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为什么爱喝羊汤?

喷子诅咒者l


山东人是出了名的爱喝羊汤,主要三个原因:①物产决定,爱养羊;②性格使然,真豪爽;③生活习惯,赶早集。



山东出了孔圣人,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山东有了梁山泊,就有了“山东出响马”的名声。其实山东名气最大的,是羊汤。我上月23日这里发表的《中国四大羊肉汤都在哪?》,尽管把单县羊汤列为第一,但在400多条评论里,很多单县外的山东人不服,我大山东不仅仅是单县羊汤排第一,还有日照、莒县、临沂、兰凌 、费县、枣庄,都是独一无二,霸气的不得了。

山东人在羊汤上的自信,底气真的很足。全山东到处都是羊汤,就没有不爱喝的人。信手掂来,境内十大排名:菏泽单县羊汤、莱芜金家羊汤、滕州羊汤、临朐五井全羊汤、临清热羊肚汤、德州羊肠汤、莱州朱桥羊汤、莒县羊汤、青州庙子全羊汤、枣庄道北羊汤。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各为其主”的,说的就是单县羊汤的故事。春秋时期,宋国和郑国在单县境内打仗,宋国主将招募当地人熬羊汤,用于战前鼓励将士,忘了给自己的车夫喝。车夫很生气,战斗刚开始就恶狠狠的说:“让谁喝汤你做主,让车去哪我做主!”一口气,把主将的战车拉到敌营做了俘虏。

山东人喝羊汤还有自己的特色:农村早集市、现杀现熬、宽桌长板凳,最好大热天喝热汤,那叫一个过瘾。山东的羊汤像人的性格,只有肉和汤,不加其他,干净利落。山东人对羊汤的痴迷也是豪爽至极,集市上喝得不过瘾了,家家户户买只羊回去,在家杀了熬汤喝。所以,单论羊汤,真的没有比过山东的,包括新疆、内蒙、甘肃、宁夏等牛羊产区。


普济


作为一名吃遍全国大部分地区羊肉的人,我还是想说,少时在山东老家喝的羊汤是最好吃最过瘾的。

山东其他地区我不知道,在我老家小时候,喝羊汤的方式是这样打开的:

首先喝羊汤是挑季节的,最好就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在某些大集上,卖羊汤的开始逐渐露头了。

一般卖羊汤的师傅会早早到集市上,拉着一头活羊,用竹竿木棍黑色编织袋搭好棚子,支好大锅,案板,带足汤水,简单的凳子小桌子摆好。如果相熟的集市,这锅板啥的搭好就不会撤了,可以持续整个夏天。

工具准备好,就是现场杀羊,当然,这若不是去得早,是看不到的,最后只会看到羊血、羊肉、羊架子、内脏都分好。赶集的人陆续多起来,等到半晌午时分,到了饭点了,赶集也赶累了,就去要一大碗羊汤来喝,羊血、羊肉、内脏等等在沸滚的大锅里翻滚,用不多时,一大碗羊汤就做好了。这羊肉羊杂够新鲜,除了盐,只要胡椒粉足矣。就着馒头或火烧,呼呼吃一大碗,本来就热,吃了以后更加汗流浃背,却有种说不出的酣畅淋漓。大人们往往还会来瓶啤酒,那时候生活水平不高,一碗羊汤算是一次不错的牙祭了。



那时候实在是觉得羊肉是最好吃的肉,远远好于牛肉鸡肉什么的。后来在外面,也会想起吃羊汤,没有了大集,只好到店里去吃。说来一份羊汤,却见师父从一大块熟羊肉上切下一小块肉来,没了羊血、羊杂,只有粉丝垫底,熟羊肉如何比得上现杀活羊新鲜,虽有五香粉什么的佐料,吃起来也是索然无味。

