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历史评价之

辛亥革命

2018.10.10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辛亥革命被看作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到的苦难实在太深重了。

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并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此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亲历过这场事变、建国后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吴玉章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可见甲午战争的震动和影响之大。

但是事情的发展远未到此为止。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国家发动战争,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此后,八国联军占领中国的首都——北京长达一年之久,并实行分区管制,居民要分别悬挂占领国的国旗。这种耻辱,不能不深深刺痛中国人的心。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接下来的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沙俄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了一场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中朝两国历来唇齿相依,唇亡齿寒。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又给了中国人很大的刺激。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长期以来,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许多国人盲目自大、安于现状。即便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但一般人的认识还是不足,危机意识仍不强。

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陈天华在《警世钟》中说:“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反映出当时中国人那种焦虑和急迫的心情。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如何改变这样的危局?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等许多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此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不仅首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且组建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也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并且要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实现。

这在当时是最进步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所以,毛泽东同志也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但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直把自己看作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2

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君主仿佛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顶巅。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就得要有“舍得一身剐”的勇气,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而辛亥革命砍掉了皇帝这个封建社会的“头”,整个旧秩序就全乱了套。

从此以后,从北洋军阀到蒋介石南京政府,像走马灯那样一个接一个登场,旧社会势力却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比较稳定的政治秩序来。这样的状况和辛亥革命以前显然不同。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有人评价辛亥革命导致了中国军阀割据,社会更加混乱。这其实是一种目光很短浅的看法。

实际上,辛亥革命将清政府打倒后,旧势力只能用赤裸裸的野蛮的军事强权来维持统治,显然这种方法是无法持久的。而且,军阀混战使旧统治势力四分五裂,也有利于以后人民革命的开展。

3


带来了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思想的大解放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其中特别提出要写上“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他最看重的一点。

虽然,中华民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当家作主的现实,但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

可以这样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因为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创造的这种社会氛围和民众心理状态,五四运动很难发生。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另一点是思想的解放。辛亥革命将过去被看得至高无上的皇帝推翻了,连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过时的东西不能怀疑、不能推倒呢。

五四运动时期对许多旧事物的怀疑和批判,同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解放有很大关系。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此外,辛亥革命对社会面貌也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剪掉辫子:男人从此改头换面

1912年3月5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当时,革命党人视蓄辫为清王朝的恶政,是满洲贵族奴役汉人的象征。

"剪辫文"规定:“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违法论。”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那时候,各地都掀起剪辫风潮。有诗说:“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就创建于1912年。据说,当时盛锡福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不再缠足:女人终于可以大步走路

1912年3月13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全国各省劝禁女子缠足,"劝禁缠足文"指出:“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从此,女子缠足恶俗逐渐废绝。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缠足,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便有记载,不过那时只存在于个别“舞人”中。自五代南唐后主令宫人以帛缠足,舞莲花中,由是人皆效之。而自宋以后,随着纲常礼教束缚的加强,缠足便成为妇女应该普遍遵守的规矩。

因此,放足也就成为妇女从封建桎桔下解放出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此以前,虽有个别的志士仁人提倡天足,维新派也曾在许多地方设立禁缠足会,但像临时政府这样,自上而下大规模地禁止缠足,却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事。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换新衣服:中山装替代了小马褂儿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总感到西服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又不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于是,他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请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上衣把立领改成直翻领,前身开四个口,装上四个兜,每个兜上加一个“倒山形”的兜盖;裤子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有一个大暗兜。这套新式服装就叫“中山装”。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用、方便、美观,衣兜里可以放钢笔、笔记本等用品。

中山装很快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后来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改称谓:不再叫“老爷”请叫“先生”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保持着形式上的平等,而反对封建制度一切形式上的不平等。因此民国官民之间、上下级间、人民之间,如何称谓,孙中山也非常重视。

