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七大科技扶貧工程 助力精準扶貧

通訊員張利平 李強 為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助力精準扶貧,2017年榆陽區共選派80名科技特派員到80個貧困村開展精準幫扶,重點實施了農作物種植產業、林果產業、養殖產業、光伏產業、電商產業、綜合產業和科技培訓“七大科技扶貧工程”,形成了“一人幫一村、一村興一業、一業富一方,大家齊小康”的科技扶貧新模式,科技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榆陽區南部貧困山區具有種植小雜糧的獨特優勢,年種植面積15萬畝。為促進小雜糧產業發展,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採取整村推進、訂單銷售的辦法,榆陽區重點在南部山區上鹽灣、劉千河、大河塔6個鄉鎮18個貧困村,示範推廣香谷和富硒穀子9650畝,地膜綠豆1000畝、紅小豆500畝,同時為貧困戶無償發放了良種、地膜、肥料等生產資料。針對南部山區貧困戶勞動力缺乏、種植機械化程度低的問題,示範推廣了旋覆播一體化機械,小雜糧種植機械化率提高到80%,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貧困戶人均增收260元。

按照政府引導、農戶主體、突出特色、規模發展、適地適樹的原則,榆陽區在南部貧困鄉鎮、村發展農果產業,目前山區大扁杏保存面積達到15萬畝,建立標準化山地蘋果基地2500畝。為鼓勵貧困人口發展林果產業,增加收入,結合精準扶貧工作,榆陽區制定了林果產業發展獎補機制,全村面積達到50畝以上集中連片的林地,將納入特色林果基地建設範圍,每畝補助1000元。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退耕還林地塊發展林果產業且進行整地管護的,在國家每畝補助1500元的基礎上,再補助300元。科技特派員實地培訓、指導林農進行大扁杏修剪、防蟲等管理管護,確保特色林果基地提質增效。

為把畜牧產業和精準扶貧與項目實施有機結合。按照《榆陽區新型經營主體產業扶貧實施意見》要求,榆陽區在畜牧產業項目上扶持了30家養殖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戶59戶,採取入股分紅、提供畜禽、勞務就業等方式,確保幫扶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時項目資金重點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在國家退牧還草工程項目130戶舍飼棚圈建設中,在貧困村實施112戶。在全區產業扶貧項目資金中,扶持養殖業貧困戶1275戶,佔貧困戶總數的53.8%,每戶補助5000元。

2017年榆陽區將光伏產業引入貧困村,率先在清泉辦事處石窯村為9戶貧困戶實施安裝了9個千瓦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戶年均穩定收益1200元。通過典型示範,輻射帶動了全區光伏扶貧產業的發展。目前全區光伏扶貧產業涉及6個鄉鎮辦事處500多個貧困戶,總裝機1.5兆瓦,其中已建成南部魚河峁等5個貧困鄉鎮光伏扶貧電站,涉及貧困戶296戶,發電量為913千瓦。

榆陽區啟動了農副產品電子商務示範工程,與天貓、京東等大型網購平臺合作,創建陝北優選、京東榆林館、農商1號等電商平臺,共建立農產品和農用物資實體銷售門店31家,建立互聯網+和電商等網絡市場銷售平臺38個。今年爭取扶貧資金48萬元,重點用於鎮川、魚河、牛家梁、小壕兔、補浪河、大河塔等8個鄉鎮10個農村電商扶貧合作點建設,打造農村電商網絡,為貧困村和貧困戶提供網購網銷、代收代發、信息服務、媒體宣傳等精準扶貧服務,著力解決貧困群眾買難賣難的問題。同時以貧困山區小雜糧系列、中藥材等為主推產品,全力打造“陝北大大”品牌,現已開發出7款產品,同步線上線下開展銷售。農村電商的發展,為全區脫貧攻堅注入了新的活力。

榆陽區實施綜合產業扶貧示範,激發了群眾發展生產、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探索出“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貧困戶”、“涉農企業+示範戶+貧困戶”、“專業合作社+科技特派員+貧困戶”的綜合產業扶貧三大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和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實地採摘、旅遊觀光的良性循環發展。目前,全區已建立綜合產業扶貧試點村25個。深入開展了科技培訓扶貧工程。邀請省內外農業科技專家舉辦大型專題技術培訓會。科技特派員深入貧困村開展了富硒穀子、山地紅小豆、脫毒馬鈴薯等作物種植技術,山區小型機械化作業以及信息技術等各類培訓300多場次。2017年全區累計培訓農民2萬多人次,其中貧困人口2000多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