后来听闻宁夏、内蒙羊肉品质一流,偶有尝过,确实挺香,但几乎没有膻味,对于爱吃羊肉的人来说,没有膻味还算什么羊肉,也是颇觉无趣。

现在回老家,已经没了那种集市上的羊肉汤了,想喝羊汤只好到店里,空调雅座,却喝不出那个味来了,有些店家偷奸耍滑,也采用熟切羊肉,就更不是那个味道了。

兴许是口味很难调和吧,在我眼里,一碗好的羊汤一定是要用现杀现宰的新鲜羊肉才是好吃的,热汤滚滚,取其香鲜扑鼻,略带一点膻味,配点香菜,外加一瓶啤酒,不需空调,但求吃一碗,里里外外来个大汗淋漓,便似把一身湿浊之气都排个干干净净,浑身透彻。


一览众河小


羊汤不仅味道鲜美,肉质舒软,还能够起到御寒、排湿的功效,喝羊汤不仅是山东人的喜好,更是北方大部地区的普遍习惯。不过,山东人爱好喝羊汤的确是有历史渊源和地域缘由的。

羊汤抵御严寒 帮人们过冬

揭开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说起,山东地区多山、丘陵,地域开阔,冬季气候异常寒冷,以济南地区为参考,据资料记载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济南最低气温出现在1953年1月份,达到-19.7℃。1951年至1975年冬季平均在-16℃左右,气候变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老一辈人常说的冬天比以前暖了的原因。

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严冬时节,人们的饮食,习惯增加热量食品,无疑牛羊肉成为抵抗严寒首选食品,家庭养羊普遍,冬季羊肉多以配餐为主,羊肉汤制作简单,配上辣椒、泡饼,吃后祛寒暖身,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羊肉汤先饱腹 后营养再至调理

山东鲁中、鲁南、鲁西南,是多山、多丘陵的地带,当时粮食产量低下,生活资源相对匮乏,普遍养殖食草动物牛、羊为主(后来随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大量养殖猪),牛为主要劳动力不宜宰杀,羊肉食之,皮缝制皮袄。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饱”为第一要义,肉不够吃,混个“汤饱”也是好的,逢年过节宰一次羊,为了延展这种“美味”,羊肉汤的意义也凸显出来,从而成为饮食习惯上的延续。

体质湿寒者,宜夏季大暑也是人体代谢最旺的季节时节多食羊汤,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能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所以有“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壮阳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说法。

从吃饱到讲究营养直到今天,山东地区形成了鲁西南羊汤、单县羊汤、莱芜羊汤、临朐全羊汤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羊汤派系,汤清肉嫩,不肥不腻、不腥不膻、滋补养胃……羊汤也以各色优点成为山东的餐饮招牌之一。

山东人爱喝羊汤,其饮食文化不断演绎,不仅传承了文明,又升华了生活。


济南时报


不单是山东人爱喝羊汤,很多北方省份的人都有喝羊汤的习惯。羊肉是大补,尤其在冬季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汤比单纯吃羊肉要更美味。

在山东的大多数地区都有喝羊汤的习惯,山东的山羊,杂羊肉质细腻鲜美,膻味较淡,其实没点膻味这羊汤还真不好喝,就像吃猪大肠一个道理。

我的家乡与五莲、临朐、沂水相邻,这里山区放养的山羊肉汤最美。临朐的羊汤泡杠子头火烧、五莲的羊汤泡大饼、沂水的羊汤泡羊油火烧都极具地方特色,还有单县羊肉汤、也是很有名气的。

喝羊汤这看似简单的吃法其实里面还有点小门道。喝羊汤就要喝全羊汤,肋骨肉、肝肺肚子肠一样都不能少。大铁锅把羊骨头,羊头和肉放进去,熬制的肉汤白花花的,再把煮好的羊下货放进去,一锅香喷喷热气腾腾的羊汤就熬好了。

盛上一晚羊杂汤,放点盐、撒点香葱香菜末、再放上点油炸小红椒丝,倒点醋,配上山东独有的韭花酱,哎呀!那味道岂是一个“鲜”字了得。若再烫上一壶老白干,啧啧……天天能享此美味,人生夫复何求!

