定讓更多“新的個體”複製傳播的原因。在地球出現週期性突變的時候,作為一個一體化大帝國,很難出現能夠讓更多“新的個體”複製傳播的可能性。這可以和基因突變與自然選擇類比,本質是一樣的。認知也可以說就是基因信息的升級版。


探索貓


個人覺得這是皇權大一統的弊端,近代科學出現在歐洲,是因為歐洲大大小小的國家和領地之間有戰爭有競爭,為了保持優勢對先進的科技是極度需要的,有足夠的動力和支持度推進科學的不斷髮展。反觀中國,皇帝們關心的是如何限制臣民們不造反,特別是農民們必須要限制在各自的一畝三分地上,對科學是缺乏興趣的。尤其是科舉取士才是人生飛黃騰達的正途,搞技術的只是地位不高的工匠,從統治階層到民間對科技缺乏認同感,對自然科學是漠視的。統治者在天下太平的日子裡逐漸喪失危機感,因為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自然科學在中國缺乏廣泛的基礎,無人在意關心,只能遲滯不前了,跟《易經》扯不上多大的直接關係


立志成蟲


中國古代歷來的統治者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秘訣,那就是隻要統治了被統治者的思想,其統治地位才會更加穩固和長久。由於被統治者的思維被限制,只能在統治者規定的範圍內打轉,根本無法或不會去思考那些世界上末知的事物。西方的統治者也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秘訣,那就是隻有讓被統治者在物質方面得到一些滿足,其統治地位才能更加穩固和長久,而且這些物質是由被統法者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創造。這樣被統治者,就能自由地去思考,自由地去創造。這就是說中國古代歷來的統治者看重的是人的精神思想,採取的方式是控制。西方的統治者看重的是由人創造的物質力量,採取的是開放自由。雖然都是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但由於各自所看重的不同,所採取的方式不同,其結果當然也就不同。所以,要說《易經》是原因也是上述的原因造成個,也只是一個極微小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