他在以大总统名义颁布的命令中说:“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不再跪拜:平等就是不要卑躬屈膝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跪拜之礼,是一种提倡愚忠愚孝的封建礼节,反映了人格上的极不平等。而这种礼节和资产阶级的人权说是不相容的。因此,在南京的各省代表会议上,孙中山即提出废止跪拜礼,规定普通相见为一鞠躬,最敬礼为三鞠躬。这一提议得到全体代表的赞成通过。此后,鞠躬礼便逐步流行开来。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男女无别:可以一起坐车还能牵手逛街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旧时达官贵人、士绅商贾多以轿子“肩舆”代步,男女不同乘。辛亥革命之后,坐新交通工具成为时髦,男女同车而行亦为时髦,最终解构了轿子所形成的隐性社会等级秩序。

当时的上海,“有乘各式汽车、马车、电车者,有乘轿者,有徒步者,有男女携手同行者,有男女同车左拥右顾疾驰而过者”。至此,虽有力挽旧秩序、护“舆制”官威者指斥为有伤风化,亦已无力回天。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公元纪年:采用阳历与世界接轨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后,很快提出改用阳历案。当时有人反对,说:孔子主张“行夏之时”。孙中山说:孔子是殷的子孙,他反对周历,可当时又不能提出用殷历,所以才主张“行夏之时”。

我们的始祖轩辕氏以冬至为岁首,而现今世界流行的阳历,以冬至后第十日为岁首,两者相近,还是用阳历比用夏历好。最后,多数代表赞成孙中山的意见,通过了改用阳历的提案。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改良新剧:女伶也可以参加公演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辛亥革命期间,新剧是资产阶级民主派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民国初年,孙中山挥毫书写了“改良新剧”四个大字,促进了戏剧事业的发展。那时北京剧坛很保守,旦角一律由男的扮演,根本不许女人登台演戏。天津离北京很近,由于它被辟为商埠,受西方文化影响,早在辛亥革命以前,那里就涌现出一批女伶。

1912年,著名京剧演员俞振庭借改良新剧的东风,邀请天津女伶赴京献艺,开女伶在北京剧坛公演的先例。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女伶进军京城,给北京剧坛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禁除鸦片:再也不做“东亚病夫”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坚决的禁烟派。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出的严禁鸦片令中说:“鸦片流毒中国,垂及百年,沉溺通于贵贱,流衍偏于全国,失业废时,耗财殒身,浸淫不止,种姓沦亡,其祸盖非敌国外患所可同语。

”他“为此申告天下,须知保国存家,匹夫有责,束修自好,百姓与能,其有饮鸩自安,沉缅忘返者,不可为共和之民,当咨行参议院于立法时,剥夺其选举被选一切公权,示不与齐民齿,并由内务部转行各省都督,通饬所属官署,重申种吸各禁”。他还提出要求说:“尤望各团体讲演诸会,随分劝导,不惮勤劳,务使利害大明,趋就知向,屏绝恶习,共作新民,永雪亚东病夫之耻,长保中夏清明之风。”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不再三妻四妾:一夫一妻流行开来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宗法,带来了婚姻观念的变革。三妻四妾不再受法律保护,爱情至上成为年轻人的追求。中国人传统的封建婚姻家庭观点是现成的:包办、买卖、强迫性质的婚姻;辛亥革命主张的婚姻自由。首先提出的就是爱情,婚姻成为自主感情的一部分,批判封建的贞洁观,允许离婚。过去那种由父母安排的、媒婆介绍的、甚至买卖的、包办的婚姻都废除了,一夫一妻变成一种时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要求婚姻有自主能力,这个要求不仅要求男人,还要求女人。文绣与溥仪皇帝离婚的新闻,这是当时的头等大事,轰动一时。一夫一妻和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婚礼从形式到内容也明显接受了新式风习,人们把这种新婚俗称作"文明结婚",并最终形成现代婚礼仪式的雏形。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革新,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深刻和广泛。

纪念辛亥革命107周年:辛亥革命,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也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更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

因此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谨记“少年强,则中国强”的使命,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奋发图强、更进一步!


注:部分图文素材整理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