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經典中的經典?

訂閱推不了的理,每天一篇高質量推文。為什麼《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經典中的經典?

對推理的著迷是在童年。

小時候閱讀是十分廣泛的,題材無所謂,也不求甚解。四大名著和國外的好多翻譯刪減到適合小孩子讀的書,例如《金銀島》什麼的都讀,都看。但最喜歡的題材還是推理小說。我個人最喜歡的作者是被譽為推理小說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因高齡還繼續高產高質量的小說,也被讀者稱為"阿婆"。

阿婆的小說部部經典,這毋庸置疑,波洛和馬普爾小姐也是名偵探。《東方快車謀殺案》算是阿婆作品當中經典的經典,不少剛看推理小說的讀者若第一次就是這本,必會深深感嘆,落入推理之坑。

與阿婆的其他小說一樣,《東方快車謀殺案》也建立在一個真實事件的基礎上,那就是三十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綁架案。著名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是第一個飛越大西洋的人。1932年3月1日晚,綁匪從他位於新澤西的豪宅中綁走了他20個月大的兒子,並索贖金五萬美元。

儘管付出了贖金,11天后小查爾斯·林德伯格的屍體還是在離家不遠的灌木叢中被發現。保姆貝蒂·格羅與其男友受到調查,但後來被證明是清白的。女傭薇奧萊特·夏普因證詞含糊也被懷疑,她選擇了自殺而不是說出實情。兩年後,警方終於發現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紐約木匠豪普曼。

豪普曼是一名非法移民,犯有前科,並且還有若干不利證據指向他,豪普曼否認對他的指控,他的辯護律師則指責警方偽造證據。有些人認為孩子是在從窗口掉下來意外身亡的,但法官告訴陪審團,即使如此也不能改變惡性謀殺的性質。經過11小時的討論,陪審團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罪名成立。豪普曼始終拒絕認罪,上訴被駁回後,1936年4月他被處死,但有關此事的議論依然未平息。

這件轟動一時的綁架案給了阿婆創作的靈感,《東方快車謀殺案》與其相似之處一目瞭然:小說開始就是美國著名飛行員阿姆斯特朗的小女兒戴西被綁架並撕票,幾個月後,綁匪被抓獲,但其中的頭目卻憑藉著金錢的力量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戴西懷孕的母親悲傷過度而死,父親因而自殺,家裡的一個女傭也因無辜受到懷疑而自殺。幾年後,在伊斯坦布爾開往加萊的東方快車上,一個叫雷切特的人被刺了十二刀身亡,作為旅客一員的波洛開始了調查,他首先查明的就是這個雷切特原來正是當年逃脫法網的凱賽梯,後來他又查明同車的旅客幾乎個個與阿姆斯特朗一家有瓜葛,那麼兇手到底是他們中的哪一個呢?或者另有其人?

在核心詭計上,阿婆使用了一種近乎作弊與違背當時推理小說準則的全新手法來設置兇手身份;在小說模式上,則是推理小說讀者都喜歡的類暴風雪山莊模式,於封閉空間裡設置謀殺案的發生;在情節安排與人物刻畫上,性格與身份迥異的十二名乘客,讓這個劇情簡單的故事背後充滿了不為人知的黑暗與引人入勝的趣味。

這些已經足夠讓它成為經典,但它是經典中的經典的理由,就在於它根源的社會性。

一個人犯下了罪惡,無數人受到了折磨。當法律不能給予兇手審判時,受害者集中起來施與私刑。封閉的現場除了偵探和死者,都是兇手。

法律在這節小列車上,存在幾近於無,真正存在的,只有人性。為什麼《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經典中的經典?

因此,波洛最後給了兩個推斷,醫生選擇了第一個,波洛承諾退出此案。波洛出於人道,不在執著於破案。受害者們也沒有想將波洛殺掉,來平息此事。這種人性的碰撞,才讓我們深深歎服。與之相反,江戶川柯南就不會這樣,他信奉的只有法律,因此它是經典,而不是經典中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