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80年代被称为中国的“黄金年代”,改革开发的初期,伴随着新奇事物的涌入,人民的物质水平也“突飞猛进”的提高,许多曾经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渐渐的走进了家家户户。而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了“永远的回忆”。

提起八十年代,每家每户结婚都要提到三转一响,也叫四大件如果谁家有了这四大件,就代表着这个家庭已经走入“小康”社会了。当然,三转一响的稀有程度也是非比寻常的,都需要凭票购买。而三转一响中,这三转分别是、会转的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而一响则是收音机。

缝纫机,一般是指“飞人牌”或“熊猫牌”的。

手表,一般是指“上海牌”的。

收音机,一般是指“红星牌”或“红灯牌”的。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八十年代的“大二八、二八大杠”,经常指的是“凤凰牌”、“永久牌”或“飞鸽牌”的自行车,全钢制的车身,无论是载人还是载物都毫无压力。是那个时代的经典标志之一。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80年代的大哥大,一个大哥大要几万块,在哪个万元户就是现在的土豪的时代,一个大哥大往往是一家人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积蓄才能换的。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八十年代的经典配置,谁家小伙子要是扛着这样一个收录机,绝对是最潮的人。这感觉应该跟现在带着“魔声”耳机上街一样的感觉。绝对是当时最高回头率的焦点。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海鸥牌照相机,绝对是当年的“土豪象征”,当时最便宜的乐凯也要14元,加上冲洗一卷胶卷要14元,照一卷胶卷的成本大约为30元左右。而一个国企工人的工资也不过才30元左右,可想而知能用上相机的人不但是“土豪”,比现在的文艺青年更有情怀了。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北京日化一厂生产的灯塔牌肥皂,应该是中国第一块“白色肥皂”,即便是需要凭票购买,每人每月一块,仍旧阻挡不了灯塔牌的畅销,然而1997年灯塔肥皂就停产了。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燕牌缝纫机,家家户户结婚的必备大件儿。一个缝纫机让一个女人从女孩踩成母亲,又从母亲踩成了奶奶,一件件衣服、棉袄,温暖了一家人的四季。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回力鞋,80年代的时候是学生上体育课、运动会的首选。当时拥有一双回力鞋在青少年中是非常牛的潮人标志。小白鞋、海魂衫,是那个时候的青少年的潮流风向标。放到如今依旧不过时。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双菱牌手表,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一块双菱手表的价值大约是60块钱,而当时一个人的工资一般在20-30元左右。如果家里有孩子参加工作了,或是结婚了。一块双菱手表就是最好的纪念。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80年代的蛤蜊油,蛤蜊壳直接作为包装,又好玩又好用,以及万紫千红、雪花膏,都是当时的护肤护手佳品。当时,爱美的女孩子们揣着蛤蜊油上学,课间休息时大家掏出来相互比较着,看看谁的蛤蜊壳更大,图案条纹更漂亮。蛤蜊油代表着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对美丽的向往,对幸福的满足。

80年代的老照片,承载了满满的回忆,第三张图普通家庭都见不到

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如果是农村,一般情况下谁家里有一个电视机的话,每天晚上绝对就会变成全村的焦点,家家户户围着电视机看节目。虽然那个时候节目内容很少,也很单一。但是还是看的津津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