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涛餐厅公关声明全篇没有一个道歉,这给餐饮界敲响了警钟

  杜海涛这两天连续霸屏热搜。

  昨天有顾客在网上投诉其一行人在杜海涛餐厅吃饭中弹,患上急性肠胃炎。


杜海涛餐厅公关声明全篇没有一个道歉,这给餐饮界敲响了警钟

  餐厅处理方式划重点:

  1,事故发生在7月13日,餐厅第一次处理时间是7月16日,赔偿了医药费,附带”下次免单“,并称“这不是赔偿,只是作为朋友间的意思”。(处理问题有严重的滞后性,13日是周五,中间过了一个周末,错过了危机公关的黄金时间,态度傲慢不诚恳。)

  2,多次沟通,餐厅方多次推脱后,最后同意履行赔偿责任,答应在7月16日晚9点履行赔偿承诺,最后又否认承诺,称要有更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商议。(商家诚意不足,反复甩锅打脸)

  7月17日中午有当地媒体联系到了餐厅,餐厅给出的回应话术是:“现在勒索敲诈的人很多,商家要证据”。(真相确认之前,商家不要有任何主观言论好嘛,你这是火上浇油,你确定是抱着服务业姿态在解决问题?)
杜海涛餐厅公关声明全篇没有一个道歉,这给餐饮界敲响了警钟


  原本,这种餐饮店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好解决:1,积极取证调查,全程陪同消费者;2,服务态度诚恳,抱着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3,在真相确认之前,商家不得有任何主观臆想性的话术,避免在现有的危机上火上加油。

  我们再看餐厅的正式声明,看完后,简直是餐饮界的悲哀,还没有见过这么傲慢的餐厅声明。 
杜海涛餐厅公关声明全篇没有一个道歉,这给餐饮界敲响了警钟

  第一段:日常通稿模板,突出企业社会责任感,先给自己贴一块小金子。

  第二段:切入主题,双方达成和解,也让第三方权威机构介入调查。但有一个话术看着非常刺眼:“已经确认并非碰瓷事件”。之前认定这7位受害者是“碰瓷”?现经调查,消费者碰瓷嫌疑解除?商家这是站在侦探角度上看问题么?商家把消费者是放在一个敌对位置?

  第三段:诉苦牌,最近遭遇大量媒体和营销号歪曲事实的抹黑,要走法律追究流程了。

  对了,全篇没有一个道歉的字眼。

  这段声明为什么让消费者看着更生气呢?
杜海涛餐厅公关声明全篇没有一个道歉,这给餐饮界敲响了警钟


  危机公关声明是公文体,保持中立客观的话术,不要带个人主观情绪在里面。声明的目的是把事情进展和处理结果公之于众,尽可能稀释误解或者负面。危机公关是靠“事实进展”去调整公众情绪,一切用实锤说话,不能用主观性、情绪性话术去带节奏。

  杜海涛餐厅声明的问题在于“态度”,全程没有道歉字眼,另外“碰瓷话术”加重了矛盾升级,最后还把媒体一刀切,拉到了对立面。

  全篇也有闪光点,商家声明里提到了“与当晚同时段就餐的食客进行了沟通”,这个细节点是对的,只可惜,全文分散注意力的点太多了。

  原本最稳妥的声明方式“道歉+事情进展+权威机构介入+号召监督”就可以了,让大家只聚焦危机本身。只要把第一段公关稿模板换成道歉,第二段把“碰瓷”删除,第三段把媒体抹黑淡化处理,不要让重点变成“餐厅是受害者”。

大家说说对本次事情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