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最近西西媽媽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到了好孩子以及木玩世家等兒童用品及玩具的創始人,發現這些知名品牌的成功真的不像是那些網紅店一瞬即逝,而是踏踏實實,真正從滿足消費者需求出發來打造企業。所以我們給寶寶選擇玩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特別是年齡段比較小的寶寶,容易把玩具放嘴裡咬的,一定要挑選安全的產品才行。今天西西媽媽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挑選木製玩具的小竅門。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木製玩具歷史源遠流長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國。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玩具,還要數那些老祖宗發明的經典益智玩具。

中國古代四大益智玩具:七巧板、九連環、華容道、魯班鎖,被世人譽為智力玩具中的“四大金剛”,它們是世界智力遊戲界的“寵兒”,在世界益智玩具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這四大益智玩具歷史悠久,富有豐富的智力內涵,很早就傳到國外,成為西方人津津樂道的玩物,許多西方智力玩具都是參考它們而來的。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各國曆史上,德國的木製玩具不僅起源早,還非常有名。在很久以前,德國的木製玩具就已經從小到幾英尺,再到非常大的都有,後來不斷髮展,逐漸有了木製火車、輪船、拖拉機就等順應時代的玩具,其中木製飛機成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玩具之一。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木製玩具的好處

一直以來,木製玩具在玩具種類中佔據著重要一席之地,不僅因為它歷史悠久、質感復古,還因為它材質天然、環保耐用、功能多樣、能給寶寶帶去更多啟發和玩法,給孩子們無限想象的空間。

木製玩具能讓孩子們寓學於樂,比如木製陀螺,就能讓孩子學到許多物理知識。另外,因為木玩材料的多樣性,所以造就了木製玩具的種類繁多,花樣也一改單調,多不勝數。

木製玩具相比塑料玩具來說,安全性其實要更高一些。另外,大部分的木製玩具造型都非常溫和可愛,輕巧精緻,容易操作,而且好清潔,所以深受家長和寶寶的喜歡。

從木製玩具的產品特性來看,更適合嬰幼兒寶寶玩耍哦。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如何挑選木製玩具?

現在,市場上的木製玩具參差不齊,媽媽在選購時一定要慎重,儘量選擇傳統大品牌產品。玩具一定要精挑細選,並不是所有都需要買,一般來說,寶寶適合這四類木玩。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1、串珠類木製玩具

木製串珠類的玩具形狀多樣、色彩鮮豔,能很好地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寶寶在用繩子串起珠子時,能發展精細動作鍛鍊手眼協調能力,讓寶寶的小手更靈活,也能讓寶寶進行數數、簡單加減、形狀配對、分類等等,對了解事物間的關係有益。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2、積木類木製玩具

木製積木是一種古老而且經典的玩具,至今依舊深受大眾歡迎。積木也是一種活的玩具,玩法多樣,既能激發寶寶的動手興趣,培養幼兒合理組合搭配的意識的空間想象能力,鍛鍊手眼協調,又能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同時因為形狀和顏色多樣,能教會寶寶認識顏色和理解幾何圖形。木製積木安全性高,也是爸媽陪伴寶寶玩耍的非常不錯的玩具之一。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3、拖拉類木製玩具

拖拉類的玩具外形都非常可愛,比如小鴨子、小狗、小汽車等造型,都能吸引寶寶的注意。這一類玩具本身有一定質感,穩定性好,適合學步期間的寶寶玩耍。既能提高寶寶的認知,又能鍛鍊行走的能力。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4、拼板類木製玩具

拼板類木製玩具在我國有很久的歷史了,它是非常有名的益智玩具,比如說七巧板、四巧板等等。拼板的形狀各異,寶寶在對圖形進行拆分和組合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定的認知,既鍛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培養了耐心和毅力。

木製玩具你選對了嗎?

選擇標準

1、打開包裝察看是否有異味

一般的木製玩具或多或少都有木頭本身的味道,如果味道太濃說明玩具塑封太嚴或玩具表面的漆有問題。如果是塑封太嚴導致玩具有味道,您只要將玩具放在通風的陰涼地方2-3天就會解決味道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玩具漆料都應該沒有問題。

2、查看木製玩具表面是否光滑無毛刺

木製玩具大多都是手工製作的,所以,玩具表面越光滑說明做工越精細。家長應該選擇表面光滑無毛刺的玩具,避免寶寶在遊戲時被毛刺扎到。

3、玩具材料

木製玩具一般所用材料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進口橡膠木、櫸木等,此類木製紋路細膩,手感好,經久耐用,但相對的價格比一般的玩具要高。一類是椴木、松木等,此類木製紋路美觀,手感輕,一般玩具大多都採用。一類是夾板類玩具,此類玩具一般適用於拼版或平面的玩具製作。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的木製玩具。

4、查看年齡段

每款玩具上都有針對幼兒的建議年齡,家長應該選購適合您孩子年齡段的玩具。3歲以下的寶寶自我保護意識差,容易將玩具放到嘴裡或鼻孔裡,所以選購玩具應該選擇積木塊較大,造型簡單,表面圓滑的玩具;3歲以上的寶寶感官經驗已經較為豐富,安全意識相對增加,家長可以選擇較為精細的玩具。

西西媽:一枚80後不安分媒體人,有一個三歲女寶,愛幻想、愛自由、愛折騰、愛分享、愛嘮叨,願陪你一路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