如果说内蒙新疆的手抓羊肉是大快朵颐的饕餮盛宴,那么山东的羊杂汤则是多种美味的绝美搭配,无论高官富贾、贩夫走卒、少男妙女、平民百姓、在羊杂汤前无不尽显人之天性本色,任凭挥汗如雨,任凭油渍嘴角,喝到兴致,大喊一声“老板再添一碗”,这样的吃态才不枉在这世上本真的活一回。

现在大家一定会明白山东人爱喝羊汤的原因了吧,这是山东人的性格使然,不啰嗦一锅烩,要得就是这个汤汤水水的实惠自在,麻溜的酒饱饭足走人。


老梦杂谈



鲜味😄:大羊为美,闯海人更需动力!


青草做的蛋糕


山东人爱喝羊汤,应该跟整体的性格和文化传统有关系。

自古及今,山东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山东人都以豪迈大方、忠诚厚道著称,为人处世可说是心胸坦荡、光明磊落,这一点在《水浒传》中特别突出,梁山好汉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也是一样的道理:从大处着眼,不怕吃亏,不拘泥于小节,这是山东人给外界留下的突出印象。

说回山东羊汤。山东羊汤里的羊肉,以大片居多,在畅快淋漓中,以纾解腹中之饥。山东羊汤以菏泽最为出名,羊汤一般分白汤(羊骨磨制)、清汤(羊骨肉熬制)、红汤(加入辣椒油)三种,名虽不同,味亦各异,但无论吃的形式:大个烧饼+大碗羊汤,还是吃的环境:宽凳大桌,坐下之后,一顿狼吞虎咽,非常痛快。这跟江南的那种小碟子小碗,细嚼慢咽,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你来山东吃羊汤,建议不要去大饭店,而是找那种中等规模的餐馆。特别是到了饭点前后,一眼望去,味道好的羊汤馆绝对都是门庭若市,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喝。

其实不止羊汤,扎根齐鲁大地上的饮食文化,都脱离不开这种传统。鲁菜的一个突出特色,可以用“大开大合”来形容,既有浓纯厚重之感,又能让人回味无穷。

欢迎各位来山东的朋友,来品尝一下山东羊汤。


齐鲁壹点


山东人爱不爱喝羊肉汤我不清楚,但是我们老家江苏泰州靖江农村,从小记事开始就知道我们老家人人爱喝羊肉汤。每年到了冬月腊月,村子里就会冒出几家羊肉店,大锅煨羊肉,冬天的晚上还是比较冷的,羊肉店里是暖和和的,几桌人打打牌,喝喝酒,吃羊肉,喝羊汤,羊肉店是村子里人气最旺的地方。喝羊汤,讲究的是原汤,原汤是这锅内至少煨过3-4只羊,不是那种兑水的羊汤,原汤味道醇厚,切几块羊血,放几块羊肉,调好味,盛上一大海碗,撒把锐蒜叶,喝个满头大汗,那叫一个爽。羊汤有暖胃效果,所以老家人人爱喝,带上老人小孩,一人一海碗。老家一到冬天羊肉店就像雨后春笋,春节前几乎都歇业了,第二年又会这样!相信这样的情况在好多地方都有!


光芒热能科技马健


本人作为喜欢羊肉汤的山东人,说一下自己的了解,喜欢喝主要还是与周围做羊肉汤的店面就很多,家里养羊的也比较多,再加上羊肉汤的味道比较符合我们的口味,所以山东人比较爱喝羊肉汤。


xuesen1


山东地处中国北方,冬天的时候特别冷,而羊肉属于温补性肉类,且高脂高蛋白,热量很高,所以吃羊肉有御寒的作用。也能很好的滋补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力。这样,在寒冷的冬天不容易感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地的习俗,北方普遍喜欢吃羊肉。就好像南方有的地方喜欢吃狗肉是一样的。长期存在的习俗是不易改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